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寻找解决产后乳的有效手段。方法将产后乳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及对照组,实验1组采用发酵面外敷,实验2组采用皮硝外敷,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热敷),观察24h内乳消退情况及乳汁排出量。结果实验1组有效率75%,实验2组有效率93%,对照组有效率20%。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P〈0.01,2个实验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乳汁排出量,实验1组为(46.5±13.5)ml/次,实验2组为(50.7±11.4)ml/次,对照组为(19.0±5.0)ml/次2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发酵面外敷疗法和皮硝外敷疗法对产后排乳不畅所致乳有明显疗效,皮硝更优。

  • 标签: 产后 乳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敷法对缓解生理性乳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28例生理性乳妇女,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乳房按摩+低频治疗,实验组实施乳房按摩+低频治疗+冷敷。比较两组坚持母乳喂养人数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13人坚持母乳喂养,满意度99.6%,对照组11人坚持母乳喂养,满意度98.5%。结论:生理性乳妇女实施乳房按摩+低频治疗+冷敷效果确切,可提高坚持母乳喂养比例和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冷敷法 生理性乳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散外敷治疗癌性腹部胀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肿瘤科收纳的50例癌性腹部胀痛患者以随机对照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组25例。对照组行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行传统药物加消散外敷。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VS对照组(96.00%VS64.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VS对照组(0.00%VS24.00%,P<0.05)。结论:癌性腹部胀痛患者应用消散外敷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癌性腹部胀痛 消胀散外敷
  • 简介:【摘要】职业性腰背痛( OBLP)在护理人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年轻化,很多护士无法胜任某些护理工作,而调离临床一线。创伤骨科重症因手术多,卧床患者多,护士工作量大等原因,患 OBLP的风险也大。笔者综述了创伤骨科重症护士患 OBLP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以降低创伤骨科重症护士 OBLP的发生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骨科 职业性腰背痛 影响因素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职业性腰背痛(OBLP)在护理人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年轻化,很多护士无法胜任某些护理工作,而调离临床一线。创伤骨科重症因手术多,卧床患者多,护士工作量大等原因,患OBLP的风险也大。笔者综述了创伤骨科重症护士患OBLP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以降低创伤骨科重症护士OBLP的发生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骨科 职业性腰背痛 影响因素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房按摩联合乳腺理疗对预防产妇生理性乳的作用。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产妇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实施乳房按摩,观察组48例增加乳腺理疗,观察两组生理性乳发生情况、泌乳情况及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生理性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乳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房按摩联合乳腺理疗可有效减少产妇生理性乳的发生,可促进泌乳,减轻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乳房按摩 乳腺理疗 生理性乳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腰背冷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隔姜火龙灸配合寒痹汤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腰背冷痛患者作为样本来进行此次研究,选取例数为76例,将这76例患者按照单双号分发法的分组原则做分组处理后形成两个组别,其中常规组患者行寒痹汤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隔姜火龙灸配合寒痹汤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腰背冷痛患者来说,应对其实施隔姜火龙灸配合寒痹汤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隔姜火龙灸 寒痹汤 治疗 腰背冷痛 76例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对单纯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进行治疗单纯腰椎管狭窄患者共8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参照组40例患者,术后指导患者自行锻炼。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身体机能和情绪状态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在进行锻炼干预后研究组的身体机能和情绪状态分值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腰背肌锻炼对腰背肌功能及下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作用,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对单纯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术后的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干预很有必要,值得在脊柱科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 单纯腰椎管狭窄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腰背肌锻炼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9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压疮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无压疮发生,对照组发生压疮6例(其中Ⅰ期4例,Ⅱ期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背肌锻炼对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压疮的发生效果显著,方法简便、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股骨颈骨折 压疮 腰背肌锻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科室92例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对比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康复效果:实验组总有效为45例,约为97.83%,对照组总有效为39例,约为84.78%,差异明显(P<0.05);腰椎功能:干预前,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措施中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背肌功能锻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中骨质疏松疼痛护理的作用。方法:74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以电脑生成随机数法均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协同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测定量表(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骨质疏松疼痛护理干预,可减轻其疼痛,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疼痛护理 疼痛程度 老年 骨质疏松性腰背痛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其对患者腰背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106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选自我院,2021.5-2022.5作为纳入病例的时间范围,通过1:1的方式分成两组,名称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研究组(行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病例数量为53例,两组进行比较的内容为腰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相较于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的VAS评分均降低,而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VAS评分降低幅度更大,P均<0.05。结论: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腰背疼痛,值得在临床中对此护理模式进行推广。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中腰背肌功能锻炼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择86例作为本研究样本,纳入时间介于2021年4月-2022年4月间,根据抽签法分作2组,其中参照组43例患者运用常规康复护理,研讨组43例患者则在康复护理工作中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干预方式,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讨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5.35%高于参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5.35%,P值<0.05时,比较具统计学差异。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中腰背肌功能锻炼的应用价值值得关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腰背肌功能,临床效果较优。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护理 腰背肌功能锻炼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科乳产妇中采用芒硝外敷乳房联合六步奶结疏通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对脊柱胸腰段脊柱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2022年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早期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脊柱功能和步行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功能和运动功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 脊柱胸腰段骨折 术后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体操联合消贴穴位贴敷对子宫脱垂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行子宫脱垂术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体操联合消贴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胃肠功能恢复及康复情况。结果联合组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术后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最大阴道内压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康复体操联合消贴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子宫脱垂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康复。

  • 标签: 子宫脱垂 康复体操 消胀贴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护士易患腰背痛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方法对泉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护龄1年以上的17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4.27%的护士有腰背痛史,近半年内的发病率为59.65%;年龄为(24.65±2.81)岁;易患腰背痛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护龄、社会心理因素、工作性质、组织管理因素等。结论护士易患职业性腰背痛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防治腰背痛关键在于护士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初级预防、早期干预及合理的组织管理。

  • 标签: 腰背痛 护士 相关因素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术后早期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1.1-2022.1.31期间脊柱胸腰段骨折病例55例,随机数字表下分为2组,A组27例,常规护理;B组28例常规护理+早期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比较疗效。结果:护理3个月后,最大腰椎屈曲角度、直腿抬高角度以B组更高,ODI以B组更低(P

  • 标签: 早期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 脊柱骨折 胸腰段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消贴穴位贴敷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11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6)。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安慰剂贴敷,观察组予常规护理和消贴穴位贴敷,1次/d,共4d。观察2组患者干预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干预前后胃泌素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3.26±5.54)h、首次排便时间(41.85±8.08)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变化,胃泌素水平从术前24h至术后0h有降低趋势,从术后0h至术后24h有升高趋势(F=140.784,P〈0.001);干预后观察组胃泌素水平(166.25±16.36)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贴穴位贴敷法能有效促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促进排便、排气时间提前。

  • 标签: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 消胀贴 穴位贴敷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枸橼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观察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1月期间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 76例,均运用枸橼抗凝用药,分析透析前后血电解质、酸碱度、肾功能与凝血功能的情况。结果:在血钠、血氯、总钙、游离钙与 pH值上,透析前以及透析 2h、 4h的有关指数上,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血钾指数上,透析 2h、 4h的有关指数与透析前没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 SCr、 BUN上,透析前显著高于透析 2h、 4h,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 ACT等指数上,透析前与透析 2h、 4h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枸橼在血液透析中运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血液透析的效果,整体透析安全性提升,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 ]枸橼酸 血液透析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