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老年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SAHS)并不少见。老年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的患病率往往较高,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均有老年人独特的特点,诊断标准也与中青年患者不同,其并发症往往更加严重,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考虑老年人自身特点主要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本文将从老年SAHS与中青年SAHS的患病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并发症及结局、治疗方案各个不同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老年人 诊断 治疗
  • 简介:<正>睡眠呼吸障碍综合(sleep-disorderedbreathing,SDB)主要包括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SAHS)、上气道阻力综合、慢性肺部及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有关睡眠呼吸障碍等。其中研究最广、危害最大的是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OSAHS是因患者在睡眠时上呼吸道反复部分或完全阻塞而引起呼吸暂停及低氧血症,常见于中年及老年人。临床以习惯性打鼾、白天睡意及合并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损害为主

  • 标签: 睡眠呼吸障碍 低通气综合征 HYPOPNEA 神经肌肉 SAHS 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0SAHS)可导致昏迷、猝死,除严重心律失常外,急性呼吸衰竭也是其重要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证实,未经治疗的重度OSAHS患者睡眠中猝死的危险增加.睡眠呼吸暂停使呼吸衰竭更易发生.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急性呼吸衰竭 发病机制
  • 简介:1981年Sullivan首次在临床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治疗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迄今CPAP已成为OSAHS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对中重度患者和年老体弱、有严重冠心病、脑血管病、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治疗
  • 简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drome,OSAHS)患者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和作业能力受损。认知功能受损在呼吸暂停严重的患者[如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较高和严重低氧血症]较易判断.主要表现在认知加工、注意维持、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记忆 注意 执行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0SAHS)患者炎症因子的水平与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方法:根据24h动态血压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将84例受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n=22)、单纯高血压组(HT组,n=31)和中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组(OSAHS+HT组,n=31)。OSAHS诊断根据PSG监测结果,血压监测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浓度。结果:①OSAHS+HT组巾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为62%,明显高于HT组的31%(P〈0.05)。②OSAHS+HT组24h、白天、夜间平均脉压[分别为(50.5±11.8)mmHg(1mmHg=0.133kPa)、(51.4±10.9)mmHg、(52.2±15.8)mmHg]明显高于HT组[分别为(45.9±6.9)mmHg、(48.1±8.1)mmHg、(43.9±6.7)mmH朗(均P〈0.05)。③OSAHS+HT组的IL-18、hs—CRP、TNF—α、VCAM—1浓度明显高于HT组和正常对照组;HT组的IL-18、hs-CRP、TNF—d、VCAM-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④OSAHS+HT组的hs—CRP和VCAM-1浓度变化与呼吸紊乱指数、氧减饱和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中重度OSAHS患者存在明显炎症反应,可能与其血压昼夜节律及脉压的变化相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炎症因子
  • 简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0bstructivesleeD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3.6%。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Dositiveairwavpressure,CPAP)是治疗中重度OSAHS的首选方法且疗效肯定,但是治疗依从。WHO将依从定义为患者的行为如服药、饮食及生活方式等与保健提供者建议的一致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反复发生的低氧、复氧和睡眠结构的紊乱对人体各项生理功能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的损伤。涉及氧化应激及炎症机制、交感神经兴奋增高、胰岛素抵抗等,对上述机制的了解有助于选择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也是开发新药的理论基础。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心血管损害 机制
  • 简介:目的:评价脑梗死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OSAHS)患者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后对认知、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共96例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人选本研究.其中42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nCPAP治疗12周,另54例患者为观察组。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多导睡眠图fPSGl检测、D-二聚体测定及认知、心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nCPAP治疗12周后.治疗组在PsG各参数包括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觉醒次数、非快速动眼期I+Ⅱ期比例、Ⅲ+Ⅳ期比例、快速动眼期比例1自q改善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总分较观察组明显改善(P〈0.001).其中复述、计算、记忆力、语言各分项目评分有明显改善(P〈0.01)。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P〈0.001)、Bahel指数(BI)评分(P=0.002)较观察组明显改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较观察组明显改善(P〈0.001)。D-二聚体明显下降,与观察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35)。结论: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经nCPAP治疗12周后,其睡眠、认知、神经功能、心理、D.二聚体均明显改善.

  • 标签: 脑梗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光敏感性病是指对紫外线和有时对可见光的异常敏感。光敏感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过度日晒伤反应,水疱、结痂,丘疹样、湿疹样或荨麻疹样瘙痒的皮疹,罕见为重症光损害伴早期皮肤癌。本文全面综述了先天和获得光敏感性疾病,重点介绍全科医师有可能见到的光敏感性疾病。

  • 标签: 先天性光敏感性疾病 获得性光敏感性疾病 紫外线 可见光 临床表现 精神紊乱
  • 简介:感染对患有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来说是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的原因。最近已经明确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通过脑内特殊的机制显著增加了对感染的易感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诱导破坏了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原本平衡的相互作用。结果,这种损伤引起了继发的免疫缺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诱导的免疫抑制(CIDS)和感染。CIDS或许可以作为研究大脑对免疫系统控制机制和调节的模型。更重要的是,了解CIDS可使我们制定出有效的治疗策略,这样通过剔除不利于恢复的因素就可以提高由一系列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预后。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免疫缺陷综合征 免疫系统 相互作用 免疫抑制 治疗策略
  • 简介:大量肺泡塌陷导致肺容积减少、顺应降低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典型的病理生理改变.过度和失衡的炎症反应是导致ARDS的根本原因.调控机体炎症反应和以纠正病理生理改变为基础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始终是ARDS的主要研究方向。肺保护通气是近10多年来ARDS机械通气策略的重大突破.但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大量阴性结果使得肺保护机械通气策略面临前所未有的争议和挑战.ARDS的病死率仍高达30%~40%.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肺保护性通气
  • 简介:最为广泛应用的干燥综合欧洲诊断标准现已修正,唇腺活检和/或Ro/La血清学阳性必不可少。西维美林(cevimeline)是一种新型毒蕈碱受体(M3)刺激剂,与毛果芸香碱比较,能更有效地改善干燥症状,副作用更少。近期研究明确了干燥综合病人发展为淋巴瘤的一些危险因素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诊断 口干燥症 流行病学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
  • 简介:1992年西班牙学者Brugada兄弟首次报道了一类家族遗传特发性心室颤动(室颤),这些患者有十分特殊的心电图表现,平时静息时表现为胸前区V1~V3导联ST段抬高,Q-T间期正常,伴或不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在发生心脏猝死或晕厥时则表现为多形性室心动过速/室颤,体格检查及器械检查排除了器质心脏病可能,后来将这一类疾病定义为特发性室颤的一种特殊类型。Brugada综合。Brugada综合可能占特发性室颤病例的40%-60%。本文就Brugada综合进行综述。

  • 标签: BRUGADA综合征 家族遗传性特发性心室颤动 心电图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的保守治疗策略及可行。方法回顾分析阜外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21例先心病合并气管狭窄的临床资料,对先心病并发上气道狭窄患儿术后采用早拔管策略;中下气道狭窄治疗上兼顾心肺功能调整及气道的管理。结果患儿年龄1~53月;体重4~14kg。术中插管困难发现18例,术后反复脱机困难发现3例。3例术后行纤维支气管镜及CT检查明确狭窄部位。除4例放弃心脏手术治疗外,合并上气道狭窄14例均治愈出院1中、下段狭窄3例中2例治愈出院,1例转外院置气管内支架。结论绝大多数先心病合并的节段性气道狭窄,实施早拔管的保守治疗策略是安全有效的;对合并长段狭窄的患儿在心、肺调整稳定后,仍反复脱机困难者应尽早考虑支架或外科治疗。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气管狭窄 保守治疗 小儿
  • 简介:最为广泛应用的干燥综合欧洲诊断标准现已修正,唇腺活检和/或Ro/La血清学阳性必不可少·西维美林(cevimeline)是一种新型毒蕈碱受体(M3)刺激剂,与毛果芸香碱比较,能更有效地改善干燥症状,副作用更少。近期研究明确了干燥综合病人发展为淋巴瘤的一些危险因素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APS 诊断 静脉血栓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