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临床价值和运用心得。方法通过结肠镜检查整体观念模式实施502例资料,从实施方法、评价指标、、统计学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然后与文献中结肠镜双人操作技术进行优缺点比较。结果运用结肠镜检查整体模式在成功率、插入时间、并发症上具有明显优势,所有病例无一例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结肠镜检查整体观念模式实施单人操作技术,具有安全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提倡。

  • 标签: 结肠镜整体观念模式观念转变优势
  • 简介:胆道系统显象某些显象剂能被肝多角细胞摄取,并经胆管、胆囊、总胆管排入肠腔,因而可被用作胆道显象。以往常用131I-玫瑰红作黄疸鉴别诊断,因费时较长,且131腆应用条件限制,近年来,99mTc标记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衍生物(IDA)已成为目前最主要胆道显象剂。IDA衍生物已有EHIDA、PIPIDA、DISIDA和Mebro-fenin等。由于各种IDA衍生物分子结

  • 标签: 放射性核素技术 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胆囊炎 胆道显象 显象剂 肝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葛根为豆科藤本植物,野葛根在我国分布甚广,采收季节为春秋两季,性味甘平,无毒。中医药教材将其列入辛凉解表药之类。近来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古今文献资料,认为葛根用途广泛,作用显著,其作用不仅限于以治风热表症为主解表退热功能,临床上合理配伍可用于多种疾病治疗,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野葛根 辛凉解表药 采收季节 临床经验 文献资料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内镜止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92.7%,髙于对照组78.0%(P<0.001)。研究组输血量(414.93±49.75)mL、止血时间(2.17±0.59)d、住院时间(6.23±0.54)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Forrest各分级治疗成功率均髙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技术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输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内镜技术 非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大黄系一味传统中草药,目前经现代方法提取有效成分单味大黄内服制剂,仅有大黄流浸膏,味苦而涩,又含有40%~50%乙醇,病人携带及服用都极为不便。新近发现,中药大黄能够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展,虽然大黄灌肠剂也同样具有改善氮质血症水钠潴留、高血脂症临床症状,降低BUN,但灌肠给药,病人耐受差,泻下作用也会逐渐减弱,易导致氮平衡失调和营养不良。为此,我们设计研制了大黄胶囊剂,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其临床应用 大黄胶囊 慢性肾功能衰竭 制备 临床应用效果 大黄流浸膏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胃镜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常规经口胃镜检查、经鼻胃镜检查各300例,记录患者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及耐受情况,综合比较两者差异。结果95.67%(287/300)患者感到鼻腔不适,4.33%(13/300)感到疼痛,但可以耐受。2.67%(8/300)患者出现鼻出血,放置小肠营养管5例中l例出现鼻出血,95%(285/300)接受过经鼻胃镜检查患者愿意接受再一次检查,对于曾做过常规胃镜现在做过经鼻胃镜患者更愿意选择经鼻检查。经鼻检查前平均心率为88.1次/min术中增加至90次/min,术后约5min即恢复至原来水平:鼻检查时收缩压平均为(118.64±15.57)mmHg,与经121检查时(144.21±20.51)mmHg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1)。普通内镜检查时末梢血氧饱和度平均可降低3%,为96.66%±2.61%,经鼻内镜检查为98.51%±1.62%.几乎不受影响.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01)。成功放置小肠营养管5例,其中1例为脑梗塞无法吞咽患者.1例为心梗并心功能衰竭并上呼吸机患者。均成功放置到屈氏韧带以下空肠。结论经鼻胃镜检查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患者耐受性好,比常规胃镜检查更安全,并可用于放置小肠营养管等特殊治疗,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鼻胃镜检查 常规经口胃镜检查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持续胃肠减压是普外科最常见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并且对疾病转归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鉴于人体生理解剖特点及病人心理因素,有时也会造成插管失败,从而给病人造成一定不适和痛苦。为了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我院普外科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提高了插管一次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持续胃肠减压 临床应用 护理技术 插管技术 护理经验 心理护理
  • 简介:随着各种急、慢性肾衰病人不断增多,血液透析病人也随之增多,而股静脉置管术对于血透病人血管通路建立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小等优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股静脉置管术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股静脉置管术 病人 临床应用价值 血管通路 血透 人血
  • 简介:脂肪抽吸术是临床常用美容整形术,其中以腹部抽吸术最为常见。为保证腹部脂肪抽吸术手术效果和预防手术并发症,我们试分析10例手术效果并结合皮肤脂肪切除术病人实际观察,旨在说明腹壁解剖在腹部脂肪抽吸术应用

  • 标签: 抽吸术 腹壁 腹部脂肪 手术效果 解剖 常见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中应用效果。方法以92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程序能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还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腹泻 整体护理程序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rs)护理理念在胃肠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89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FTS组,对照组按围手术期常规护理;FTS组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各个环节中.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恢复指标中FTS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可促进胃肠手术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胃肠外科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诊断性腹腔镜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2月至2000年10月进行75例诊断性腹腔镜检查.结果对28例不明原因腹水,24例腹外伤、急腹症,9例不明原因腹内肿块,6例性质不明肝脏肿块,6例肿瘤待查及2例膈肌病变,除2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诊断未明外,余皆在腹腔镜下得到明确诊断及相应有效治疗.总诊断明确率为97.4%.有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4.0%.结论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是一种较安全、有效检查方法,在评估腹腔内病变,如肝脏疾病,不明原因腹水,腹腔内肿瘤诊断、转移病灶发现和恶性病变分期,某些腹外伤及急腹症方面有其独特而重要作用.

  • 标签: 诊断性腹腔镜检查 不明原因 肿瘤 腹水 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内
  • 简介:背景: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近来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内脏感觉研究,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发生与内脏感觉高敏有密切关系。目的:应用BOLD-fmRI技术,通过研究食管酸灌注时NERD患者大脑功能活动模式改变,探讨NERD患者食管内脏高敏感中枢机制。方法:对31例NERD、13例反流性食管炎(RE)和12名健康志愿者在食管酸灌注时行fMRI;根据食管内球囊扩张和酸灌注试验结果将NERD患者分为两组:感觉高敏(NERD-H)组和感觉正常(NERD-N)组;对三组受试者大脑兴奋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酸灌注刺激在NERD内脏高敏患者中激活范围较广泛,包括单侧或双侧第Ⅱ躯体感觉皮质(SⅡ)、第Ⅰ躯体感觉皮质(SI)、前额叶皮质(右侧为主)、眶额回皮质、岛叶皮质、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前扣带回、后扣带回、楔前叶、杏仁体、腹侧纹状体、丘脑、小脑等,其中双侧SⅡ、右前额叶皮质、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岛叶皮质、杏仁体、腹侧纹状体和小脑最大信号增加幅度显著高于NERD-N组和对照组(P〈0.01)。内脏高敏NERD患者fMRI功能初始信号呈现时间、达峰值时间较NERD-N组和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食管酸灌注时产生fMRI参数改变为揭示NER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处理食管感觉传入信息功能异常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非糜烂性反流病 磁共振成像 食管酸灌注 内脏高敏感 大脑皮质
  • 简介:目的研究酪酸茵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中价值。方法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酪酸茵(米雅BM)及三联疗法,对照组使用三联疗法,分别观察副反应发生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6%,副反应发生率为12.8%;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8%,副反应发生率为30%,两组相比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酪酸茵能显著减少Hp根治中副反应发生率,且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酪酸菌 幽门螺杆菌 治疗 三联疗法
  • 简介: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是经内镜(胃镜、结肠镜、腹腔镜等)导入高频微型超声探头,通过体腔在内镜直视对消化管管壁或邻近脏器进行超声扫描方法。由于探头可以接近病变,探头频率可大大提高,使图像分辨率明显提高:同时,在消化管管腔内进行超声扫描,可避免皮下脂肪、肠腔气体和骨骼系统对超声波影响和干扰,获得清晰消化道管壁层次结构和周围邻近脏器超声影像,被称为胃肠道内镜学中最为精确影像技术。EUS

  • 标签: 超声内镜 胃肠疾病 诊断
  • 简介: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效药物,临床应用约占30%,在外科手术中,抗生素临床应用约占90%,在外科领域中,抗生素应用,不仅提高了许多外科感染疾病防治效果,而且增加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扩大治疗范围,提高治愈率等方面起着很大作用,在基层医院外科所面向为广大农村病人,一般经济情况较差,无公费医疗,在选用抗

  • 标签: 基层医院 抗生素 外科感染 胃肠道手术 软组织感染 合理用药
  • 简介:背景:小肠类器官是体外研究肠道上皮最好工具,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在国内建立并优化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为小肠上皮细胞基础研究提供平台。方法:常规培养L-WRN细胞,收集含不同浓度胎牛血清(FBS)条件培养基。处死6~8周龄C57BL/6小鼠,自末端回肠起取约15cm肠段,纵向剖开,EDTA法分离、收集隐窝上皮,以基质胶包埋多聚化后加入不同浓度梯度L-WRN条件培养基,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出芽情况,待出芽达一定长度后,重新包埋传代培养。结果:与含20%FBSL-WRN条件培养基相比,含10%FBS条件培养基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体外培养。条件培养基浓度为10%、15%、20%、25%、30%均可促使小肠类器官形成,15%条件培养基出芽率最高。结论: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建立了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并发现15%L-WRN条件培养基(含10%FBS)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出芽。

  • 标签: 小肠类器官 原代细胞培养 L-WRN细胞 培养基 条件性 隐窝 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