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伴有长R-R间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入选68例伴长R-R间期的房颤患者,根据治疗前长R-R间期与睡眠的关系分为睡眠相关组(44例)和睡眠无关组(2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前、后长R-R间期及心动过缓相关症状发生的情况。结果应用美托洛尔1月后,两组患者睡眠状态最长R-R间期均较用药前延长[(睡眠相关组(2650±146.0)msvs.(2315±129.5)ms;睡眠无关组(2549±201.9)msvs.(2764±171.1)ms;P〈0.05],而在非睡眠状态下,睡眠无关组最长R-R间期明显延长[(2262±105.8)msvs.(2406±120.2)ms;P〈0.05]且24h长R-R间期阵数增加[(48.6±13.5)次vs.(63.8±10.9)次;P〈0.05],而睡眠相关组患者最长R-R间期及24h长R-R间期阵数无明显变化(P〉0.05)。睡眠相关组无1例发生黑朦、晕厥等症状,而在睡眠无关组患者,2例(8.33%)患者发生黑朦,无患者发生晕厥。结论对与睡眠相关性长R-R间期的房颤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进行心室率控制相对安全;但对与睡眠无关性长R-R间期房颤患者,应用美托洛尔需谨慎并应密切观察有无心动过缓的相关症状。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期 美托洛尔 安全性
  • 简介:的探讨胎儿实时三维超声心动(RT-3DE)在胸腹联胎产前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经产前超声筛查出的对称性胸腹联胎5例,行胎JLs.维超声心动(2DE)及胎儿实时三维超声心动检测。RT-3DE选择3Dcropping、xPlane任意平面成像及3D-Beats模式,多切面、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胎儿心脏。结果5例对称性胸腹联胎均有2个心包,2套心血管系统,其中一个心脏结构正常,另一个为单流入型单心室合并单心房或其他类型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检测多无异常。结论对称性胸腹联胎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具有特征性,胎儿实时三维超声心动是联体双胎产前超声诊断的良好补充。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三维 产前超声检查 双胎 联体
  • 简介:患者男,30岁。因头痛、发热伴恶心、呕吐10余天于2010年4月30日入住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患者2个月前为海上劳作时出现发热伴头痛、呕吐,就诊当地医院,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因症状无缓解而转入我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1℃,意识清楚,颈部抵抗为胸骨上二横指。头部MRI平扫及增强示:上矢状窦内异常信号影,呈短T1、短T2信号(1a、1b),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窦血栓形成 颅内 神经白塞病
  • 简介:典型的肺炎是以咳嗽、咳痰、发热、气急及胸痛等为主要症状。然而在一部分老年患者,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而以神经、精神症状、消化道症状或心脏症状等肺外症状为主要表现。这给诊断带来难度,易于延诊或误诊。本文报道3例以神经精神症状首诊的老年患者,最终诊断为肺炎,并进行文献回顾。

  • 标签: 肺炎 神经症状 精神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编码血流对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术前及术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VM患者术前行常规全脑DSA检查,并用iFlow软件进行影像后处理的彩色编码血流的影像资料,在二维DSA图像及彩色编码血流图上对AVM的病灶范围、血管构筑及血流动力学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5例AVM患者,小型9例(其中4例畸形团表现为弥散型),中型3例,大型3例;单支供血动脉8例,多支供血动脉7例;单支引流静脉11例,多支引流静脉4例。在显示动静脉畸形团大小,尤其是弥散型畸形团方面,彩色编码血流较二维DSA图像可更加清晰。彩色编码血流能直观显示表浅和深部的引流静脉走形,同时根据曲线下面积大小和半峰宽长短,可以判断出主要引流静脉和次要引流静脉,并能直观反映脑血流的完整周期。结论彩色编码血流可快速、准确地描绘出AVM的范围、血管构筑特征以及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彩色编码血流图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评估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AV)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经超声诊断并被临床证实的BAV患者70例(横裂组44例、纵裂组21例、斜裂组5例),并与正常组30例进行比较.测最主动脉窦部及升部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功能及左房横径,观察患者瓣膜有无钙化、狭窄、关闭不全及脱垂.结果BAV患者部分伴有瓣膜回声增强、增厚、钙化和脱垂,可造成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升部增宽,纵裂组(39.840±6.361)mm,横裂组(37.480±5.793)mm,高于正常组的(30.270±2.348)mm;室间隔增厚,纵裂组(11.180±1.968)mm,横裂组(11.430±1.912)mm,高于正常组的(9.900±0.403)mm;左房横径增大,纵裂组(37.090±8.203)mm,横裂组(37.950±9.058)mm,高于正常组的(30.330±2.820)mm.结论超声心动对诊断BAV有重要价值.BAV可合并主动脉升部增宽、室间隔增厚及左房横径增大,而瓣膜舒张期关闭线形态分类横裂式、纵裂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不大.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主动脉瓣二叶畸形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患者男性,15岁,主因间断胸骨后疼痛半年加重一天入院。查体:血压140/85mmHg(1mmHg=0.133kpa),心率60次/分,律齐,三尖瓣听诊区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无紫绀及下肢无水肿。超声检查:肝脏位于左季肋部,脾脏、胃泡位于右季肋部,心脏位于左侧胸腔,心房反位,心室右袢,主动脉发自解剖右室,肺动脉发自解剖左室,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前方,二者呈平行排列。

  • 标签: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彩色超声心动图 CT诊断 左季肋部 胸骨后疼痛 收缩期杂音
  • 简介: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在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小儿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肌炎治疗方法)35例,研究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27例。观察小儿心肌炎患者的心功能测定情况、生命体征变化、心肌酶变化和临床症状。结果两组小儿心肌炎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研究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28%,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75%。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值〈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小儿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小儿心肌炎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超声心动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经MSCT确诊的主动脉夹层多普勒超声心动及螺旋CT平扫的资料。结果45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彩超及MSCT平扫均表现出典型或不典型征像,12例患者CT未发现明显征像而彩超发现明显征像,5例CT异常征像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正常,还有4例患者彩超和MSCT平扫均漏诊。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能弥补超声心动受肠气影响的缺点,联合诊断可提高主动脉夹层较高诊断率。

  • 标签: 多层螺旋 CT平扫 主动脉夹层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目的对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将5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两组患者都采用扩张血管和利尿等常规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治疗过程采用的是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采用的是有创机械通气,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效果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92.12%)在总有效率上高于对照组(60.16%);治疗后观察组在具体的血气相应的分析指标上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状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对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重症 心力衰竭
  • 简介:阵发性房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高,其相关并发症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其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消融等方法,临床上均有一定疗效。冷冻球囊消融(简称冷冻消融)效果显著,与射频消融、药物治疗相比,其优越性高,并发症少,前景广阔。现就冷冻消融在心房纤颤(房颤)治疗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1冷冻消融的原理冷冻消融是指通过冷冻能源来进行消融治疗的一种方法。冷冻能源有一氧化氮、氢气、氦气、氧化亚氮等,

  • 标签: 冷冻消融 阵发性心房颤动 膈神经麻痹 心房纤颤 射频消融 氧化亚氮
  • 简介:许多冠心病患者因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而得以生存,但因为影响本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健康教育可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1]。集束化干预策略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用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这些循证指南若同时施行较单独执行有着更好的效果。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二级预防 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CHADS2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在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68例患者,术后新发房颤患者97例.回顾患者的围术期及随访资料,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768例患者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12.6%,分为术后新发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新发房颤组与非房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70.74±8.21)岁和(65.90±9.83)岁,围术期脑卒中分别为8例和9例,CHADS2评分值分别为3.20±1.26和2.13±0.94,CHA2DS2-VASc评分值分别为4.20±1.50和3.23±1.07.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是术后新发房颤的预测因素,与围术期脑卒中显著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外科治疗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可预测术后新发房颤及围术期脑卒中,对冠心病术后新发房颤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决策提供了依据,对卒中风险及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标签: 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新发房颤 脑卒中
  • 简介:脑出血占所有卒的10%~20%[1],是目前循证医学证实有效治疗手段较少的卒之一[2]。规范治疗和综合管理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脑出血的结局。超早期止血、控制颅内高压、急性期合理降低血压、脑室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和微创手术等技术的合理应用,有望改变目前脑出血匮乏的临床治疗策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3]。

  • 标签: 脑出血 止血 颅内高压 超早期止血治疗 血压管理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对临床上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从而提升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死亡人数,提高治愈率。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心律失常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胺碘酮治疗:另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4月采用常规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7.14%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明显,能显著降低患者心律,改善患者病情,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临床疗效 心律失常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利湿降脂熏蒸对湿浊痹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2月~2015年5月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的高脂血症患者65例,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30~75岁。随机分为熏蒸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熏蒸组给予利湿降脂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晚)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疗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和疗效。检测熏蒸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和肌酸激酶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熏蒸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熏蒸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的比例为6.25%、15.6%、59.4%、18.75%,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的比例为12.1%、45.5%和42.4%。熏蒸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升高(81.2%vs.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肝肾功能指标和肌酸激酶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湿降脂法熏蒸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并缓解患者中医症状,并且未发生不良反应。

  • 标签: 利湿降脂 熏蒸 高脂血症
  • 简介: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首要原因。全国目前心血管病患者约2.9亿人,其中心肌梗死患者达250万[1]。目前针对冠心病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

  • 标签: 冠心病治疗 心血管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 简介:目的评述血栓心脉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1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5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即采用抗心绞痛、抗心肌缺血以及抗血小板等药物;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血栓心脉宁,并且4片/1d,3次/1d。两组心绞痛患者均治疗10周。并对两组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心绞痛患者,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58例),其中显效患者36例,有效患者22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6%(45例),其中显效患者29例,有效患者16例,两组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增加血栓心脉宁能够有效的治疗心绞痛患者,并且治疗效果比常规治疗要好。

  • 标签: 血栓心脉宁 心绞痛 抗心绞痛
  • 简介:目的探究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顽固性心衰的患者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的30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单一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生化指标、治疗转归情况以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顽固性心衰的患者施以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血液净化 顽固性心衰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时机与长期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948例急性NSTEMI患者纳入研究。根据NSTEMI介入治疗方案分为早期介入治疗(48h内接受介入治疗,411例)组及晚期介入治疗(≥48h接受介入治疗,537例)组。根据TIMI危险评分又分为低危、危、高危三个亚组,比较各组的长期临床结局。结果:随访1年,与晚期介入组比较,早期介入组住院死亡率(4.8%比2.2%)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ACE,13.4%比10.0%)明显降低(P均〈0.01);早期介入组,中低危患者住院死亡率显著低于高危患者(3.3%比8.9%,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老年及高Killip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减低、高TIMI危险评分、晚期介入治疗是NSTEMI患者长期临床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27-2.079,P〈0.05或〈0.01)。结论:早期介入治疗对于高危险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有改善预后的作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