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肝硬化出现低钠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28例肝硬化低钠血症患者的治疗和后做一分析和报道。

  • 标签: 肝硬化 低钠血症 治疗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正>背景疫情,河南与全国平齐据1990年第3次全国结核病流调结果,全国和河南的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523/10万和530/10万,上述两则疫情数据非常接近。河南是我国仅次于四川的第二大人口省份,1995年底全省人口数为9108.8万人(据人口统计资料),以此估算,河南人口占全国人口

  • 标签: 结核病控制 管理系统工程 河南人口 肺结核病人 疫情 综合医院
  • 简介:噬(autophagy)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自体吞噬(selfeating)。20世纪50年代比利时科学家ChristiandeDuve在电镜下观察到噬体(autophagosome)结构,从而提出"噬"概念。噬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一种高度进化保守的分解代谢机制,是大量降解和回收利用胞质成分的保守过程,并产生氨基酸、核苷酸及腺苷三磷酸(ATP),实现营养物质再循环,维持自身稳定。

  • 标签: 自噬 心肌肥厚 反向重塑 心力衰竭
  • 简介:噬(autophagy)是一种溶酶体参与的、复杂的分解细胞内蛋白和亚细胞结构的过程。通常,细胞处于“饥饿”或其他应激的情况下,通过降解细胞内蛋白和细胞器为细胞的基本代i射提供能量。基因分析发现,调控噬过程的基因在进化中高度保守,从酵母、果蝇到脊椎动物和人都可以找到参与噬的同源基因;并且这些基因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发挥作用。形态上,噬以细胞内形成空泡样结构为特点,将蛋白、亚细胞结构包裹,或直接与溶酶体结合而降解。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自噬 亚细胞结构 基因分析 细胞内 同源基因
  • 简介:高尿酸血症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而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痛风的重要生化标志,人类血尿酸水平像血压和血糖一样,随着年龄增加有升高倾向。该水平的变化代表着基因遗传的复杂变化,受饮食习惯、体重、性别、民族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一组大样本调查中约5%的人有轻度高尿酸血症,其中10%-20%将发生或已患痛风。现已证明血清尿酸水平与以后发生

  • 标签: 涤浊降汤 药物治疗 高尿酸血证 中医药疗法 痛风 肾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噬在顺铂心脏毒性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顺铂处理心肌细胞,通过检测LC3、P62观察噬的变化;通过阻断噬,观察心肌细胞经顺铂处理后细胞活力的变化,并通过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采用顺铂分别处理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ratcardiomyocyte,NRCM)和H9c2细胞系,观察到LC3-II的增加和P62蛋白的下调,表明顺铂可显著诱导心肌细胞噬。采用噬抑制剂氯喹或3-MA联合顺铂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活力较单纯顺铂处理组显著下调。TUNEL染色结果显示,联合处理组细胞凋亡率较单纯顺铂处理组显著上调。结论顺铂诱导心肌细胞噬,阻断噬增强顺铂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

  • 标签: 顺铂 心肌细胞 自噬
  • 简介:目的观察感染Ad5-KAI1前后人胰腺癌细胞MiaPaCa-2噬水平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无KAI1表达的人胰腺癌细胞MiaPaCa2,通过感染带有KAI1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5-KAll使细胞表达KAll,以Ad5-null感染作为阴性对照,亲本细胞为空白对照。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噬小体,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噬标志LC3颗粒。应用阻断剂PD98059和LY294002干预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LC3-I及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AKT、P—AKT的表达。结果以100MOIAd5-KAI1感染细胞24h,表达KAI1蛋白的细胞达(84.97±8.56)%;LC3颗粒从4个左右增加到20个以上;细胞线粒体肿胀、变性,胞质内双层膜样结构增加;Beclinl表达增加(1.4±0.3)倍,LC3-Ⅱ/LC3-I表达增加(8.00±2.78)倍。P13K阻断剂LY294002预处理细胞后可以有效地抑制MiaPaCa-2细胞AKT的磷酸化(2.756降至1.516),但不能抑制LC3—Ⅱ/LC3-I比值的增加(0.770增加到1.403)。ERK阻断剂PD98059预处理细胞后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MiaPaCa-2细胞ERK的磷酸化(1.637降至0.403),而且可以抑制beclin1蛋白表达的上调(2.377降至1.150)和LC3.11/LC3-I比值的增加(2.225降至0.680)。结论KAIl明显促进MiaPaCa2细胞内噬,它是通过ERK而不是AKT磷酸化途径促进噬的。

  • 标签: 胰腺肿瘤 基因 肿瘤抑制 自噬 KAI1
  • 简介:目的探讨艾塞那肽作用10周后,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内噬的变化情况。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30只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后,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mg/kg)以诱导糖尿病模型,并将26例糖尿病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数量相当的2组,即糖尿病模型实验组13只和糖尿病模型对照组13只。另外20只大鼠常规饲养2个月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正常大鼠对照组和正常大鼠实验组。之后。2实验组大鼠皮下注射艾塞那肽5μg/kg·次,2次/d,每日清晨8点和下午6点在餐前1h给药,2对照组大鼠在同样时间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10周后取胰腺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中GLP-1R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胰腺组织中LC3-Ⅰ、LC3-Ⅱ和p62的表达并计算LC3-Ⅱ/Ⅰ比值和p62的相对表达量,每例胰腺标本均行HE染色以了解病变情况。结果正常大鼠实验组有6只出现胰腺腺叶结构破坏、胰腺腺泡细胞萎缩和细胞间隔增宽等病理改变.糖尿病模型实验组11只大鼠有7只出现上述病理改变。2实验组GLP-1R表达高于2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LC3-Ⅱ/Ⅰ比值和p62/β-actin比值大于各组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长期作用于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模型大鼠可上调胰腺腺泡细胞上GLP-1R的表达并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噬流受损.p62蛋白积累,而引起胰腺损伤。

  • 标签: 艾塞那肽 胰腺 自噬流受损
  • 简介:目的探讨calpain是否通过改变细胞噬水平而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分离培养,建立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H/R)模拟心肌I/R损伤,分为对照组,H组(缺氧12小时),HR组(缺氧12小时后复氧3小时),HR+ALLN组(calpain抑制剂ALLN预处理30min后缺氧12小时复氧3小时),HR+CQ组(噬流抑制剂氯喹预处理30min后缺氧12小时复氧3小时),HR+ALLN+CQ组(氯喹和ALLN预处理30min后缺氧12小时复氧3小时)。检测各组calpain活性,心肌细胞损伤指标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细胞活力(MTT法),WesternBlot检测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以LC3II/LC31比值作为噬程度指标,以氯喹干预检验噬流。结果缺氧使calpain激活(p〈0.001),心肌细胞LDH释放增加(p〈0.001),心肌活力下降(p〈0.001),同时噬上调(p〈0.05),复氧时calpain活性更高(p〈0.005),LDH量更高(p〈0.001),心肌活力更低(p〈0.001),噬更增强(p〈0.01),而噬流未受阻。ALLN抑制calpain激活(p〈0.001),使H/R心肌细胞LDH释放减少(p〈0.001),改善细胞活力(p〈0.001),这种改善伴随着噬上调(p〈0.01),噬流未受影响,提示calpain有抑制H/R心肌细胞的噬的作用。结论calpain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噬反应而参与I/R损伤。

  • 标签: CALPAIN 乳鼠心肌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 简介:目的探讨大黄附子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9只)、ANP组(21只)和大黄附子治疗组(20只).经胰胆管逆行注入4%牛磺且酸钠1ml/kg体重建立ANP模型,同时行空肠造瘘.治疗组于制模后0.5h经空肠造瘘管注入大黄附子2ml,隔4、8h再注入2ml;其他两组注入等容积生理盐水.术后24h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淀粉酶、内毒素、D-乳酸含量及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取胰腺、小肠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测定肠上皮损伤指数,观察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血淀粉酶、内毒素、D-乳酸含量及DAO活性分别为(152±32)U/L、(6.95±2.10)pg/L、(3.96±1.08)μg/ml和(14.26±2.67)μg/ml,ANP组分别为(1549±93)U/L、(40.48±3.41)pg/L、(12.34±1.23)μg/ml和(80.28±3.54)μg/ml,治疗组分别为(655±49)U/L、(19.55±2.50)pg/L、(6.75±1.36)μg/ml和(20.69±7.53)μg/ml,ANP组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而治疗组较ANP组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0.01).ANP组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分别为(389.44±29.87)μm、(16.52±3.73)μm,显著低于治疗组的(501.95±45.38)μm、(27.82±5.17)μm,更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的(658.72±57.49)μm和(35.49±6.43)μm;而肠上皮损伤指数为3.72±0.65,显著高于治疗组的2.12±0.37和假手术组的0.85±0.24.同时,大黄附子治疗后小肠黏膜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亦均较ANP组明显减轻.结论大黄附子可明显减轻ANP大鼠小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的程度.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大黄附子汤 内毒素类 二胺氧化酶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胃管给予清胰及生大黄灌肠对SAP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早期应用的重要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SAP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成12h治疗组(n=34)和72h治疗组(n=27),两组分别于发病后12h和72h后给予生大黄灌肠和清胰胃管注入。比较两组血清TNF-α、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腹痛缓解所需天数、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结果12h治疗组发病72h后血清TNF-α、CRP水平分别为(265±66)U/ml、(32.1±7.1)mg/L,APACHEⅡ评分为6.3±2.0,腹痛缓解需(4±2)d,平均住院(18±5)d,费用(4.2±1.8)万元;而72h治疗组分别为(491±81)U/ml、(43.5±11.0)mg/L、9.1±1.8、(8±3)d、(34±8)d、(7.1±2.6)万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清胰胃管注入及生大黄灌肠治疗SAP效果更好。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大黄 灌肠 清胰汤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机制除了胰酶激活学说,还有细菌及内毒素易位学说,其与肠屏障有关。针对SAP时如何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肠道细菌易位和减轻内毒素血症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清胰是中药治疗SAP的经典方之一,本试验观察清胰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小肠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肠黏膜屏障的机制。

  • 标签: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大鼠肠黏膜 保护作用 清胰汤 机械屏障 肠道细菌易位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对社区慢性病患者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深圳市宝安区进行社区登记的慢性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访视组和常规组,每组42例。访视组患者给予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连续干预3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访视组患者规律饮食、规律用药、功能锻炼、规律运动等方面的护能力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访视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2.86%,常规组为71.43%,访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家庭访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病患者 社区 护理 家庭访视护理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酸枣仁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心功能和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AMI合并抑郁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常规组)和酸枣仁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联合组)各48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心功能指标、血脂、心律失常及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末,常规组患者的HAMD-24评分较入院时升高(P<0.05),而联合组患者HAMD-24评分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血脂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均有改善,联合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大于常规组患者(P<0.05).随访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再梗和心衰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酸枣仁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改善AMI合并抑郁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和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酸枣仁汤 急性心肌梗死 抑郁症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建中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桂枝、白芍、炙甘草、炒白术、生姜、大枣)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1周,总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内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和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在内镜下溃疡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型)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优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治疗 黄芪建中汤
  • 简介:目的研究“龙牛补骨”防治绝经前卵巢功能抑制(ovarianfunctionsuppression,OFS)联合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inhibitors,AIs)所致骨丢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应用OFS联合AIs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前年轻高危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17例.2组均服用钙尔奇D片(含元素钙600mg和VitD3125IU),每日1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龙牛补骨”,每日2剂,连续服药6个月。检测治疗前及用药6个月后患者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水平、骨矿物质密度T值、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alkalinephosphatase,BALP)。结果2组治疗后在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骨矿物质密度T值、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龙牛补骨”可减轻OFS联合AIs疗法所致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骨量丢失,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龙牛补骨汤 绝经前年轻高危乳腺癌 卵巢功能抑制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 骨丢失
  • 简介:目的观察麻杏五子配合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五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浆NT-proBNP水平、ET-1水平以及心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3%,对照组为80.6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与ET-1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与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均显著增高,观察组患者SV、LVEF及CO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肺活量(FVC)及呼吸流量峰值(PEF)均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FEV1、FVC及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五子配合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浆NT-proBNP、ET-1水平,改善心肺功能。

  • 标签: 肺心病 治疗 麻杏五子汤 低分子肝素 NT-PROBNP E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