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癌D3治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右半结肠癌D3治术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各40例,对患者及术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平均手术时间为190.3±17.86分钟,略长于B160.9±20.39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治术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 标签: 右半结肠癌 D3根治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CUMS大鼠抑郁模型,研究尼美舒利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1区和CA35-HT1A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尼美舒利(3、6和12mg·kg-1)和氟西汀(3mg·kg-1)在造模完成后灌胃给药,每天次,连续21d。结果与正常相比,模型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降低(P<0.01),静止不动时间较正常增加(P<0.01)。模型大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进入总次数和开臂次数及停留时间百分率均较正常减少(P<0.01),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丢失和核固缩明显增多,海马CA1区、CA35-HT1A表达强度低,阳性颗粒数目少且着色浅淡。

  • 标签: 尼美舒利 抑郁 免疫组化 海马
  • 简介: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往往造成致命损伤,近年我科抢救了3例电击伤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1岁,在单位进行电路维修时不慎触电,倒地不省人事、呼吸停止10分钟,于1998年12月11日送我院。在场工人作胸外按压无效。体查: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双瞳孔散大,直径7毫米,对光反射消失。左拇指、左胫

  • 标签: 电击伤 呼吸停止 胸外按压 肾上腺素 瞳孔散大 纳洛酮
  • 简介:非那即盐酸异丙嗪,是H1受体阻断药,具有抗组胺与中枢安定作用,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过敏反应,在我院以往临床治疗工作,未见有不良反应.我科有1例因肌注非那而发生急性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抢救成功,现将救护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非那根 临床治疗工作 过敏性休克 阻断药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海洛因是吗啡二乙酰衍生物,在体内迅速水解为单乙酰吗啡和吗啡,其效价与成瘾性均为吗啡23倍.吗啡对般人致死剂量是300mg[1],海洛因水溶性比吗啡更大,吸收更快,并且也有脂溶性,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进入机体其他任何角落.吸收过量会引起呼吸高度抑制,甚至呼吸停止.

  • 标签: 中毒者急救 例海洛因 失败中毒者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年龄AMI患者在性别、患病率、症状、梗死范围、冠脉造影等方面的异同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AMI不同年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病年龄上60岁以下青壮年仅占27.2%,老年人占72.8%;症状方面青壮年人中79.6%有典型胸痛症状.远高于老年人中50.2%.老年人多部位AMI占34.6%,明显高于青壮年人10.2%;二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I以男性为主,青壮年AMI多有典型胸痛症状,而老年人以多部位AMI所占比例较多,50~79岁年龄段是AMI发病高危人群,定期体检有助于AMI早期预防和治疗.

  • 标签: 不同年龄 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脊柱创伤切开减压椎弓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在我院接受治疗74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每组37例患者。对照患者采取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采取减压椎弓内固定治疗,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椎体前后缘压缩高度、伤椎Cobbs角、椎管占位几率明显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脊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治疗,采取切开减压椎弓内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急性脊柱创伤 减压椎弓根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型颈椎病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在我院治疗45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29例治愈,13例好转,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临床症状(颈肩痛、上肢麻木、腱反射、感觉)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颈椎病;神经型颈椎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疑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继发性刺激压迫邻近组织引起系列症状和体征。由于该病发病机理各不相同,所以其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神经型颈椎病是由于单或者双脊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引起与脊神经分布区相感觉、运动、反射障碍,是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1。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按摩、牵引、神经组织、星状神经节阻滞等。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在我院治疗45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在我院治疗45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0.23±7.73)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3.15±2.33)年;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患者13例,症患者22例,重症患者10例;C3-C4逐渐盘突出者10例,C4-C5突出16例,C5-C6突出13例。C6-C7突出6例。1.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学会制定颈椎病诊断标准患者均伴有典型神经型颈椎病症状,颈项僵痛,上肢麻醉,并伴有单或者双肢体放射性疼痛麻木;X线片、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颈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以及椎关节法神骨质增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所得效果,评价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价值。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期收治住院治疗神经型颈椎病患者,总计80例。患者均知晓奔驰实验研究目的,且签署同意书。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参照,实验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参照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干预后所得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经统计学软件检测,P<0.05。结论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住院期间在行常规治疗同时加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能够提高总体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临床路径 常规护理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FSH(卵泡刺激素)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卵巢癌细胞患者临床资料4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培养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与3AO细胞),随机分为FSH与对照每组均为21例。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10U/L、30U/L、70U/L、150U/L等不同浓度以及FSH不同处理时间10h、20h、48h、70hSKOV3细胞与3AO细胞增殖情况;采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SKOV3细胞、3AO细胞侵袭能力。结果FSH与对照SKOV3细胞与3AO细胞增殖在不同时间处理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与对照SKOV3细胞与3AO细胞侵袭能力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H可能是通过PI3K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调节卵巢癌SKOV3细胞、3AO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实现对卵巢癌细胞促增殖和侵袭作用.

  • 标签: PI3K Akt NF-&kappa B FSH SKOV3细胞 3AO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miR-7-1启动子核心序列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根据5’端缺失实验原理,设计引物,PCR法分别扩增含不同长度启动子序列和相同miR-7-1成熟体序列产物;纯化、经KPNI和XHOI双酶切后将它们分别亚克隆入pGL3.0-Basic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三个构建成功pGL3.0-miR-7载体(分别命名为p-1189-miR-7,p-1731-miR-7,p-2192-miR-7)体外瞬时转染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用Real-timePCR检测各组miR-7成熟体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变化;最后,利用TRANSFAC数据库预测结合miR-7-1启动子核心序列潜在转录因子。结果酶切和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p-1189-miR-7、p-1731-miR-7、p-2192-miR-7三个miR-7-1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与表达载体p-1189-miR-7、p-1731-miR-7转染相比,表达载体p-2192-miR-7瞬时转染4T1细胞后可有效表达miR-7成熟体,并显著抑制4T1细胞体外生长(p<0.05),提示miR-7启动子序列-1593位点到-2024位点为核心序列;最后,预测结果显示NK2-同源盒-5(NK2-Homebox-5,NKX2-5)和肝细胞核因子4(hepatocytenuclearfactor4homeobox,HNF-4)可能是结合该核心序列转录因子。结论成功构建了p-1189-miR-7,p-1731-miR-7,p-2192-miR-7三个miR-7-1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并筛选到miR-7-1启动子核心序列(-1593位点到-2024位点),为后续深入研究miR-7-1在乳腺癌发生作用及机制提供了前期实验基础。

  • 标签: miR-7-1 启动子 真核表达 4T1细胞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女,80岁.因反复头晕3年,心悸气促1年,加重1周于2001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既往有阿-斯综合征病史.入院诊断:高血压病Ⅲ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快速型心房纤颤,心功能Ⅳ级.入院第二天21时35分,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随即呼吸停止,心电图呈室颤.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术、人工呼吸;同时施行纤支镜辅助气管插管术,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电击除颤以及急救药物治疗.患者经过施行连续1小时50分钟心肺复苏术及反复进行电击除颤16次、先后共给予肾上腺素针16mg、阿托品针1mg、2%利多卡因针10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250ml等药静注后,最终在23时25分恢复连续窦性心律.并冰帽降温,甘露醇及速尿交替脱水,及使用激素等药防治脑水肿;并及时使用相应药物控制血压、心律失常、防止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患者于次日凌晨0时10分恢复自主呼吸,5时10分神志转清.

  • 标签: 例报告 停复苏 复苏小时
  • 简介:目的:尝试建立中间型综合征logistic回归模型,以便较为客观地预测中间型综合征(IMS)早期发生.方法:连续观察2000年4月~2009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三院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36例,按成组设计分为IMS27例与非IMS109例.观察指标为入院24h内农药种类,服用剂量,复能剂量,洗胃次数,血糖,血钾,胆碱脂酶(AchE),红细胞,肝功白蛋白,年龄,是否出现烟碱样症状,呼吸骤停,阿托品化及导泻.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建立预测模型为:[LnR/(1-R)]=-1.844+2.196烟碱样症状-0.053胆碱酯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值为0.469,表明模型拟合较好.结论:烟碱样症状和AchE作为IMS个主要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后可应用于IMS早期预测.

  • 标签: 中间期肌无力 型综合 logistic回归模型 PESTICIDE POISONING Logistic
  • 简介: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IMS)是发生于胆碱能危象高峰之后和诱发神经毒性之前综合征,多发生于急性中毒后25天.临床以肌无力为最突出表现.涉及部位以屈肌、肢体近端肌、颅脑神经Ⅲ~Ⅶ和Ⅹ所支配肌肉,严重者累及呼吸肌.现将我科自1997年7月~2002年4月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126例,而诊断为IMS者10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中毒中间 中间综合征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复发未控病例进行颈清扫术疗效,探讨颈清扫术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因颈部淋巴结复发未控行颈清扫术并成功随访24例临床资料,其中行扩大颈清扫术4例,行根治性颈清扫术12例,行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7例,行区域性颈清扫术1例。按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包括放化疗)和淋巴结有无外侵3个方面进行分组,了解其生存率有无差异。结果:本组135生存率分别为为80%、57%、36%。其预后因素与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无关,与淋巴结有无外侵因素有关。结论: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未控可采用颈清扫术治疗,不同术式有其相应适应证,对有淋巴结外侵及切缘阳性病人可加用外放射治疗。

  • 标签: 鼻咽癌 颈部复发/未控 颈清扫术 预后
  • 简介:目的:总结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神经阴茎离断再植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神经阴茎离断再植术7临床资料。结果:6例阴茎离断再植术成功,1例失败。成功6例术后个月能勃起,术后年左右阴茎感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术前处理好断端,术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神经,术后抗凝等处理能提高阴茎再植成功率及效果。

  • 标签: 阴茎离断 再植术 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白介素-5(IL-5)和尿白三烯E4(LTE4)水平变化.探讨IL-5和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作用。方法:住院确诊为MP感染患儿为MP感染(29例),同期在门诊作正常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30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儿童血清IL-5和尿LTEA浓度。结果:IP感染尿LTE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MP感染血清IL-5水平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MP感染患儿血清IL-5水平和尿LTFA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cysLTs在MP感染发病机制定作用,IL-5可能不是MP感染发病机制重要因素。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白介素-5 白三烯E4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6岁,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既往有青霉素、先锋霉素及乳制品过敏史.麻醉前检查:BP13/8kPa,P97次/分,R24次/分.般情况好,皮肤粘膜无异常,除心前区杂音外无异常体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高电压,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时间等结果正常.

  • 标签: 例报告 肝素过敏 过敏例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43岁,因“车祸致胸部外伤伴呼吸困难2小时”于2011年1月26日12:30急诊入住我院ICU。入院时查体:神志模糊,体温不升,P117次/分,R32次/分,BP75/45mmHg,颈静脉怒张.心音低钝,可闻及心包摩擦音。胸部CT示心包积液。入院时诊断:(1)胸部闭合伤:心脏挫裂伤,心包积液;(2)心源性休克。即行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抗休克等处理,并于16:20送手术室行急诊手术。

  • 标签: 急诊手术 心脏损伤 麻醉 心包积液 颈静脉怒张 心包摩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