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正>对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组各16例进行连续2次全夜多导睡眠生理录像监测。结果:患者组睡眠结构紊乱,其中总睡眠时间、Ⅱ期睡眠时间、快速眼动(REM)睡眠时间均明显减少,而慢波睡眠成分增多。Ⅱ期睡眠中睡眠纺锤的时限、密度、相对功率、绝对功率及K综合密度,REM睡眠8~13Hz快活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多因素回归分析示,睡眠纺锤密度、波幅以及K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慢波睡眠 睡眠结构紊乱 多因素回归分析 睡眠时间 快速眼动
  • 简介:<正>基线调查于1997~1998年,实查成都市社区≥55岁居民5353人,2000~2001年复查其中3687人。实际随访2869人(77.81%),失访818人(22.19%)。结果:正常2764人,可疑痴呆58例,尔茨海默病(AD)25例(均为轻度痴呆)。可疑痴呆和AD患者基线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分和各分项评分均低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痴呆 查成 基线调查 失访 认知功能
  • 简介:<正>调查282对患者和对照。患者组轻中度痴呆238例,重度痴呆44例。发病年龄(76.0±8.2)岁。在40~49、50~59,60~69、≥70岁,患者组参加娱乐活动的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与≥40岁不参加娱乐活动者相比,≥40岁参加活动的量每增加1次年,与原娱乐活动量者相比,比值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重度痴呆 中度痴呆 活动量 生活事件 发病年龄
  • 简介: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病理上以老年斑(senileplaques,SP)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为主要特点。虽然近年来AD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 标签: 血纤蛋白原 阿尔茨海默病 p淀粉样蛋白 凝血功能 炎症反应
  • 简介: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理生理变化复杂,目前尚无明确、特异、可靠的实验室方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然而,随着人们对AD发病机理的研究及检测技术的发展,近年不断有相关的辅助诊断技术受到重视.如结构磁共振(sMRI)用于评估脑萎缩;功能磁共振(fMRI)用于检测脑血流及新陈代谢的减少;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用于评估大脑各区纤维连接程度以及脑脊液中Aβ1-42/1-40和tau蛋白及其过磷酸产物的检测.然而拉曼光谱因其可检测有机或无机混合物各成分的独特优势,使其在AD病理机制研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该技术对AD诊断的可行性及前景做一概述,以期有助于临床医师决策,并为研究者进一步探究梳理思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拉曼光谱技术 外周血 生化标志物
  • 简介:目的观察托伐他汀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素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11-2003.6年的门诊高脂血症病例共40例,进行8周的托伐他汀10mg/d口服治疗,40例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血脂,血浆内皮素(ET),及治疗前后超声多普勒测定肱动脉血管内径,反应性充血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脉血管内径变化。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素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损害(P<0.01),而对硝酸甘油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清TG、TC、LDL-C显著下降,血浆ET显著下降,对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托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疗效明显,并显著改善肱动脉内皮功能,这一作用源于其对内皮细胞的直接作用,可能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脂血症 药物治疗 血管内皮素依赖性舒张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尔茨海默病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普通治疗组患者40例,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补肾益智颗粒+针刺治疗;综合治疗组患者40例,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补肾益智颗粒+针刺治疗+经颅电刺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12周、16周、20周、24周对三组患者进行ADAS-cog量表、MMSE量表及ADL量表评分.结果对照组、普通治疗组、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DAS-cog量表及MMSE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ADL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24周后综合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及普通治疗组患者ADAS-cog量表、MMSE量表及AD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尔茨海默病的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总结尼群地平与替洛尔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优越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75例,用尼群地平加替洛尔联合治疗,并设对照组,大剂量尼群地平治疗,对两组疗效、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尼群地平片联合替洛尔用较单一使用尼群地平加大剂量职顽固性高血压有明显优势。结论常规剂量尼群地平加替洛尔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安全、效果好。

  • 标签: 尼群地平 阿替洛尔 联合用药 药物治疗 顽固性高血压
  • 简介:<正>310例患者分试验组142例,对照组168例。两组均给米替林12.5mg,每晚8时服,每隔天增加12.5mg,最大量为100mg。试验组同时加服心得安10~30mg,每日30mg。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试验组第3、6、9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8.73%、81.69%。75.35%;对照组分别为83.33%、78.57%、70.23%(P<0.01)。不良反应较轻微,特别是提高了远期的

  • 标签: 阿米替林 心得安 临床试验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按数字分配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40例)采用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B组(40例)采用卡波糖联合中性鱼精蛋白人胰岛素(NPN)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h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2hC肽)、体重指数(BMI)、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A组餐后血糖达标更快,低血糖发生率更低,体重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快速达标,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 标签: 2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 地特胰岛素 中性鱼精蛋白人胰岛素
  • 简介:神经变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包括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等。AD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认知功能障碍,而PD患者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震颤、姿势步态障碍等症状,晚期往往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迄今为止AD和P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两者共同的病理特征为特定脑区内蛋白质异常沉积,形成聚集体。

  • 标签: 朊蛋白 神经变性疾病 淀粉样蛋白 认知功能障碍 运动障碍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罗洛尔对杓型及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7例.平均年龄(49.6±7.8)岁(18~70岁).服用安慰剂1周后,测量24h动态血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程度将患者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其中杓型组23例,非杓型组24例.所有患者给予盐酸罗洛尔治疗,每次10~15mg,2次/d,连续4~6周,治疗结束时再测量一次24h动态血压.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偶测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杓型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非杓型组为54.2%;动态血压各项指标:24h平均收缩压(24hMSBP)、24h平均舒张压(24hM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和血压负荷均有显著降低,同时全天的心率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非杓型组24例患者中,有12例(50%)血压节律改变为杓型.结论盐酸罗洛尔是一种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在影响血压节律方面,能够更显著地降低非杓型患者的夜间血压水平.

  • 标签: 盐酸阿罗洛尔 杓型原发性高血压 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节律 抗高血压药
  • 简介:目的:观察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钠尿肽(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冠心病心衰(心功能Ⅱ~Ⅲ级)患者随机分为10mg托伐他汀组(A组)、20mg托伐他汀组(B组)和对照组(C组),3组均给予抗心衰基础治疗,A组加服托伐他汀10mg/d,B组加服托伐他汀20mg/d。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时测定血浆BN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6min步行试验,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3组患者治疗12周时心功能指标、血浆BNP水平及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2种剂量治疗组血浆BNP、血清hs-CRP水平均降低,LVEF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治疗组的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治疗组间血浆BNP水平、血清hs-CRP水平、LVEF及6min步行距离无差异。结论:冠心病心衰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小剂量托伐他汀即可以降低BNP水平及血清hs-CRP水平,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微炎症可能是该药机制之一。

  • 标签: 心力衰竭 阿托伐他汀 钠尿肽 高敏C反应蛋白 6分钟步行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普罗布考、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应用(PAS疗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方法入选73例经B超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PAS组和AS组,随访6个月。其中PAS组37例,给予普罗布考0.375g×2次/d、托伐他汀10mg/d、阿司匹林100mg/d;AS组36例,给予托伐他汀10mg/d、阿司匹林100mg/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超声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厚度。结果治疗前PAS组及AS组血脂、OX-LDLCRP、IMT及斑块厚度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PAS组及AS组以上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TG和HDL-C外,PAS组较AS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降低患者的ox-LDL及CRP水平,疗效较单纯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明显,同时也可改善患者的IMT及斑块总积分;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需长期干预治疗及随访观察。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普罗布考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 简介:目的评价园艺疗法(HT)对轻-中度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北京老年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轻-中度AD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HT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多奈哌齐联合尼麦角林口服治疗,HT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HT。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使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6个月MMSE总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患者治疗3、6个月语言功能、记忆力、回忆力及MMSE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T组患者3、6个月语言功能[(6.89±1.46)vs(5.21±2.36)分,(8.82±1.22)vs(6.80±1.49)分]、记忆力[(3.47±0.48)vs(2.04±0.65)分,(4.02±1.06)vs(2.92±0.86)分]、回忆力[(2.73±0.59)vs(1.03±0.78)分,(3.24±0.72)vs(2.24±0.92)分]及MMSE总评分[(20.82±1.35)vs(16.78±1.46)分,(24.02±2.20)vs(18.92±2.15)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患者治疗3、6个月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GQOL-74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T组患者治疗3个月社会功能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02±7.51)vs(63.28±9.52)分,P〈0.05],治疗6个月社会功能[(69.33±6.94)vs(64.19±11.25)分]、心理功能[(57.12±13.07)vs(52.12±9.08)分]、躯体功能[(72.38±8.32)vs(66.85±10.08)分]及GQOL-74总评分[(68.46±9.34)vs(63.95±10.11)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联合常规药物�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生活质量 园艺疗法
  • 简介:目的比较哌罗匹隆与立哌唑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CCMD-3诊断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哌罗匹隆与立哌唑口服治疗,疗程8周。采用PANSS、TESS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哌罗匹隆组与立哌唑组治疗总有效率、PANSS评分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哌罗匹隆与立哌唑治疗首发女性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

  • 标签: 帕罗匹隆 阿立哌唑 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
  • 简介:目的研究托伐他汀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LPS刺激RAW264.7细胞,在不同时间点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脂质代谢相关蛋白ABCA1、ABCG1、SR-B1、PCSK9和LDLR的表达,从而确定LPS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托伐他汀对50ng/mLLPS诱导的上述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激光共聚焦观察BODIPY荧光标记的胆固醇流出状况。结果在RAW264.7细胞中,LPS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ABCA1、ABCG1、SR-B1和LDLR蛋白的表达,对PCSK9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托伐他汀浓度依赖性的上调LPS诱导的ABCA1、ABCG1、SR-B1和LDLR蛋白表达降低,上调PCSK9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胆固醇流出,减少细胞内胆固醇聚集。结论托伐他汀干预能够改善LPS引起的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并增强胆固醇流出,该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一。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炎症 脂质代谢相关蛋白 胆固醇流出
  • 简介:目的我们的前期研究已经表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糖尿病大鼠的左心功能恶化及左室重构的速度均较非糖尿病大鼠显著;心肌梗死四周后,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大鼠。本研究旨在评价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大鼠心室重构的干预效应。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经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成功后随机分成三组,即:心肌梗死对照组(MI,n=30),托伐他汀(20mg·kg^-1·d^-1)干预组(A,n=30),及假手术组(S,n=15)。所有大鼠经腹腔内注射链脲霉素(STZ,65mg/kg)诱导糖尿病,10周后MI组和A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干预组于术后24h直接灌胃法给药。干预4周后血流动力学测定,之后采血、处死大鼠、取出心脏,观察血脂水平、心脏/体重比值、病理组织形态,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测定非梗死区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比值,免疫组化分析非梗死区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物TIMP-2蛋白表达,Westernblot检测TGFβ1在非梗死区的蛋白表达。结果(1)各组间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脏体重比值、非梗死区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比值均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干预组较对照组MMP-2、TGFβ1表达及MMP-2/TIMP-2比值降低,TIMP-2表达增高;(3)血流动力学检测表明干预组较对照组左室最大压力、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平均动脉压增高,而左室最小压力、左室舒张末压力、舒张常数降低。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长时间(4周)应用托伐他汀治疗改善了左心重构和心功能。托伐他汀能够减轻非梗死区心肌间质胶原重构,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和TGFβ1的表达及MMP-2/TIMP-2比值,升高TIMP-2表达有关。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糖尿病大鼠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左室重构 左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托伐他汀治疗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87例UA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43例),即入院后立刻给予托伐他汀20mg,其后予托伐他汀20mg/d;常规组(44例),按常规处方接受托伐他汀20mg/d治疗,于入院时和1周后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托伐他汀治疗1周后,早期组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较前明显降低,并低于同期常规组,而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不相关。结论对UA患者更早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更有利于早期对炎症反应的抑制。

  • 标签: 心绞痛 降血脂药 C-反应蛋白质 炎症介导素类
  • 简介:目的探讨米卡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CHF并肺部感染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卡星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7~14d.比较两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症状缓解时间、疗效及细菌清除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心率、PaCO2及PaO2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及PaCO2均显著降低,而PaO2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湿啰音[(4.3±1.2)vs(6.0±2.1)d]、气喘[(2.2±1.4)vs(3.5±1.7)d]、咳嗽[(5.2±1.3)vs(7.4±1.8)d]及高热[(2.4±1.1)vs(3.5±1.2)d]的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94.0%vs76.0%)和细菌清除率(71.4%vs4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卡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CHF并肺部感染优于单纯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

  • 标签: 心力衰竭 感染 阿米卡星 头孢哌酮/舒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