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30例妊娠合并先心病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30例妊娠合并先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妊娠结局对比。结果妊娠合并先心病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妊娠合并先心病心功能Ⅰ级患者新生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及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妊娠合并先心病心功能Ⅱ级患者,妊娠合并先心病心功能Ⅱ级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妊娠合并先心病患者的妊娠结局与心功能密切相关,提倡在孕前心脏科的评估,最好行手术或药物治疗后评估是否可以妊娠,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 先天性心脏病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母婴的影响及产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7月妊娠合并心脏病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率以先心病最高,风心病次之,心功能Ⅲ~Ⅳ级低体重儿发生率高.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心功能状态直接影响新生儿体重,应加强孕期防治,选择正确方式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心衰的发生.

  • 标签: 妊娠合并症 心脏病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转归及护理方法。方法对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予以必要的治疗方法及及时的护理。结果规范治疗1~3d,患者症状、体征逐渐消失,1~2周后复查尿培养转阴。结论在积极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同时,重点做好心理护理,正确留取尿标本,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检查指标,保障母儿安康。

  • 标签: 妊娠 急性肾盂肾炎 护理
  • 简介:目的:对行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剖宫产产妇的临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38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8例产妇中,37例经过临床治疗和处理,心力衰竭得到了有效控制。最终剖宫产孕产妇存活37例,存活率为97.37%;新生儿双胞胎2例,存活39例,存活率为97.50%。产前心力衰竭产妇存活率明显低于产时心力衰竭和产后心力衰竭的产妇存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妊高征存活率94.12%较围产期心脏病存活率100.00%要低。结论通过有效的临床处理可以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存活率,故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行剖宫产时应及时进行临床处理,并根据不同病因和症状进行对症处理。研究还发现,产后心力衰竭的产妇具有更少的用药禁忌,其存活率较产前的高,妊高征存活率较围产期心脏病存活率要低。

  • 标签: 妊娠 心力衰竭 剖宫产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本研究对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34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34例患者全部得到及时确诊,并通过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疗效均较为理想,患者子宫都得到保留,不影响生育能力。结论子宫疤痕妊娠的病发情况较为隐匿,容易发生误诊,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使用超声等手段进行准确诊断,一般应首先采取药物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及时采取恰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子宫疤痕妊娠 诊断与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常规管理、优质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管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优质管理的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患者 管理
  • 简介: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妇女常见围生期并发症之一,对母婴危害较大,属高危妊娠。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有关。治疗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因高血糖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并防止代谢并发症及产科并发症,胰岛素是GDM药物治疗的首选,研究表明,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对GDM同样安全、有效。口服降糖药(OHA)在GDM中的应用已成为最新研究热点。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胰岛素抗药性 运动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晚期心脏形态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4月于湖北省公安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分为3组:妊娠期高血压组(A组,21例)、轻度子痫间前期组(B组,19例)和重度子痫间前期组(C组,20例);另选同期30例正常妊娠者为正常妊娠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收集心功能及左室构型指标。结果A、B和C组左室构型异常例数分别为22.7%、27.3%和50.0%,3组的左室构型异常比例增高,无差异(P〉0.05)。心脏形态:与正常妊娠组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T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明显增高(P〈0.05);与A组相比,C组IVSTd、LVPWTd、LVDd、LAD和LVMI明显增高(P〈0.05);与B组相比,C组LVDd明显增高(P〈0.05),A、B和C组3组RWT无差异(P〉0.05);与A组相比,B组IVSTd、LVPWTd、LVDd、LAD和LVMI有增高趋势,但无差异(P〉0.05)。左室功能:与正常妊娠组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A峰增大(P〈0.05),E/A和RFF减少(P〈0.05),与A组相比,C组的A峰明显增高(P〈0.05),E峰、E/A和RFF明显降低(P〈0.05),正常妊娠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左心室壁增厚,左室舒张功能异常,重度子痫前期的左心室壁增厚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明显。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心脏形态 心功能
  • 简介: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产妇的产科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43.3%,患者总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66.7%,观察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的母婴结局,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产科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人性化护理
  • 简介:脑卒中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不仅病情危重,且因患者年老,往往患有多系统疾病。临床收治的脑卒中者常兼发有各型心律失常、糖尿病、高血压等,病情复杂、多变,常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发生心肌缺血、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等。需要及时了解心电信息、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实施整体护理,能及时评估患者存在的问题及心理动态,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大大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心律失常 整体护理 脑卒中 心血管功能障碍 病情危重 多系统疾病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62岁,因“反复胸闷1年余”于2006—06—28入院。无明显心前区压榨样痛,无心悸史,无黑噱、晕厥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否认既往心肌炎及其他心脏病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及心脏病史。

  • 标签: 冠心病 心电图 BRUGADA综合征
  • 简介:目的研究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产生机制以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32例妊娠中晚期发现短P—R间期者(观察组)和30例P—R间期正常的中晚期孕妇(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及胎儿心电图(FECG)检查;对观察组进行输氧一周后复查常规心电图(ECG)、FECG、及产后3个月复查ECG。结果观察组心率变异(HRV)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05及P〈0.01);观察组输氧后短P—R间期恢复正常,FECG前后变化不大。结论妊娠中晚期的P—R间期缩短与需氧量增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占优势相关.可作为中晚期妊娠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客观指标;对胎儿影响不大。

  • 标签: 妊娠 P—R间期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需氧量增加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应用。方法选自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住院患者中慢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患者70例,对慢性心衰并发低钠血症原因进行分析,积极采取综合治疗,针对其并发症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文70例患者中,显效45例,占总数的64.29%;好转22例,占总数的31.43%;无效一共有3例,占总数的4.28%,临床总体有效率为95.71%。结论对老年人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采取综合治疗,初期对钠盐不用过分限制,应用利尿剂,适当补钾及补镁,同时联合糖皮质激素以及强心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措施,大部分低钠血症都可以获得良好的纠正,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 简介:  目的:分析和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51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术后培养分离出的78株感染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心脏术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皮质激素、机械通气、气管切开、APACHEⅡ高评分、全肠外营养及侵入性检查治疗等均是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心脏术后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血液、静脉导管顶端,继之为泌尿系。大多数真菌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对大扶康及伊曲康唑部分耐药。结论: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全身营养及脏器功能支持,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监测真菌感染的一切临床迹象,注重预防及经验性治疗;治疗上应选择敏感、毒副作用轻的抗真菌药物。

  • 标签: 心脏手术 感染 真菌
  • 简介:心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的逐渐衰退。有数据显示,在美国480万心衰患者中,其中20%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的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搏动节律,出现不规则的颤动。这种致命的组合治疗非常棘手。多年来,医生在治疗的选择上存在分歧。有的医生倾向于让心律恢复正常,

  • 标签: 房颤患者 组合治疗 心衰患者 心率 心脏泵血功能 心房颤动
  • 简介:目的探究产前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择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辖区内哈医大五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4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2例为1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产前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对比差异P〉0.05,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产前护理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中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产前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耀2017年9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62例妊娠高血压孕妇,所有患者均给予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患者在治疗前患者的收缩压(155.69±16.98)mmHg和舒张压(112.03±9.23)mmHg,治疗后患者的血压降为,收缩压(132.21±11.32)mmHg和舒张压(85.12±5.56)mmHg,患者的血压水平在治疗前后具有显著的变化,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患者的血压能显著的下降,在临床上可以提高孕妇的顺产率。

  • 标签: 硫酸镁 妊娠 高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结果综合治疗后,69例显效,(86.25%);8例有效(10.00%);3例无效(3.75%),总有效率为96.25%。本组自然生产率为72.50%,剖宫产率为27.50%。结论综合治疗法应用于妊娠高血压有助于保障母婴安全,而早发现、早治疗是提升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产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血细胞减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5例肝硬化合并血细胞减少病人进行血常规、网织红细胞、骨髓像分析、贫血三项检查。结果缺铁性贫血29例、脾功能亢进25例、巨幼细胞贫血19例、溶血性贫血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结论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也不同。

  • 标签: 肝硬化 血细胞减少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