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17年98例食管及胃静脉中—重度曲张患者进行食管硬化剂联合胃组织治疗预防出血。结论:对98例患者进行术中护理配合观察及术后护理宣教,随访3—6个月再出血5例,有效率高达95%。结论:硬化剂及组织是治疗食管及胃静脉曲张比较经济、安全、有效、方法。其中,术中护理配合、术前及术后护理与病情观察是手术成功重要保障。

  • 标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硬化剂 组织胶 术中护理配合 术后护理
  • 简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是指胆管)胰管括约肌结构功能异常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对于Ⅲ型SOD患者是否需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测压括约肌切开治疗一直持有争议。此类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并发症风险高,尤其是ERCP术后胰腺炎。EPISOD研究更新了人们对Ⅲ型SOD认识。最新颁布罗马Ⅳ共识已摒弃Ⅲ型胆型SOD诊断,并重新制订了胆型SOD分类,目前不推荐此类患者行Oddi括约肌测压括约肌切开术。本文着重对SOD尤其是Ⅲ型SOD几个重要问题作一阐述。

  • 标签: 奥狄括约肌功能障碍 测压法 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 罗马Ⅳ共识
  • 简介:辅助治疗是指在成功术后辅助治疗经验基础上提出术前辅助治疗,作为胃癌食管癌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道肿瘤治疗。其目的在于增加手术切除肿瘤可能性并提高患者生存率,包括辅助化疗、辅助放疗辅助放化疗。

  • 标签: 胃肿瘤 食管肿瘤 肿瘤辅助疗法 存活率
  • 简介: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贲门癌发生有直接联系,尽管对个体期望寿命值无明显影响,癌变率相对较低,但却给患者心理经济造成很大负担。目前关于Barrett食管诊断治疗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美国、英国胃肠病学会和我国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分别于近期更新了Barrett食管诊治指南。本文根据美国、英国和我国Barrett食管最新指南,介绍Barrett食管诊断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比较各指南关于Barrett食管诊治异同点。

  • 标签: BARRETT食管 诊断 治疗 指南
  • 简介:1临床资料病人男,77岁。因剑突下隐痛7年,黑便2个月,腹胀呕吐10d入院。既往糖尿病史14年。经胃镜诊断:胃癌伴幽门梗阻并行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毕工式),于胃小弯侧留置血浆引流管1根。术后血浆引流管仅可引出少量血性分泌物。术后第.12d病人恢复进流质饮食,4d后病人述腹痛,自血浆引流管引出350ml胃内容物,有吻合口瘘发生可能,故再次胃肠减压,

  • 标签: 医用生物蛋白胶 内镜 胃肠吻合口瘘 纤维蛋白网
  • 简介:比较经肝动脉途径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近期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5例,随机分为骨髓组33例脐血组32例;骨髓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脐血组经同样途径注入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治疗后8周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甲胎蛋白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乏力、纳差症状均有改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8w,骨髓组脐血组白蛋白水平分别由(31.0±4.6)g/L上升至(34.6±7.1)g/L由(34.6±7.1)g/L上升至(37.8±8.3)g/L,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由(48.8±13.4)%上升至(55.5±11.2)%由(47.5±12.5)上升至(58.9±14.0)%,但两组间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治疗8w末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甲胎蛋白骨髓组分别为(45.6±12.3)IU/L、(28.1±13.5)μmol/L(11.3±4.1)μg/L,脐血组分别为(47.2±11.8)IU/L、(30.7±14.8)μmol/L(9.8±3.5)μg/L,两组间与基础水平相比改善程度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但两种细胞治疗改善水平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肝硬化 自体骨髓干细胞 脐带血干细胞 细胞移植 疗效
  • 简介:目的经胃肠镜微创治疗存在出血穿孔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内镜治疗应用,为提高内镜微创治疗安全性,避免减少并发症,临床实践中努力寻找对策,为内镜治疗后预防性治疗进行探索。方法经内镜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防治胃肠穿透性疾病,经内镜下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快速修复溃疡,内镜下切除术后创面预防性治疗。我院胃镜肠镜进行内镜下治疗47例,其中胃镜下38例,肠镜下9例。十二指肠球部巨大穿透性溃疡19例,边缘整齐胃良性溃疡5例,食管气管凑2例,广基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创面15例,食管黏膜肌层平滑肌瘤内镜下切除创面3例,EMR黏膜切除术后创面预防性治疗3例,每两周复查一次内镜,测量创面直径。结果经内镜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治疗穿透性溃疡预防穿孔,修复比单纯内科治疗愈合迅速,创面对合整齐;能够修复已经穿孔清洁小食管气管瘘。与常规内镜检查内镜下单纯切除法相比,对于较大和较深内镜创面,经内镜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出血穿孔几率显著减少,几乎为。结论选择经内镜双腔导管注入生物蛋白防治胃肠穿透性疾病新方法,使胃肠镜微创手术安全性显著提高。

  • 标签: 内镜 生物蛋白胶 胃肠穿透性疾病
  • 简介:背景: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主要参与对DNA损伤反应,caspase-3主要参与细胞凋亡调控,两者与结直肠癌发生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PARP-1caspase-3结直肠腺瘤腺癌中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9例结直肠腺瘤、70例结直肠腺癌10例癌旁黏膜石蜡包埋标本中PARP-1caspase-3表达,分析腺瘤腺癌组织中两者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以及两者间相关性。结果:结直肠腺瘤腺癌组织中,PARP-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结直肠黏膜(55.9%82.9%对20.0%,P〈0.05),caspase-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结直肠黏膜(33.9%28.6%对100.0%,P〈0.05)。结直肠腺瘤中,PARP-1表达与腺瘤数目相关,caspase-3表达与上皮内瘤变程度相关;结直肠腺癌中,PARP-1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ARP-1与caspase-3结直肠腺瘤腺癌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结论:PARP-1caspase-3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有重要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对结直肠腺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结直肠肿瘤 腺瘤 腺癌
  • 简介:背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联合内镜套扎术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二级预防首选方案。卡维地洛联合内镜套扎术可能有更好治疗潜能。目的:系统评价卡维地洛普萘洛尔联合内镜套扎术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疗效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纳入卡维地洛+内镜套扎术(试验组)与普萘洛尔+内镜套扎术(对照组)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5.40,95%CI:3.01~9.69,P<0.0001),总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57,95%CI:0.36~0.89,P=0.01;RR=0.46,95%CI:0.29~0.73,P=0.0009),而两组死亡率、心率降低程度、平均动脉压降低程度无明显差异(RR=0.66,95%CI:0.33~1.30,P=0.23;MD=-4.99,95%CI:-10.04~0.07,P=0.05;MD=3.59,95%CI:-0.71~7.89,P=0.10)。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内镜套扎术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疗效优于普萘洛尔联合内镜套扎术,出血率较低,不良反应较少,且不增加死亡率,安全可靠。

  • 标签: 卡维地洛 普萘洛尔 内镜套扎术 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 治疗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防止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效果。方法21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患者移植前后应用拉米夫定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V再感染,同时检测血清HBV标志物。结果21例肝移植者术后随访显示,6个月时HBV感染率为14.3%(3/21)。12个月时为11.8%(2/17),24个月时为11.1%(1/9)。结论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有效地防止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有较好费用疗效kK(cost—effective),值得进一步验证。

  • 标签: 肝脏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 乙肝免疫球蛋白
  • 简介: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细胞癌疗效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至2012年12月最新数据,收集所有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与单纯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对照研究(RCT)。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13个RCT共962例患者,显示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1年、2年3年生存率均较单纯TACE更优,其OR值分别为3.78(95%CI为2.79-5.12)、3.07(95%CI为2.27-4.17)5.84(95%CI为2.86-11.93);在其中6个RCT共294例患者,联合治疗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下降至正常者显著优于单纯TACE治疗组(OR=4.0,95%CI为2.24-7.15),但两组间AFP下降(≥25%)而未达正常者无明显差异(OR=1.24,95%CI为0.68-2.27);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患者生存率及AFP下降至正常均优于单纯TACE治疗,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无水乙醇注射 META分析 疗效
  • 简介: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指一组无器质性原因慢性间歇性上消化道症状。本病是近20年来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观念改变而提出。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症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功能性症状。本文采用多潘立酮加低聚糖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4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多潘立酮 低聚木糖 联合用药 药物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不良反应
  • 简介:肝硬化是以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样再生、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脏结构紊乱、血管体系改建为特征一种慢性病理过程.肝硬化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MRI及核素扫描等.本文主要介绍CT、MRI肝硬化方面的应用价值与进展.

  • 标签: 应用价值 肝硬化 MRI CT 影像学检查方法 诊断
  • 简介:食管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可能与Barrett食管密切相关。由于进展期肿瘤预后较差,早期诊断、监测干预特殊肠化生上皮、异型增生早期癌变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色素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原理及其诊断Barrett食管病变中作用。

  • 标签: BARRETT食管 色素内镜 窄带成像
  • 简介:胰腺癌起病隐匿,具有高度侵袭性,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因此亟需寻找胰腺癌早期诊断标记物,研发能有效治疗胰腺癌靶向药物。微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18~25nt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胰腺癌中高表达,参与胰腺癌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侵袭转移,并与胰腺癌不良预后化疗抵抗有关。miRNA-21作为诊断治疗胰腺癌靶点,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热点。本文就miRNA-21胰腺癌发病诊治中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胰腺肿瘤 微RNAS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