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作者: 向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第10期
  • 机构:四川省苍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苍溪628400
  • 简介: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以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结核又称为“痨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因此,大家又称其为“白色瘟疫”。我国是全球结核高负担国家,虽然近年来疫情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群感染率高,每年的新发病例数仍然较多。以前大多数人认为结核是“穷”,生活、生产和工作条件差的群体如农民等是易感人群。但近年来,青壮年人群肺结核发病水平正逐年上升,白领、学生等发病人数增多,尤其是学校人口密度大、生活学习条件有限、学生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抵抗力不强,全国各地中学、大学校园里结核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从疫情监测情况来看,高中及大学阶段学生发病数较多,尤其是18岁左右年龄组发病占比最高。从报告时间来看,3~4月、8~9月为学生患者报告发病的高峰。

  • 标签: 预防控制;结核病
  • 简介: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只有1—25μm,也可为50-300μm或更大的颗粒。肉眼只能见到50μm以上的微粒。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护理技术操作的重中之重,静脉输液技术在临床应用以来,输液方法已发展为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对输注液体的安全性更为重视,不仅要近期无热原反应,也追求远期无反应无微粒、无污染。

  • 标签: 静脉输液技术 微粒污染 预防 护理技术操作 临床护理工作 热原反应
  • 简介:日内瓦分枝杆菌是一种新发现的致病性非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日内瓦分枝杆菌,它有6个特点。120世纪末代发现的最有致病性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日内瓦分枝杆菌M.genavense是由Hirschel于1990年首次报告,其命名如同1976年在美国莱姆镇首次发现一种由色柔螺旋体所致的而命名为莱姆一样,更为1993年在爱尔兰发现的NTM而命名为爱尔兰分枝杆菌毫无二致。2日内瓦分枝杆菌总是合并于艾滋NTM主要引起机会性感染,它可寄殖于人体肺

  • 标签: 分枝杆菌病 日内瓦 艾滋病 致病性 MYCOBACTERIUM 机会性感染
  • 简介:临床上,通常病人外出,护士发药时未给病人口服药,若交接班不清或是由于护士工作繁忙而遗忘,便会出现病人漏服药的现象,影响病人康复。为此,我科采用了一些小方法,来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口服药 防漏 病房 护士工作 病人康复 交接班
  • 作者: 杨星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药物与人》2021年第11期
  • 机构: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眉山 620500
  • 简介: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病理是肺组织弹性减退、通气功能障碍,一般没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多由吸烟、环境污染、病毒感染等诱发,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情进行性加重等特点。在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阻肺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据报道,中国20岁及以上成人肺功能呈下降趋势。因此,慢阻肺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需要长期管理,以缓解呼吸困难或改善活动耐力。慢阻肺患者冬天急性加重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季节,且病情的急性加重可在短时间内进展为终末期肺病,并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因此如何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发作对于控制慢阻肺急性加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阻肺;急性发作
  • 作者: 董会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重庆401420
  • 简介: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支气管痉挛、气道腔狭窄、气道反应性增加,会产生气喘、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并且反复发作。然而,有些哮喘不会出现“气喘”“气促”等哮喘的典型症状,只是长期咳嗽,医学上称之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CV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之一。这种类型的哮喘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在哮喘患儿中占比较大,且不太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由于CVA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又常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本文结合相关文献以及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预防及药物治疗展开讨论。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预防;药物治疗
  • 作者: 唐锐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9-13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300
  • 简介:慢性支气管炎,俗称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伴胸闷气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早期症状比冬春寒冷季节多。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可以全年存在。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预防;保健
  • 作者: 张雪蔚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12期
  • 机构:宜宾市翠屏区金坪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宜宾 644000
  • 简介:在进入秋冬季节之后,天气逐渐转凉,进入到了呼吸道疾病的高发阶段,这就容易导致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加重,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这是由于到了秋冬季节,慢阻肺患者变窄的气道在遭遇冷空气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冬季一定要预防好呼吸道的感染,力所能及的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进行康复训练,让肺活量能够提升,进而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发作。那么如何采取响应的护理措施,避免冬季慢阻肺的急性发作呢?本文将带你探索答案。

  • 标签: 慢阻肺;预防;急性发作
  • 简介:目的总结29例不完全川崎(KD)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29例不完全KD患儿的临床资料。29例不完全KD患儿发热、球结膜充血、唇红皲裂、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病率依次为100%、58.62%、51.72%、37.93%、13.76%。实验室检查中早期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血沉增快,发生率依次为89.66%、86.21%、75.86%。结论对于持续发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具有典型川崎2~4项指标患儿可结合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给予拟诊。全身炎症指标如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升高对早期诊断均有临床意义。不完全KD急性期可用IVIG+阿司匹林治疗,中晚期可单用阿司匹林治疗。

  • 标签: 不完全川崎病 C-反应蛋白 颈部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增高 诊治 红细胞沉降率
  • 简介:一、CT在肺真菌病中的应用价值(一)诊断肺真菌的CT影像学表现虽然不是特异性的,但它对于病变的发现和分辨选胜过常规X线胸片,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能够显示次级肺小叶水平的病变,因此有人认为HRCT在病变细节的识别上几乎接近病理学。在肺真菌某些典型CT征象或若干征象组合可以诊断或提示诊断,特别是一些特定类型的肺真菌,如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具有确诊意义。在高危人群如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CT作为监测技术有助于肺真菌的早期发现,影像学的动态变化更有助于诊断。

  • 标签: CT影像学 肺真菌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CT征象 影像学表现 次级肺小叶
  • 简介:到目前为止,开胸肺活检仍被公认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正确诊断的“金标准”。但开胸肺活检是外科创伤性检查,容易产生肺部并发症。由于胸腔放置闭式引流,管道与外界相通,增加了胸腔内感染的机会,术后患者需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取了相应措施,从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我们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术后肺部并发症 开胸肺活检 护理 预防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如何采取措施预防反跳的发生。方法收治86例中毒患者,针对发生中间型宗合症的原因,抓住治疗、护理的每一个环节。结果86例中毒患者除5例病情较重死亡外,其余无一例发生中间型综合症。砉论有机磷中毒及时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中间型综合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中间型综合症 有机磷中毒 护理 预防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患者
  • 简介:一、临床病例患者29岁男性,公司职员,因“胸痛半月余”于6.23号入院,无寒战发热及咳嗽咳痰,无咳血盗汗,无关节疼痛及皮疹,伴有腹痛,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查胸部CT示左肺下叶背段感染性病变,左侧胸腔积液,

  • 标签: 左侧胸腔积液 肺吸虫病 化脓性 误诊 感染性病变 肺下叶背段
  • 简介:结节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非干酪性坏死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临床上90%以上有肺的病变,好发于中青年人,尤其在寒冷地区发病率较多,因该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由于老年人患本罕见,加上有基础疾病,病情复杂,更易误诊,为提高老年人肺结节的认识,现将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肺结节7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结节病 临床分析 老年人 系统性疾病 误诊误治 肺门淋巴结
  • 简介:目的探讨西利宾胺预防抗结核药引起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在我所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486人,分为观察组,238例,对照组248例,两组均给予2RHZE/4RH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西利宾胺治疗,对照组加服肌苷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生肝损害21例(21/238)占8.8%,对照组发生肝损害64例(64/248)占25.8%两组比较P〈0.05。结论西利宾胺能较好预防治疗抗结核药引起的肝损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西利宾胺 抗结核药 肝损害 预防
  • 简介:目的:研究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在不同临床样本中的结核诊断价值。方法使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局部穿刺液、腹水和脑脊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特异性基因IS1081,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比较。结果在荷菌量较高的肺泡灌洗液和局部穿刺液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敏感性比实时荧光定量PCR低(80%vs92%);在荷菌量极低的腹水和脑脊液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敏感性比实时荧光定量PCR高(34.6%vs15.4%),但特异性略有下降(80%vs93.3%);综合计算所有样本的敏感性,环介导等温扩增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无显著差别(56.9%vs52.9%)。结论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结核诊断。

  • 标签: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荧光实时定量PCR 结核病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合并结核性胸膜炎24例患者与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的结核性胸膜炎26例作对比分析。结果相对于非糖尿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糖尿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吸收慢,结核中毒症状缓解时间长。糖尿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的胸水吸收快。结论糖尿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应坚持两同时治疗,在正规抗结核治疗同时,积极控制血糖。

  • 标签: 糖尿病 结核性胸膜炎 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