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3D锥CT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降低病人辐射剂量作用。方法 行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患者41例,分为,对照在原X线机上采用传统技术完成手术,实验在新引入X线机上采用改良3D锥CT技术完成手术。记录人口统计学、介入前成像和手术数据,包括患者总、透视和减影剂量-面积乘积(DAP),卵巢和子宫器官剂量,并评估整个手术血管造影质量。结果 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术前子宫肌瘤和子宫体积无显著差异。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实验显著降低了卵巢(42 vs.118 mGy;P<0.001)和子宫(40 vs.118 m Gy,P<0.001)平均器官剂量以及总DAP(102 vs.438Gy.cm ;P<0.001)。结论 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应用3D锥CT可降低病人总 DAP值,以及卵巢和子宫器官剂量,同时保持了最佳成像质量和疗效。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3D锥束CT,辐射剂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用于检测B7-H3基因,以评价肿瘤患者预后转归。方法收集临床病理阳性样本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然后根据B7-H3基因序列设计LAMP引物并优化反应条件。用LAMP方法检测收集临床样本,计算阳性率,并比较LAMP和荧光定量PCR统计学差异。结果建立LAMP体系特异性和灵敏性良好。通过对临床样本检测,B7-H3阳性样本LAMP检测结果和荧光定量P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MP对B7-H3基因检测具有较好特异性,操作简便,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血竭粉在23期压力性损伤疮面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在本院骨伤科住院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且除外符合排除标准23期压力性损伤患者70例通过分层与随机分组为对照与实验探讨血竭粉临床效果。采用种不同方法治疗护理,对照运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在此基础上运用血竭粉末外用治疗及护理。比较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3周后,对照患者总有效率77.14%(27/35)观察患者总有效率100%(35/35)。且观察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血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膀胱癌MiR-29b-3p靶向调节COL1A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Oncomine数据库对COL1A1在膀胱癌组织与正常组织、表浅性膀胱癌组织与浸润性膀胱癌组织表达进行差异分析;并使用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COL1A1与患者总体生存期关系;TCGAportal数据库分析高表达与低表达COL1A1患者之间生存曲线,了解预后情况,同时分析COL1A1基因表达水平与膀胱癌分期、膀胱癌分级相关性。数据库预测microRNA并通过OncomiR数据库分析microRNA表达水平及与膀胱癌患者临床数据相关性。结果 COL1A1在膀胱癌中高表达,随着分级及分期增加,COL1A1表达量递增;生存分析显示,COL1A1高表达膀胱癌患者预后不佳,生存时间缩短;通过数据库预测COL1A1上游miRNA MiR-29b-3P证据最强;生存分析显示,MiR-29b-3P高表达膀胱癌患者预后更佳,生存时间延长。结论 COL1A1在膀胱癌组织呈高表达,其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MiR-29b-3P高表达患者预后更佳,生信分析表明膀胱癌MiR-29b-3p靶向调节COL1A1表达抑制膀胱癌进展,为进步实验验证奠定研究基础,可能作为膀胱癌治疗靶点潜力。

  • 标签: COL1A1 MiR-29b-3p 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异常应用FT3、FT4、TSH、TT3、TT4(以下称5项)联合检测价值。方法:选择18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分为2,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0例,纳入研究1,另外9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纳入研究2,同期选择90例健康体检人群,纳入对照。均实施5项联合检测。结果:研究1FT3、FT4、TT3、TT4均更高,TSH更低,对比研究2,对比对照,均P<0.05;研究2FT3、FT4、TT3、TT4均更低,TSH更高,对比对照得出P<0.05。应用5项联合检测准确度,是96.66%(174/180)。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应用5项联合检测价值较高。

  • 标签: FT3 FT4 TSH TT3 TT4联合检测 甲状腺功能异常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管充填是管治疗技术最后步骤,通过利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封闭从根管口到根尖狭窄部整个管系统,实现杜绝管内再感染目的。经过机械预备和化学清理管,虽已去除了绝大多数感染物质,但其内可能仍残留着极微量病原刺激物,也可能还有口腔渗漏进入微生物,加之由根尖孔返流组织液炎症渗出物可在这个复杂空腔内提供恒温恒湿富营养环境,病原微生物可再度大量繁殖,作为新感染源侵犯根尖周组织。所以,必须选用惰性、生物相容性良好甚至有促进新骨形成功能生物活性材料对管系统空腔进行三维严密填塞封闭,杜绝再感染,这是管充填目标,也是管治疗最终目的。需要引起临床医师广泛注意是,完成管充填并不代表管治疗结束。管充填后,对患牙冠部缺损进行及时、合理、优质修复不容忽视,以避免冠方渗漏引起管系统再感染,避免牙齿折裂,保证管治疗长久疗效。在临床操作管充填质量除受技术影响,还受管解剖形态复杂性、管预备质量及充填材料等因素影响。本文围绕管充填材料和技术进行阐述,并对根尖孔开敞特殊情形如何进行根尖封闭进行讨论。

  • 标签: 根管治疗 冠方封闭 根管填充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同时测定金丝皇菊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有量方法。方法采用Waterssunfire-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B),梯度洗脱(0~11min,10%→18%A;11~30min,18%A→20%A;30~40min,20%A→40%A;40~40.1min,40%A→10%A;40.1~45min,10%A),检测波长327nm(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48nm(木犀草苷)流速1.0mL·min-1,柱温35℃。结果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分别在4.34~52.04μg·mL-1、8.82~105.79μg·mL-1、5.91~70.87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25%、97.94%、97.82%;RSD分别为2.00%、0.95%、1.12%。结论实验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金丝皇菊3个有效成分测定,为金丝皇菊药用价值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金丝皇菊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绿原酸 木犀草苷 3 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含量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像基本步骤,其步骤可分为图像采集与分割、特征提取与选择、模型建立与测试三个组成部分;并从肺结节大小评价、良恶性辨别、侵袭性评价三个方面对影像学在肺结节临床应用技术展开了综述和讨论,通过分析和总结,对自身知识有了更系统掌握和深化,同时也能为肺结节诊断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影像组学 肺结节 诊断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对于接受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而言,使用次性管与多次临床效果,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次研究实验选取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管治疗患有急性牙髓炎患者,共选100例,将患者均分为,其中将次性管治疗应用于研究患者治疗过程,而对照患者则使用多次管治疗,对比数据差异。结果:在治疗后研究患者咀嚼效率以及咬合力均比对照更高,SBI水平以及GI水平比对照更低(p<0.05);研究患者使用治疗方式更加有效(p<0.05)。结论:对于接受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次性管治疗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根管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试图将人源 A群轮状病毒( HRV) VP7和 VP4基因片段串联克隆到表面表达载体 pLA上,构建出重组质粒 pLA-VP7-VP4-LTB,并将其电转化到乳酸菌,制备出表达融合蛋白 pLA-VP7-VP4-LTB重组干酪乳杆菌,并证明其具有良好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相关技术、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流式细胞术、间接 ELISA试验等。结论 成功制备出能表达融合蛋白重组乳酸菌 pLA-VP7-VP4-LTB/L.casei,并证明该重组菌既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局部免疫,为进步筛选制备适用于口服轮状病毒基因工程乳酸菌疫苗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 标签: 轮状病毒 VP7蛋白 VP4蛋白 干酪乳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