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合并2糖尿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2糖尿和不合并2糖尿的冠心病组,超声观察颈动脉血流参数、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指数(PI),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合并2糖尿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径和血管阻力指数均增加(P〈0.05),IMT及PI随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可以间接判断冠心病合并2糖尿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诊断合并2糖尿的冠心病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2型 冠状血管造影术 颈动脉
  • 简介:炎症是机体消除损害因素和对局部组织损伤进行修复的过程,由非特异性(固有性)和特异性(适应性)免疫介导。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炎症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损伤的发生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糖尿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这种由细胞因子介导的急性相反应属先天性免疫反应,是一种慢性亚临床非特异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包括非特异性的炎症细胞、炎症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和肝脏产生的急性反应物质,后两者常被称为炎症标志物。氧化应激与炎症交互影响,通过转录水平调控,并通过多种信号机制损害胰岛素的信号转导,导致糖尿的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炎症因子 胰岛素抵抗
  • 简介:英国前瞻性糖尿研究(UKPDS)标志性地揭示了严格地控制2糖尿患者的血糖可以显著减少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表1)。血糖管理的全国性目标是将具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2糖尿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低于6.5%的水平。自从20世纪20年代胰岛素问世以来,糖尿治疗一直没有划时代的变革。英国国家服务框架(NSF)和全科医疗机构已经将糖尿提上了卫生保健的日程。尽管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干预仍然处于这一慢性疾病管理的中心地位,但对患者进行结构化教育以及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已日益受到重视。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血糖管理 微血管并发症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治疗 结构化教育
  • 简介: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在体内含量的高低对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和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人每天铁需要量为20—25mg,人体全身的总铁量为3—4g,铁在体内分为功能铁和贮存铁,功能铁占全身总铁量的80%,贮存铁占总铁量约20%,血清铁蛋白(serumferritin,SF)是反映机体铁贮存情况的标志,是判断体内铁缺乏及铁超负荷的有效指标,人体铁元素超过一定的量就会造成危害,

  • 标签: 铁蛋白 铁超负荷 2型糖尿病
  • 简介:糖尿(diabetes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疾病,DM所引起的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及神经病变是造成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全球有DM患者约为1.71亿,到2030年患者数预计可达3.66亿,其中85%~90%为2糖尿(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

  • 标签: 2型糖尿病 手术治疗 慢性高血糖 代谢疾病 神经病变 视网膜病
  • 简介:<正>诺和龙组30例,0.5mg/次,二餐前10分钟服用。格列吡嗪组30例,2.5mg/次,三餐前30分钟口服。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分别为(9.76±2.05)和(9.92±2.01)mmol/L,治疗4周后降至(7.81±1.81)和(7.63±1.76)mmol/L,治疗12周降至(6.76+1.14)和(6.67±1.21)mmol/L,两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 标签: 诺和龙 格列吡嗪 空腹血糖
  • 简介: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和人口老龄化.2糖尿患病率呈现出全球性的迅速增长趋势。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城市化进程迅速、饮食结构日益西化、以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已成为全球2糖尿患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2糖尿患者群体的不断扩大.代谢紊乱和慢性高血糖所致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 标签: 2型糖尿病 诊断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 降糖药物
  • 简介:目的:观察诺和龙对2糖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2糖尿患者,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等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诺和龙每天1.5mg餐前口服,共观察12周。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诺和龙可有效控制2糖尿患者的血糖,副作用少,尤其对于饮食不规律的患者。

  • 标签: 诺和龙 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 血糖监测 二甲双胍
  • 简介:目的用Nrf2/ARE通路激活剂上调Ⅱ相解毒酶和抗氧化酶在胰岛B细胞中的表达,观察其对T2DM大鼠胰岛B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分为糖尿模型组(DM组)、tBHQ干预组(tBHQ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C组)。连续干预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观察胰岛细胞形态结构及凋亡,ELISA检测血清及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Westernblot检测胰腺总Nrf2、核Nrf2蛋白表达。结果DM组FBG和FINS水平分别较NC组明显增高和降低(均P=0.000),tBHQ组FBG和FINS水平分别较DM组明显降低和增高(均P=0.000)。与NC组比较,DM组胰岛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出现肿胀、坏死,凋亡增加,tBHQ组胰岛细胞较DM组明显改善。与NC组比较,DM组血清及胰腺组织中MDA、TNF-α水平显著升高,T.SOD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0);tBHQ组血清及胰腺组织中MDA、TNF-α水平较DM组明显降低,T-SOD水平明显升高(均P=0.000)。DM组总Nrf2、核Nrf2蛋白的表达均较NC组显著降低(P总Nerf2=0.000,P核Nerf2=0.006),与DM组比较,tBHQ组总Nrf2、核Nrf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00)。结论激活Nrf2/ARE通路可通过上调Ⅱ相解毒酶和抗氧化酶在胰岛B细胞中的表达来减轻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反应对胰岛B细胞的进一步损伤。

  • 标签: Nrf2/ARE通路 2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 简介:<正>测定52例老年男性2糖尿者及41例非糖尿老年男性患者。结果:糖尿组腰椎L1~2、华氏三角(Wards)、股骨转子(Troch)骨密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前者合并骨质疏松的比例较后者显著增高(P<0.01),体重指数、尿钙较对照组高,血

  • 标签: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尿钙 糖代谢 内分泌紊乱 血磷
  • 简介:近年来,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减肥手术不仅能使患者体重显著而持久的下降,患者并存的2糖尿治愈率达到83%-86%,且术后不需继续药物治疗。在美国,减肥手术已广泛用于治疗肥胖,不同的减肥手术对糖尿的治疗效果不一,且不同术式各有优缺点。至今何种术式最适合肥胖合并2糖尿的治疗,尚无定论。本文综述了目前用于治疗肥胖合并2糖尿的最常用术式,并阐述手术治疗糖尿的可能机制及手术前后相关激素的变化等。

  • 标签: 2型糖尿病 手术治疗 肥胖症 减肥手术 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糖尿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其中2糖尿占90%左右。近年2糖尿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尽管已受到普遍关注.但仍未显示出任何减缓的趋势。1980年至2010年,我国成人2糖尿患病率从1%增至9.7%。国际糖尿联盟估计.2003年全球有1.94亿人患有糖尿.预计到2025年将有3.33亿人口患病。

  • 标签: 睡眠时间减少 2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国外开展胃旁路术(garstricbypasssurgery,GBP)治疗2糖尿(type2diabetes,T2DM)已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宝鸡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行GBP治疗T2DM共26例,术后3个月复查血糖,25例血糖正常,治愈率达96.2%,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9例,女17例;中位年龄53岁。病史8-15年,无糖尿家族史;术前空腹血糖(FPG)(16.5±3.5)mmol/L;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35.6±3.84)kg/m^2;并发症有高血压12例,高血脂16例,皮肤病1例,肾病11例,视网膜病23例,1例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胃旁路术 临床观察 治疗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SURGERY
  • 简介:近年来,2糖尿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0年我国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指出,中国成年人糖尿的患病率近11.6%,而糖尿前期的患病率约为50.1%[1]。2011年国际糖尿联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79岁的成人中,

  • 标签: 咖啡 2型糖尿病 咖啡因 绿原酸
  • 简介:2糖尿的发病机制虽不十分清楚,但对Unger等提出的二元论学说,认为2糖尿的发生不仅与胰岛素相对不足和绝对不足有关,而且与胰高血糖素相对或绝对过高有关。胰高血糖素对2糖尿的影响在临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通过对正常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浆 胰高血糖素 发病机制 糖耐量减低 测定
  • 简介:糖尿肾病是糖尿患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死于合并心血管病,糖尿肾病患者中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高15倍。通常,糖尿肾病定义为患糖尿5年以上和伴有视网膜病变患者,持续出现“临床”白蛋白尿(白蛋白排出率>300mg/24h),但不伴有泌尿系感染、其他肾病及心衰。糖尿肾病的病程中常伴血压升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血糖控制 血压 血脂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估中老年2糖尿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了解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老年有2糖尿病史患者(年龄40—69岁)199例。调查患者既往病史、糖尿病程、家族史。检测并比较所有入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k)、血脂、血压及颈动脉彩色超声。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北京版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结果:糖尿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MoCA评分较5年以内者降低(P〈0.05)。认知功能与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WHR、FPG、Hb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阻力指数(RI)显著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颈动脉RI、HbA。是影响糖尿患者MoCA评分水平的关键因素。结论:中老年2糖尿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其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病史、颈动脉血管阻力及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简介:目的观察空肠旷置术对链脲佐菌素诱发的2糖尿(T2DM)SD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经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后建立T2DM模型,选取成模T2DM大鼠55只随机分为3组,手术组20只(A组),假手术组20只(B组)和对照组15只(C组)。A组行空肠旷置术,B组行空肠切断吻合术,C组正常喂养。测定术前(0周)及术后1、2、4、8、16周各组大鼠体质量(g)、空腹血糖(mmol/l)、空腹血浆胰岛素(INR)及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比较,手术组术后2、4、8、16周体质量分别下降至(3521±9.00)g、(342.84±8.90)g、(336.64±10.26)g、(330.34±9.12)g,与术前(369.14±8.05)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16周手术组血糖明显下降,分别为(14.62±1.10)mol/L、(12.12±1.38)mol/L、(8.75±1.06)mmol/L、(7.55±1.00)mmol/L,与术前(16.85±0.92)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尺0.05);术后2、4、8、16周手术组胰岛素水平分别上升至(14.62±3.10)mU/L、(16.12±3.38)mU/L、(17.75±4.06)mU/L、(17.55±3.10)mU/L,与术前(10.85±5.92)mU/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8—16周手术组大鼠胰岛素水平达到平稳状态,并与相同时间点假手术组、对照组相比较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手术组术后1、2、4、8、16周GLP.1值分别上升至(11.02±0.85)pmol/L、(14.42±1.18)pmol/L、(16.02±1.59)pmol/L、(17.62±1.02)pmol/L、(18.12±0.71)pmol/L,与术前(7.61±0.70)p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6周与对照组各时间点大鼠的GLP-1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的增加,手术组大鼠的GLP.1值升高越来越明显。结论空肠旷置术可有效控制T2DM大鼠的血糖,降糖疗效理想并持久�

  • 标签: 空肠旷置术 2型糖尿病 血糖
  • 简介:目前我国糖尿患者数已接近1个亿.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糖尿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世界糖尿第一大国。然而.我国糖尿治疗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由于传统降糖药的治疗存在低血糖事件、体重增加和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等因素,极大程度限制了血糖控制的达标率和延缓糖尿相关并发症的进展。由此可见.传统降糖药物已难以满足糖尿治疗全面达标的要求

  • 标签: 肠促胰素 肠促胰素类药物 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