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25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头晕就诊.T36.8℃,P92次/min,BP110/70mmHg.心肺体征(-).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悸发作时,心动过速呈突发突止特点.图为V1导联:P波直立,为异位P波.p-PR-R间期呈长短交替,分别为0.42s及0.35s,互差0.07s,平均0.385s,频率156次/min.R-P间期固定.为起源于交接区心动过速.QRS波呈rsr'型.PR形态一致.上述现象为交接区异位起搏点分别经快、慢2条径路同步、传导速度比例恒定(R-P间期恒定)的顺传、逆传所致(见梯形图).P-及R波形态一致,系2条径路分别到达心室及心房前,均经共同通道到达心室及心房之故.

  • 标签: 交接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诊断 P-P间期长短交替 R-R间期长短交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妊娠短P-R间期可能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光电9620P2型心电图机,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P-R间期。严格按诊断要求筛选短P-R间期窦性心律,P-R间期小于或等于0.11s,QRS波群正常,无预激波,不伴继发性ST-T改变,排除房室交界区心律、游走性心律、典型预激综合症、窦性心动过速等一切原因引起的P-R间期缩短病例。结果2000例孕妇,年龄20-38岁(平均29岁),短P-R间期145例,发生率7.3%。其中早期(孕期8~12周)妊娠718例,有短P-R间期者33例,发生率4.6%;中期(孕期13~27周)妊娠454例,有短P-R间期者34例,发生率7.5%;晚期(孕期28~41周)妊娠828例,有短P-R间期者78例,发生率9.4%。分娩后短P-R间期多自行恢复。结论孕妇心电图的短P-R间期发生率随妊娠进程有明显增多趋势,考虑与妊娠期间孕妇耗氧量增大,使机体缺氧,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应属于良性电生理改变,无病理意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应注意观察病情,必要时可予吸氧治疗。

  • 标签: 妊娠 心电图 短P-R间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与娠育龄期妇女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出现短P-非妊R间期现象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妊娠妇女常规心电图检查,与50例非妊娠育龄妇女做对照。结果妊娠期妇女P-R间期缩短现象明显升高。结论妊娠期妇女常规心电图出现P-R间期缩短现象属于良性生理改变,无明显病理意义。

  • 标签: 心电图 妊娠 P-R间期缩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晚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机制。方法对1000例早期妊娠发现短P-R间期者(观察组)和1000例中、晚期孕妇(对照组)的P-R间期缩短与自主神经功能调有关。

  • 标签: 妊娠期妇女P-R间期缩短。
  • 简介:目的研究妊娠中晚期心电图短PR间期产生机制以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32例妊娠中晚期发现短PR间期者(观察组)和30例PR间期正常的中晚期孕妇(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及胎儿心电图(FECG)检查;对观察组进行输氧一周后复查常规心电图(ECG)、FECG、及产后3个月复查ECG。结果观察组心率变异(HRV)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05及P〈0.01);观察组输氧后短PR间期恢复正常,FECG前后变化不大。结论妊娠中晚期的PR间期缩短与需氧量增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占优势相关.可作为中晚期妊娠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客观指标;对胎儿影响不大。

  • 标签: 妊娠 P—R间期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需氧量增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女性孕期心电图呈短PR间期的机制。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146例女性为研究对象,遵循其是否怀孕分甲组、乙组,每组73例。甲组为怀孕女性,乙组为未怀孕女性。所有女性均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价甲乙两组女性短PR间期发生情况,总结甲组不同年龄孕妇D短PR间期发生情况、不同孕周孕妇的短PR间期发生情况及不同孕周孕妇的PR间期值。结果乙组女性短PR间期发生率低于甲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5~12周孕妇同13~24周孕妇短PR间期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5~12周孕妇、13~24周孕妇PR间期发生率均小于超过24周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健康非孕期女性相比,孕期女性发生短PR间期的概率明显较高,并且同妊娠时间存在一定关系,妊娠时间越长发生短PR间期的概率就越高。

  • 标签: 心电图 孕期 短PR间期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其常见心电图上PR间期的变化。方法选择妊娠早中晚期及周围年龄阶段健康非妊娠妇女的常规12导联的心电图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妊娠期PR间期在多个导联上发生缩短,以妊娠晚期明显。结论说明孕妇PR间期缩短与需氧量增加,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有关,临床上不能视为异常。

  • 标签: 孕妇 短P&mdash R间期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的机理。方法选取300例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电图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出现短P-R间期孕妇的心电图为29例,占总例数的9.7%。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出现短P-R间期与妊娠晚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以及膈肌上抬、心脏向左后上方移位等生理因素有关,可与房室传导旁道的短P-R间期相鉴别。

  • 标签: 妊娠晚期 心电图 短P-R间期
  • 简介:摘要心电图P-R间期P波和P-R段组成,指的是心电图P波开始到QRS波开始之间的时间段,主要反映的是激动从窦房结传导至心房肌、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情况。心电图P-R间期能够给临床提供各方面的信息,能够为鉴别生理或者器质性心脏病和电解质紊乱等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简要介绍心电图P-R间期的基础上,总结了P-R间期在临床上的各个方面的反映。

  • 标签: 心电图 P-R间期 综述
  • 简介:近年来,许多分析和研究认为P-R间期缩短可以是变异型James束传导异常引起,也可以是一种非传导异常所致.本院从门诊、住院孕妇中随机抽取970例进行分析,发现在孕妇中P-R间期缩短的现象远较其他年龄相仿的非孕女性比例要高得多(P<0.001);同时对其在分娩6个月后进行追踪随访,绝大部分人P-R间期恢复正常.

  • 标签: 短P-R间期 妊娠妇女 综合征 孕妇 PR间期 正常
  • 简介:摘要目的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当代心脏病学的两大流行病学之一。随着动态心电图等心电监护技术的普及,长R-R间期房颤情况愈加多见。发病时常导致患者心慌、心悸、晕厥、黑朦、心力衰竭,脏器供血不足,血栓形成及栓塞等,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致死、致残。本文从长R-R间期房颤的病因、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在以后的工作中防止此类患者发生意外伤害,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长R-R间期 房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进行分析,探讨常见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2.0ms者,统计导致长间期的病因和相关心电图改变。结果有相关心、脑血管病史者长R-R间期、逸搏、逸搏心率、停搏的发生率高于无心、脑血管病史者。结论长R-R间期的发生率与心、脑血管病有相对应关系,对临床药物使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 简介:研究了函数方程[(p∧q)→r]=[(pr)∨(q→r)],在模糊集理论中的形式是I(T1(p,q),r)=S1(I(p,q),I(q,r)),其中p,q,r∈[0,1],T1为任意三角模,S1为任意三角余模.给出了为QL-蕴涵时,满足方程[(p∧q)→r]=[(pr)∨(q→r)]的解.

  • 标签: 模糊集 三角模 三角余模 QL-模糊蕴涵 函数方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房颤合并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以明确是否合并II度房室阻滞。方法对动态心电图记录的98例>2.0s的长R-R间期出现的时间是否与洋地黄相关,分为洋地黄相关组(A组34例)及非洋地黄相关组(B组64例)。结果在睡眠状态下心室率缓慢房颤患者易出现长R-R间期,并与是否出现洋地黄无明显关系。结论房颤伴长R-R间期多为生理性,大多与是否应用洋地黄无关,诊断房颤是否合并II度房室阻滞应慎重。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期 房室阻滞
  • 简介:心房颤动(Af)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1998年1月~2001年12月共进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5884例,检出持续性Af161例,占2.7%.现对其中出现长R-R间期(指>1.5s)者的病因、发病年龄、性别、发生时间、频率、长度、次数报告如下.

  • 标签: 心房颤动 长R-R间期 心电图 诊断 心律失常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