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有: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如B-内酰胺酶,氨基糖甙类钝化酶等;抗生素的渗透障碍或因主动外排泵使抗生素无法进入细胞内达到作用靶位产生抗菌效能;靶位改变,染色体突变和耐药质粒均可改变抗生素作用的靶位;代谢途径的改变等。与肺炎克雷伯杆菌相关的β-内酰胺酶主要有由染色体介导的头孢菌素水解酶(Amp-C酶)、质粒介导的TEM和SHV酶及其衍生物组成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羧苄青霉素酶、邻氯青霉素酶(OXA酶)和非金属碳青霉烯酶。这些β-内酰胺酶中以ESBLs的产生在肺炎克雷伯杆菌中最为重要。

  • 标签: 肺炎克雷伯杆菌 抗生素耐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分子机制 作用靶位 青霉素酶
  • 简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指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所形成的肺炎,是一类严重的院内感染。随着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鉴于VAP作为ICU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将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病机制 病因 PNEUMONIA 机械通气治疗 医院获得性肺炎
  • 简介:茶碱应用于气道阻塞性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有70余年的历史,由于其频发的副作用和相对较低的治疗作用,茶碱在发达国家的使用已大为减少。但是随着对COPD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茶碱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以及茶碱缓释、控释剂型的开发,选择性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的研究,使茶碱在COPD治疗中的地位有所提高。现就茶碱的作用机制及在COPD治疗中的应用与前景综述如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茶碱 气道阻塞性疾病 PD治疗 磷酸二酯酶 治疗作用
  • 作者: 向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第10期
  • 机构:四川省苍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苍溪628400
  • 简介: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以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因此,大家又称其为“白色瘟疫”。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虽然近年来疫情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群感染率高,每年的新发病例数仍然较多。以前大多数人认为结核病是“穷病”,生活、生产和工作条件差的群体如农民等是易感人群。但近年来,青壮年人群肺结核发病水平正逐年上升,白领、学生等发病人数增多,尤其是学校人口密度大、生活学习条件有限、学生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抵抗力不强,全国各地中学、大学校园里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从疫情监测情况来看,高中及大学阶段学生发病数较多,尤其是18岁左右年龄组发病占比最高。从报告时间来看,3~4月、8~9月为学生患者报告发病的高峰。

  • 标签: 预防控制;结核病
  • 简介:氧疗是治疗或辅助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方法.用氧者一般是危重,呼吸功能不全和各种大手术后的病人,他们呼吸道抵抗能力低,创伤大,有报导由输氧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82.4%[1].氧气湿化液及输氧装置的污染已得到证实,并引起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护理专家的重视,因此对其减少带菌量,控制医院内感染有许多探讨.

  • 标签: 输氧装置 污染 监测 控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