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尽管,每一个人都不能逃避死亡,但我们如果能减少影响生存危险因素,那么我们便可使生命变尽可能长。

  • 标签: 保健法 死亡原因 医学 血压
  • 简介:心电图改变一般不能提示疾病病因,但有一些心电图改变具有一定病因诊断价值,另有一些心电图改变可提供诊断线索.然而,心电图对左侧气胸诊断意义尚未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分析10例左侧气胸病例,发现其有左室面导联(I、aVL、V4、V5、V6导联)R波低电压、位置性Q波、QRS振幅变化及R波逆向递增等较为明显心电变化,其中左室面导联R波电压于坐位时描记心电图又发生了成倍增加,其增加率107%~780%(376.50±225.99),与正常组-22%~73%(-42.33±37.76)及肺气肿组-28%~40%(-31.28±27.64)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左侧 气胸 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问:1989年时候我做了主动脉瓣置换术,当年我45岁。去年,我又患上了主动脉夹层,当时外科医生嘱咐我不要做任何心脏运动或抗阻训练,并且尽量稳定心率在较慢水平。但是,如今我心脏病专家告诉我可以做一些轻度心脏运动以及抗阻训练,但是就需要留意血压。两个意见是矛盾,那么我应该听从谁呢?读者唐先生

  • 标签: 外科医生 主动脉瓣置换术 抗阻训练 心脏运动 主动脉夹层 心脏病
  • 简介:室性期收缩(PVS)中临床上最常见一种心律失常。我院2005年~2006年门诊心电统计数据表明。按每日工作量平均20人次计算,每月大约有600多人次。PVS约占就诊总人数10%左右。本人抽样统计了1d32例门诊就诊心电图者中就有4例PVS患者。PVS在各种心律失常患者中占首位。其发病原因大致有两种:①发生在健康人中PVS可能与精神和体力疲劳,情绪紧张。过多吸烟、饮酒、喝咖啡有关;②器质性PVS,有冠心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本文结合经验和有关文献。选择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良性PVS、恶性PVS16例,对他们应用谷维素治疗并进行跟踪随访。

  • 标签: 室性期前收缩 谷维素治疗 临床价值 PVS患者 门诊就诊 风湿性心脏病
  • 简介:双结病变是指窦房结和房室结同时存在着病变,表现为起搏或传导功能障碍。见于各种病因引起病窦综合征等。双结病变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及心脏电生理检查。自发某些心律失常也可揭示双结病变,本文报告1例房性期收缩(PAS)诱发双结病变如下。

  • 标签: 病窦综合征 双结病变 房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右心室高位和中室间隔起搏QRS波宽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探讨右心室间隔部最佳起搏部位。方法112例DDD型永久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右心室高位间隔部组和右心室中间隔部组,比较两组起搏参数、QRS波宽度及术后LVEF值。结果右心室高位间隔部组和右心室中间隔部组在起搏参数、QRS波宽度及改善LVEF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显示主动电极均能安全可靠地固定于右心室高位和中室间隔,获得满意起搏参数及显著改善心功能,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右心室 高位室间隔 中位室间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PICC置管谈话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10月-2014年12月276例静脉化疗需进行PICC置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PICC置管谈话,观察组将护理程序应用于PICC置管谈话中。比较两组PICC患者对PICC置管基础知识、优点和缺点、置管过程、日常维护方法等指标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PICC基础知识、优点和缺点、置管过程、日常维护等指标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PICC置管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PICC置管谈话,能全面评估化疗患者状态,针对不同患者存在问题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PICC 护理程序 健康教育
  • 简介:在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中,凝血酶从纤维蛋白原上切割掉纤维蛋白肽A,余下部分称为纤维蛋白单体单位。纤维蛋白单体单位有聚合点,可以彼此聚合。在聚合过程中,凝血酶从其上再切掉一个纤维蛋白肽B,剩下部分被称为desAABB纤维蛋白。

  • 标签: 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肽A 抗凝药 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免疫检验患者100例,按照是否采取实施临床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将其分为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控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标本采集质量控制、标本保存质量控制和仪器选择质量控制。结果控制组患者各项免疫检验指标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免疫检验样本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测、甲胎蛋白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加强其标本采集、标本保存及仪器选择等各个分析环节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准确率,同时显著降低检验标本变异指数。

  • 标签: 免疫检验 分析前 质量控制
  • 简介:<正>随着介入心脏技术不断进展,对以ST-T改变为主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关系有了新认识。本文报告1例无明显ORS变化AMI如下。

  • 标签: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ST-T改变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院急救对电击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救治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14年2月间我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收治因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85例,探讨院急救不同因素对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影响。结果:全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院急救后,心跳、呼吸恢复者21例(24.7%),患者存活并出院者13例(15.3%)。年龄高于60岁高电压击伤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有所降低,但与〈60岁组与低电压击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击后至行心肺复苏急救时间〈5min患者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最高,且随着施救时间延长(〈5min,5-11min,11-16min,〉16min),复苏成功率(58.33%比31.58%比8.00%比0%)、出院存活率(58.33%比15.79%比0%比0%)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及早进行心肺复苏等院急救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电击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预后。

  • 标签: 电击伤 心脏停搏 急救医疗服务 心肺复苏术
  • 简介:目的探讨病理性室性期收缩(PVS)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36例常规心电图有PVS者分为正常组(A组)和心脏病组(B组)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测,并按有关标准进行分析。结果Lown分级法和Schamroth分类法对判断病理性PVS与功能性PVS有重要参考价值。结论宽大畸形伴明显切迹、多源与多形性、成对出现、起源于左心室者以及伴继发性ST-T改变PVS绝大多数见于病理性。

  • 标签: 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 临床意义
  • 简介:最近,来自英国研究通过对来自英国19000名中年男子进行为期40多年调查研究而得出结果。心脏病危险因子使人寿命缩短,如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等。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量研究预期寿命与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同醇之间关系研究。一名50岁患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者来说,其寿命比同龄人(没有心脏病危险因子)缩短10年。但令人感到欣慰是,如果这些危险因素得到控制,我们生活就

  • 标签: 危险因子 高血压 心脏病 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 吸烟者
  • 简介:亮点包括具有前景心脏疾病和卒中预防及治疗新药、设备和手术。去年,在抗心脏疾病和卒中方面取得各种各样进展,有新药、新手术以及现有治疗改进与新发现益处。1、新药降低一半胆固醇一种每月注射一次或两次新类别药物,可将有害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减少一半。研究正在进行之中,以明确PCSK9抑制剂是否能预防心脏病发作或提高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

  • 标签: 心脏疾病患者 心血管病 心脏病发作 治疗新药 低密度脂蛋白 主动脉瓣替换术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病变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宫颈癌及癌病变患者40例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非宫颈癌女性为对照组,通过设置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对检查结果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危险因素按照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HPV感染(OR=8.744);STD(OR=7.562);工作压力(OR=4.739);吸烟史(OR=3.553);盆腔炎(OR=2.378)。结论根据数据显示,引发宫颈癌及癌病变主要危险因素为HPV感染和STD,应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其中工作压力、吸烟、盆腔炎等相关因素也要进行控制。

  • 标签: 宫颈癌 病变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