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华蟾素肠溶胶囊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评价探讨。方法本文选取64例肝癌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华蟾素肠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实体瘤治疗效率以及患者的生存结果。结果治疗组的三个月生存率、半年生存率、一年生存率以及一年以上生存率分别是90.625%、68.75%、46.875%以及34.375%,其中一年生存率以及一年以上生存率两个时间段的生存结果和对照组的一年生存率以及一年以上生存率两个时间段的生存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患者采用华蟾素肠溶胶囊治疗后,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对肝癌病情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华蟾素肠溶胶囊 肝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维纳卡兰转复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公开发表的关于维纳卡兰治疗房颤[或心房扑动(房扑)]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提取纳入文献的资料,使用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7篇前瞻性临床研究满足纳入标准。总共1133例房颤(房扑)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维纳卡兰组668例,对照组465例)。Meta分析显示:维纳卡兰组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8.3%vs.14.1%;OR=5.73;P<0.0001),尤其是在新发房颤患者当中其转复率可达52.2%(95%CI:46.9%~57.4%),中位转复时间为11min。对于持续房颤维纳卡兰的转复率为8.3%(95%CI:3.1%~13.6%)。房扑终止率为2.6%。尽管维纳卡兰延长QRS波时限和QT间期,但在观察期内未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结论现有循证医学证据显示维纳卡兰可以安全、有效、快速地转复新发房颤,维纳卡兰对房扑转复效果不显著。

  • 标签: 维纳卡兰 心房颤动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汇总当前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评价其方法学偏倚及其证据体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CBM、CNKI及WangfangData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6年11月。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估工具AMSTAR评价纳入的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采用GRADE系统方法学评估纳入的系统评价主要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14个系统评价,7篇是中文文献,7篇是英文文献。对原始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估使用riskofbias工具的有9篇,使用改良Jadad量表的有4篇,1篇使用改良牛津量表。AMSTAR工具评价结果显示,影响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的11个条目中,条目1“是否提供了前期方案”,条目3“是否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检索”,条目4“发表状态是否已考虑在纳入标准中”和条目10“是否评估了发表偏倚的可能性”存在的方法学偏倚最大。GRADE系统方法学对主要结局指标进行了证据质量评估,均为低级别或者极低级别。结论当前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但其证据质量级别较低,临床实际中应用该证据时应当慎重。

  • 标签: 针灸 原发性高血压 系统评价再评价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CBM、维普、PubMed、EMbase、Clinicaltrails、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收集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36名受试者。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后,扩张型心肌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的有效率(RR=1.25,95%CI:1.15~1.35,P<0.00001)优于西医常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MD=6.28,95%CI:3.29~9.27,P<0.0001)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D=-4.07,95%CI:-5.85~-2.28,P<0.00001)低于对照组;脑钠肽(BNP)(MD=-132.38,95%CI:-205.66~-59.10,P=0.0004)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MD=35.86,95%CI:17.95~53.77,P<0.0001)高于对照组;心率(MD=-4.91,95%CI:-7.27~-2.55,P<0.0001)低于对照组。纳入的8个研究中,有2个研究观察了不良反应,1个研究报告有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因大部分研究未对参附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观察,故未能作出药物安全性方面的可靠分析。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增加了本次系统评价结论产生偏倚的风险,因此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扩张型心肌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使用NetworkMeta分析系统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类降糖药的心血管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linicalTrials.gov和CochraneLibrary数据库(截止2011年10月)中比较GLP-1受体激动剂与其他降糖药物或安慰剂的心血管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传统Meta分析和Network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的RCT的研究结果进行合并.结果共纳入45项研究,15883例糖尿病患者,包括八种干预措施(六种GLP-1类药:艾塞那肽、利拉鲁肽、他司鲁肽、阿必鲁肽、利西拉来和LY2189265,以及安慰剂和传统降糖药),研究总臂数为95.传统Meta分析和NetworkMeta分析结果相近,均未显示GLP-1受体激动剂与其他降糖药物或安慰剂之间心血管疾病安全性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此外,结合直接和间接比较的NetworkMeta分析显示六种GLP-1类药之间两两比较的心血管安全性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基于贝叶斯理论的NetworkMeta分析可对八种干预措施进行排序,显示安慰剂心血管风险最大.结论尽管单个研究报道GLP-1类药有潜在的心血管保护效应,但目前NetworkMeta分析仍无法定论,仍有待专门设计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 标签: GLP-1受体激动剂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NETWORK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以随机对照试验(RCT)为依据,比较生物可吸收支架(BVS)对比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E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WebofScience和CochraneLibrary,并追踪获取文献,查询时间从2008年1月至2017年9月,根据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运用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共纳入7项对比BVS及EES的RCT,随访时间从9个月~3年,共5546例患者,其中BVS组3241例、EES组230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BVS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OR=1.55,95%CI:1.22~1.96,P=0.0003)、靶血管心肌梗死(OR=1.73,95%CI:1.32~2.27,P<0.0001)、支架内血栓(OR=3.62,95%CI:2.12~6.18,P<0.0001)的风险高于应用EES患者,但在全因死亡(P=0.1)、心源性死亡(P=0.42)、所有血运重建(P=0.10)、靶病变血运重建(P=0.06)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各项复合终点的对比中,BVS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OR=1.37,P=0.0003)、面向患者的复合终点(OR=1.21,P=0.005)、面向装置的复合终点(OR=1.41,P=0.002)、靶病变失败(OR=1.44,P<0.0001)的发生率均高于EES组。结论在目前的冠心病介入治疗随访中,BV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不优于EES。临床应用BVS应当更加谨慎,在新一代BVS投入应用之前,现行的治疗方案仍需大量的、更长时间的随访来验证。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生物可吸收支架 药物涂层支架 安全性和有效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腋静脉途径行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心脏起搏治疗患者116例,将患者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后均分为腋静脉组(n=58)和锁骨下静脉组(n=58),由同一术者完成人工心脏起搏置入操作,记录以下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包括血管穿刺时间、血管穿刺成功率、电极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局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腋静脉途径和经锁骨下静脉途径的血管穿刺成功率[94.8%vs.96.6%,P〉0.05]、血管穿刺时间[(61±57)svs.(59±32)s,P〉0.05]、电极操作时间[(148±56)svs.(162±87)s,P〉0.05)]、X线曝光时间[(183±120)svs.(205±115)s,P〉0.05]及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腋静脉途径置入起搏电极安全可行,不增加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人工起搏器 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卒巾是心房颤动的主要并发症.既往临床试验显示,华法林能够显著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的卒巾风险,但华法林用药复杂,需要频繁监测,并且增加出血风险。达比加群是一种新型的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RE—LY(TheRandomizedEvaluationofLong-TermAnticoagulationTherapy)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心房颤动患者中抗凝药物达比加群和华法林在预防卒中方面的疗效差异,其研究结果显示,达比加群在心房颤动患者预防卒中方面较华法林更为有效?

  • 标签: 抗凝疗法 心房颤动患者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随机 华法林 心律失常
  • 简介:生存质量(qualitityoflife,QOL)研究在国外已进行了30余年,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我国并逐渐引起国内医学界的重视。1993年,WHO将生存质量定义为:个体根据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价值系统对自身生活的主观感受,它受个体的目标、期望值标准和个体关注点等因素的影响。生存质量量表是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的工具,根据测试目的不同,生存质量测试量表通常分为普适性量表和特异性量表。

  • 标签: 质量评价量表 心力衰竭患者 生存质量量表 测试量表 特异性量表 普适性量表
  • 简介:<正>较长时间的寒冷季节即将告别,转眼迎来炎热的夏天,人们户外的活动时间将会增多,伴随而来应注意哪些健康问题呢?1.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由于夏天炎热,兼以活动量较多,身体不可见的水分蒸发以及汗水的流出,将大大增加,影响血容量及电解质的平衡。特别是年纪较大的长者,因此,要避免长期在烈日下工作,应经常喝水以维持血容量,以及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电解质如钾和钠。2.保证良好的睡眠:夏日将是夜短日长,兼以日间炎热,白天活动时间延长,人们的睡眠时间不知不觉地将会较冬季短。良好的睡眠,对人体大脑正常运作和维

  • 标签: 安全度夏 睡眠时间 人体大脑 活动量 补充水 日长
  • 简介:目的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针对急诊科特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优化急诊流程,改善硬件设施,强化急救技能培训,实行弹性排班,落实急诊绿色通道的使用情况,加强护患沟通。结果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提高,护理差错事故减少和投诉率降低。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急诊科患者满意度及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投诉的发生。

  • 标签: 急诊科 优质护理 成效
  • 简介:开展和实施动物实验系统评价之前,制定科学而标准化的研究方案是促进动物实验系统评价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和详细解读SYRCLE动物实验系统评价中心指定的SYRCLE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研究方案,为国内学者在制作动物实验系统评价之前,制定一个完善和科学的研究方案提供参考,并为其后续系统评价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提供方法支撑。

  • 标签: 系统评价 研究方案 动物实验
  • 简介:当我们把21世纪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20世纪所做的手术进行比较,就会发现目前所能治疗的疾病已远多于上个世纪,用来诊断和判断疾病的手段已极大丰富,取得的临床疗效也好于以往,所以我们常自豪地宣称:我们能为前辈所不能为的事。但任何临床技术的革新都是建立在前人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任何创新都需要临床结果的支持和确凿的证据,以证明方法的先进性和有效性。因此,我们应深刻地意识到:我们能做的并不代表我们应该做。

  • 标签: 脑血管重建术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临床疗效 临床技术 临床结果 有效性
  • 简介:目的评价先天性肌部室间隔缺损(室缺)采用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1-6-16至2010-6-22,成功封堵肌部室缺21例(其中同时合并膜部室缺5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4~35岁(平均12岁)体重13~74kg,中位数38.8kg。均可于胸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左心室造影显示肌部缺损左心室面直径为(8.9±4.8)mm。结果21例均成功建立动静脉轨道,动脉进路选择右股动脉,静脉进路为19例穿刺右股静脉,2例采用右颈内静脉。选用的封堵器为美国AGA公司肌部室缺封堵器4枚,动脉导管未闭蘑茹伞2枚;德国pfm弹簧圈1枚;国产肌部室缺封堵器8枚;国产PDA封堵器6枚。一般选择封堵器直径>肌部室缺直径3~6mm,本组为(9.8±2.8)mm。3例有残余分流者均为多发缺损,分流束≤2mm,随访期间未发现封堵器移位和传导阻滞。结论肌部室缺发病率较低,仅占我院室缺介入治疗的2%,其特点是多发,且易低估缺损大小。经导管法堵闭肌部室缺成功率较高,疗效明确,操作安全,准确判断缺损的大小和位置,及操作者的经验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介入治疗 封堵器 肌部室间隔缺损 直径 动脉导管未闭 成功率
  •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对左心室功能测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临床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具有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患者80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将原始数据重建成20组,调入心功能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得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volume,ESV),每搏输出量(strokevolume,SV)和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将双源CT心功能各测量值与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结果80例中,采用双源CT心功能测量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功能各指标(EDV,ESV,SV,EF)相关性高,r值分别为:0.858、0.891、0.766和0.735,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源CT在左心功能评价方面准确、可靠,一次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以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功能。

  • 标签: 双源CT 左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本文简述地奥心血康的作用机理及其临术应用价值。自92年至今,它在心血管疾病尤其冠心病治疗上具有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患者的普遍好评。地奥心血康(DAXXK)胶囊是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为纯中药提取物制剂。其治疗冠心病的有效部分是8种甾体皂甙,具有活血化瘀,行气

  • 标签: 冠心病 地奥心血康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银杏叶制剂,1月后观察临床和血液流变性的变化.结果治后1月,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7%,对照组63.3%,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流变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其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银杏叶制剂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降低血粘度.

  • 标签: 脑梗死 银杏叶制剂 血液流变性
  • 简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tomy,CEA)已经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1-3].但是近几年随着影像技术、介入材料的发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arterystenting,CAS)已被美国颈动脉和椎动脉疾病治疗指南推荐为CEA的替代疗法[4].为了解中国CAS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笔者汇总分析1997年1月-2012年3月中国CAS的手术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中国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雷帕霉素长支架对弥漫性长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2月长海医院347例冠心病患者,并根据置入支架数目分组为单个支架组(22-36mm)及重叠支架组(〉36mm);根据置人支架长度分4组:22-36mm、37-59mm、60-80him和〉80mm组。观察支架置入后对分支血管的即刻影响、术后心电图变化和术后1周内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并且随访术后的临床症状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①总的手术成功率达98.9%,总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为6.1%。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达14.1%,30d内MACE发生率5.4%。②重叠支架组(〉36mm)术后肌钙蛋白I(TNI)显著高于单个支架组(22-36mm):6.0%比1.1%(P〈O.05);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单个支架组:11.6%比5.6%(P〈0.05);30d内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支架长度〉60mm组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MACE事件明显高于22-36mm组(P〈0.05),其余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支架治疗弥漫性长病变即刻及近期疗效可靠、安全。重叠支架组及置入支架长度〉60mm明显增加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释放,增加围手术期非Q波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率。

  • 标签: 雷帕霉素 药物支架 围术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