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作者: 晋静1,王敏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1-08-03
  • 出处:《当代介入医学》2021年 第8期
  • 机构:1.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医院,河北 邢台055350;2.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陕西 西安133200
  • 简介:目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采用阿奇霉素加金振口服液治疗,观察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1年4月我科的儿童MPP9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联合用药组与一般组,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加金振口服液治疗和单独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联合用药组和一般组总有效、副作用发生率对照,联合用药组是97.82%、4.34%,一般组是80.43%、15.21%,(2=12.905,p=0.000),结果有差异。(2)联合用药组和一般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对照,联合用药组是4.28±0.53(d)、8.30±1.01(d),一般组是7.88±0.96(d)、12.58±2.07(d),(t=5.674,p=0.000),结果有差异。(3)联合用药组和一般组满意度评分对比,联合用药组是92.52±7.53(分)、一般组是80.34±7.25(分),(t=7.351,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儿童MPP采用阿奇霉素加金振口服液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MPP;儿童;阿奇霉素;金振口服液
  • 简介:目的在对中度持续性哮喘的治疗中比较各治疗方案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5名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吸入激素(ICS)+抗白三烯(LTRA)、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ICS+LABA+LTRA治疗。经过在3个月的治疗比较各治疗方案控制等级、有症状人数及肺功能(第一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FEF25、FEF50、FEF75)改善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ICS+LABA+LTRA和ICS+LABA组各观察指标均较1CS+LTRA组好(P〈0.05),其中前者对于改善小气道功能效果最好。结论对于中度持续性哮喘ICS联合LABA治疗优于ICS联合LTRA治疗,其中三者联合疗效最好,提示对于中度持续性哮喘ICS+LABA疗效欠佳时可加用LTRA治疗。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舒利迭 孟鲁斯特 辅舒酮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估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以下简称信必可都保)防治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6年11月以来我院门诊诊治的103例患儿,使用信必可都保80/4.5ug/吸或160/4.5ug/吸,每日2次,连续应用6个月至1年,自身对照观察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并观察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信必可都保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及发作次数,能显著提高患儿的PEF,且不良反应少。结论信必可都保具有良好的疗效,显著改善哮喘患儿的症状,改善肺功能,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 标签: 信必可都保 疗效观察 儿童哮喘 防治 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 不良反应
  • 简介: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常见病,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大量不合理用药,使该症在治疗上难度较大,可选用的药物较多,疗效不一。我们自97年11月至98年3月选用成都金星健康药业公司分装的乌体林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导如下:

  • 标签: 治疗 反复呼吸道感染 乌体林斯 舌下含服 疗效 不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包括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NC)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57例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30例、病毒性肺炎27例)和31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PCT、CRP、WBC和NC检测,并将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CT、CRP、WBC和NC结果与病毒性肺炎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病毒性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CT、CRP、NC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WB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组四项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1)。结论PCT对细菌性与病毒性肺炎有早期鉴别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PCT、CRP、WBC、NC的变化有助于鉴别患儿病原体类型。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小儿肺炎
  • 简介:目的比较吗啡在纤支镜术前联合阿托品应用与单用阿托品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将120名需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分成A、B两组,术前均常规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A组术前三十分钟肌注吗啡5-10mg,阿托品0.5mg。B组术前三十分钟只肌注阿托品0.5mg。结果A组在咳嗽程度、缺氧程度、声门开放程度、术后恢复方面优于B组(P〈0.05)。结论纤支镜术前应用吗啡联合阿托品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用阿托品。

  • 标签: 阿托品应用 术前应用 纤支镜术 吗啡 用药效果 肌注阿托品
  • 简介:儿童在门诊输液时,由于环境比较嘈杂、患儿哭闹,家长和患儿情绪都比较焦虑,特别是以往治疗中对“打针”有着痛苦体验的,更增加了恐惧心理而害怕。因此我们改变了宣教方式,把门诊输液看成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有医生、护士,还有患者及家属,让患者与家属来参与,而不是单纯的接受,因为参与者有积极性,有主动权,而接受者则是被动的,这样就利于沟通,

  • 标签: 门诊输液 门诊儿童 恐惧心理 认知调整 咨询技巧 共情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免疫水平降低,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其中吞噬细胞功能的改变或活性的降性是重要因素之一.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将有效的减轻临床症状、万适宁(匹多莫德)是一种抗感染免疫促进剂,联合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同时能够迅速激活吞噬细胞活性,增强吞噬细胞功能,增强机体免疫水平,控制医院感染.于2003年7月~8月,采用万适宁联合抗生素治疗COPD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与单纯使用抗生素相比,万适宁组对改善感染的治疗效果明显,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万适宁 联合 抗生素 治疗 COPD 医院感染
  • 简介:治疗慢性肺心病除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控制心衰的同时,对高粘滞血症进行治疗,能获得较好效果.2000年12月~2003年6月,我们应用卡托普利(CPT)联合络泰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卡托普利 联合 络泰 治疗 肺心病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基因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癌胸腔积液患者1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加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咳嗽、疲乏、恶心呕吐、白细胞水平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高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胸痛、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改善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基因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P53 化疗 肺癌胸腔积液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肌麻痹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肌麻痹的患者32例,根据是否使用globulin,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松龙和单纯使用甲泼尼松龙,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Hughes评分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半个月以及治疗后6个月的Hughes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肌麻痹。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呼吸肌麻痹 丙种球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CV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治疗组予舒利迭(每吸内含50峭沙美特罗和100μg丙酸氟替卡松),1吸/次,早晚各1次;对照组予普米克气雾剂(每喷内含布地奈德200μg),1喷/次,早晚各1次。咳嗽明显缓解后改为1吸/d,疗程维持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6.96%,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显效率为63.04%,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咳嗽缓解和咳嗽消失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临床改善咳嗽、夜间呼吸症状及日常活动与运动行为不受限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肝肾损害。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CVA临床疗效确切,能迅速缓解和减轻症状、恢复正常呼吸功能,使用安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沙美特罗替卡松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孟鲁斯特与丙卡特罗二联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CVA患儿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其中B组患儿单用丙卡特罗治疗;A组患儿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斯特;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结果A组临床改善总有效率(98.9%)明显高于B组(75.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孟鲁斯特与丙卡特罗二联治疗CVA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 标签: 孟鲁斯特 丙卡特罗 咳嗽变异性哮喘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联合采用多种取材方法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肺癌患者,经纤支镜检查采用钳夹、刷检、灌洗联合取材方法,获取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肺癌,比较三种不同取材方法及联合取材方法获取肺癌诊断阳性率。结果钳夹、刷检、灌洗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分别是82.02%、69.44%、55.96%,三种方法联合后总阳性率为98.86%,联合取材与单一方法取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纤支镜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联合取材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联合取材 肺癌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诊断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次,2次/d);乙组:予以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d)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次,2次/d)。观察治疗1周后患者咳嗽症状及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及治疗1个月后肺功能明显好转(P〈0.05)。结论采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苏黄止咳胶囊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咳嗽变异性哮喘
  •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与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并发肺性脑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84名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和无创通气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意识恢复时间、气管插管率,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64.29%),气管插管率和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 标签: 纳洛酮 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
  • 简介:目的探讨纤支镜联合无创通气在COPD合并呼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2例COPD合并呼衰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纤支镜灌洗,38例患者灌洗后予无创通气治疗,记录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血常规、胸片等指标。结果54例患者灌洗后呼衰缓解,38例呼衰改善不明显者予无创通气治疗,与治疗前比较,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于分泌物较多的COPD呼衰患者,纤支镜灌洗有利于解除气道阻塞,改善血气交换。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作者: 夏吉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5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长寿401220
  • 简介:目的:研究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01月~2022年0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中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3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以及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疗效相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参照组的74.42%(χ2=3.957,P=0.047)。结论:血必净联合抗生素可对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并能降低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肺炎;血必净;抗生素;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甲地孕酮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60例晚期NSC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甲地孕酮联合TP方案[TAX(紫杉醇)+DDP(顺铂)]治疗;对照组30例行单纯TP方案化疗。两组患者均以21天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疗效、生活质量、化疗毒副反应的变化情况及甲地孕酮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客观疗效(CR+PR)分别为50%及46.7%,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食欲改善、体重增加和提高Kamofsky评分,以及在保护骨髓功能和减轻消化道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未见甲地孕酮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甲地孕酮联合TP方案和单纯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客观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毒副反应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甲地孕酮 方案治疗 临床观察 Kamofsky评分 化疗毒副反应
  • 简介:采用自体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重组白细胞介素21Ik静脉滴注,同时将胸液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体外培养、扩增后联同。IL2注入胸腔治疗肺癌癌性胸腔积液30例。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16例(53%),部分缓解(PR)12例(40%),无效(NC)2例(7%)。治疗后多数患者闷喘减轻,精神好转,食欲增加,体力增强,外周血白细胞增加,PR、NC病例胸液中淋巴细胞增多,癌胚抗原(CEA)下降。除12例(40%)出现一过性发热,4例(13%)出现荨麻疹,未作处理好转。表明本疗法治疗肺癌癌性胸腔积液是有效的,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治疗后 癌性胸腔积液 胸液 TIL细胞 患者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