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29例治愈,13例好转,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临床症状(颈肩痛、上肢麻木、腱反射、感觉)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星状神经阻滞;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疑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继发性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各不相同,所以其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单侧或者双侧脊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引起的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是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1。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按摩、牵引、神经根组织、星状神经阻滞等。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0.23±7.73)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3.15±2.33)年;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患者13例,中症患者22例,重症患者10例;C3-C4逐渐盘突出者10例,C4-C5突出16例,C5-C6突出13例。C6-C7突出6例。1.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学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患者均伴有典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颈项僵痛,上肢麻醉,并伴有单侧或者双侧肢体放射性疼痛麻木;X线片、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以及构椎关节法神骨质增生。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佐辛注射液治疗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各80例,分别应用地佐辛和杜冷丁肌肉注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0、口述评分(VRS)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佐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较杜冷丁更安全,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少,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急性肾绞痛 地佐辛 杜冷丁 镇痛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评估乌拉尔单用或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5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两组,A组30例在用吸氧、洋地黄类、利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乌拉尔;B组28例将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与乌拉尔联合治疗。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A组(73%),P〈0.05。结论:乌拉尔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难治性心力衰竭 乌拉地尔 联合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乌拉尔和硝普钠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降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持续静脉泵入硝普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持续泵入乌拉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降压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0%)显著高于对照组(58.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30分钟、2小时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收缩压及舒张压降压效果都显著好于对照组,另外其不良反应几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对于其中2级高血压患者来说,乌拉尔没有硝普钠降压明显;3级高血压的病人乌拉尔降压效果较差。结论乌拉尔对高血压脑出血症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及较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值得使用与推广。

  • 标签: 乌拉地尔 硝普钠 高血压脑出血 降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上腺素与布奈德交替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合并喉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接收并采用布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的急性喉炎合并喉梗阻患儿中选取30例作为常规组,选取同期接收并采用肾上腺素与布奈德交替雾化吸入治疗的同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常规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肾上腺素与布奈德联合交替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合并喉梗阻,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疗效,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肾上腺素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急性喉炎 喉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盐酸法舒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法舒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法舒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提高患者恢复率,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盐酸法舒地尔 长春西汀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降纤酶与前列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首先均接受糖尿病教育、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以及糖尿病饮食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前列尔脂微球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降纤酶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足部动脉血流速度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治疗后的结果(42.36±1.29)与对照组(40.03±0.94)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降纤酶相比,前列尔脂微球注射液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更好促进患者足部溃疡的愈合,具有较好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降纤酶 糖尿病足 平滑肌 血液流变学
  • 简介: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有关。《护理技术)的课堂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目的。

  • 标签: 护理技术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四年实施新法复苏,儿科医生提前进产房,儿、产科密切协作抢救946例高危新生儿与未实行新法复苏抢救的563例高危新生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法组复苏成功率为95.2%,其中生后5分钟、10分钟分别为80.9%、14.4%;旧法组复苏成功率为76.9%,其中5分钟、10分钟分别为43.4%、50.1%.新法组仅需A步复苏者851例,B步35例,C步8例.ABC三步为894例,占94.5%.新法组并发症及多器官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1.8%、31.7%.旧法组分别为84.5%、50.1%.两组在复苏成功率、并发症及多器官损伤方面均有极显著差异(X2分别为115.7、74.5、50.3,P均<0.01).新法组窒息病死率为3.92%,旧法组为10.9%,丽组差异显著(X2=4.73,P<0.05).结论:新法复苏抢救新生儿窒息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复苏 抢救 新生儿 窒息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技术对膝外翻畸形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膝外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5例(18膝)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检查记录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及膝关节评分。所有患者均行全膝关节人工置换术治疗,手术均由髌旁内侧入路,选择性松解软组织,模具引导截骨,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当假体安装。术后随访6~24个月,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及膝关节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及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疗效显著,是膝外翻畸形治疗有效途径。

  • 标签: 膝外翻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在急诊面部外伤与手术中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处理方法,使患者面部功能和形态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方法:在急诊面部外伤处理中,应用整形外科学原则和技术治疗面部急诊外伤患者,做好对照与随访。结果: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处理的38例患者伤口及创面均I期愈合,随访未发生瘢痕增生等并发症。结论:在面部外伤的急诊处理中,整形美容外科技术能最大限度修复伤口、恢复面部功能及形态。

  • 标签: 面部外伤 整形 美容 外科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体会。方法:15例ARDS患者予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时行机械通气,适当补液,加强抗感染,营养代谢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支持重要脏器功能等综合治疗。结果:15例ARDS患者中11例病情迅速控制或好转,有效率73.8%(11/15),4例死亡26.7%(4/15)。结论:ARDS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手段,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早采取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ARDS 临床资料 机械通气 抗生素
  • 简介:目的:评估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急性颅脑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4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作16层螺旋CT颅脑扫描,对原始轴位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分析急性颅脑创伤的CT影像表现、计算颅脑创伤病变的数量,分别就原始轴位图像、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原始轴位图像难以显示隐匿性的颅脑创伤病灶,回顾性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数量要多于原始轴位图像,但回顾性薄层重建与多平面重组发现病灶的数量无明显差别。结论:就16层螺旋CT检查急性颅脑创伤而言.回顾性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能够明显提高隐匿性病灶的检出率。

  • 标签: 颅脑创伤 16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BP)对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多器官支持治疗作用。方法:比较本院PICU16例危重患儿实施BP治疗后各器官的功能。结果: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全血白细胞计数、ESR和CRP各项临床常用炎症指标在BP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01);BP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BUN、尿量)、心肌酶谱(ALT、CK、CK-MB、LDH)、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白蛋白)、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OgrFiO2)均明显好转(P〈0.05);BP治疗前后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无明显改变(P〉0.05),但Vt上升,P〈0.05。结论:血液净化技术对小儿MODS不侣有肾代替作用.而且有呼吸、循环、肝、酸碱和电解质内环境的平衡等多器官支持、治疗作用。

  • 标签: 血液净化技术 小儿危重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器官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胃壁固定技术,再扩大胃造瘘口,置入更大直径胃造瘘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选择有PEG指征的60例患者,先行胃壁固定术,根据扩大胃造瘘口的术式随机分为A、B、C三组,采用胃造瘘套件穿刺针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A组,采用5mm的trocar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B组,采用10mm的trocar作造瘘口穿刺20例设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胃造瘘操作时间、患者术前1d与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14天的营养指标。结果A组及B组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C组术后出现造瘘口渗漏及造瘘口周围炎1例;三组实验操作时间比较,A组操作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实验组术后第1天营养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第14天营养指标均有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胃壁固定术,可以根据患者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胃造瘘管经腹壁直接置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经胃造瘘管输注营养物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A组更安全、操作时间更短,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胃壁固定术 内镜 胃造瘘术 胃造瘘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技术对于膝关节骨创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4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骨创伤治疗的134例患者,将所有膝关节骨创伤患者随机划分为关节镜微创治疗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显著高于对照组76.1%,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关节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临床效果理想,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治疗中应将该技术作为治疗该症的常规方法。

  • 标签: 关节镜微创技术 膝关节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通气、止血、包扎、固定与搬运等五项急救技术在危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以实施全面规范培训五项急救技术前后的408例和624例院前急救的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事故现场抢救情况及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从接到呼救电话到抵达事故现场所用的反应时间分别为(11.0±0.9)min、(10.4±1.3)min,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4.9&5.0,P〈0.05),实验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4&2.45,P〈0.05)。结论:全面规范培训通气、止血、包扎、固定与搬运等五项急救技术可提高危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好转率,减少死亡率。

  • 标签: 通气 止血 包扎 固定与搬运 严重创伤 院前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