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枸橼酸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浅析枸橼酸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李明莉 彭慧 周小颖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透室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枸橼酸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观察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76例,均运用枸橼酸抗凝用药,分析透析前后血电解质、酸碱度、肾功能与凝血功能的情况。结果:在血钠、血氯、总钙、游离钙与pH值上,透析前以及透析2h、4h的有关指数上,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钾指数上,透析2h、4h的有关指数与透析前没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r、BUN上,透析前显著高于透析2h、4h,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CT等指数上,透析前与透析2h、4h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在血液透析中运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血液透析的效果,整体透析安全性提升,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枸橼酸;血液透析;应用

血液透析治疗中需要辅助运用抗凝剂来确保体外循环功能正常。一般情况下,多运用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然而应用在高危出血患者,相关抗凝剂的效果相对不足。而运用枸橼酸抗凝的药物作用在体外循环中较为明显[1]。具体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观察该用药的安全性与效果。本文回顾观察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76例,分析枸橼酸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后的血电解质、酸碱度、肾功能与凝血功能的情况,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基本资料

回顾观察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76例,均运用枸橼酸抗凝用药,患者男45例 ,女31例;年龄从41岁至65岁,平均(54.29±4.15)岁;所有患者存在高危出血风险,不适合运用常规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做抗凝处理。所有患者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签署同意书。

方法

运用双腔中心静脉置管,而后通过X线确保导管尖端在右心房、上腔静脉、右心房交界等区域。运用5000 U低分子肝素钙通过该导管输入,透析中不运用抗凝剂补充,依据导管封管容积情况将封管液输入到管腔内做封管处理。将5%肝素钠与4%枸橼酸做封管液的运用。

1.3 评估观察

分析透析前后血电解质、酸碱度、肾功能与凝血功能的情况。包括血钾、血钠、血氯、总钙、游离钙与pH值,SCr、BUN、ACT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治疗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血电解质与酸碱度指标情况

如表1所示,在血钠、血氯、总钙、游离钙与pH值上,透析前以及透析2h、4h的有关指数上,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钾指数上,透析2h、4h的有关指数与透析前没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患者血电解质与酸碱度指标情况(x±s)

分组

血钠(mmol/L)

血氯(mmol/L)

总钙(mmol/L)

游离钙(mmol/L)

pH值

血钾(mmol/L)

透析前

138.5±10.9

101.6±8.5

2.25±0.89

1.06±0.25

7.45±0.95

6.0±1.2

透析2h

141.6±9.7

100.5±5.7

2.13±0.25

0.94±0.31

7.27±0.80

4.8±0.9

透析4h

142.6±8.6

99.2±6.4

2.28±0.90

1.20±0.22

7.31±0.56

4.4±0.7

注:两组对比,p<0.05

2.2 患者SCr、BUN、ACT等指数情况

如表2所示,在SCr、BUN上,透析前显著高于透析2h、4h,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CT等指数上,透析前与透析2h、4h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患者SCr、BUN、ACT等指数情况(x±s)

分组

SCr(μmol/L)

BUN(mmol/L)

ACT

透析前

676.4±241.5

25.73±10.84

126.54±9.42

透析2h

458.0±163.2*

8.65±2.49*

128.45±14.26

透析4h

364.9±136.9*

7.59±4.15*

129.85±15.51

注:两组对比,*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中,由于血液离开人体在透析设备的各管道与设备中,由此会容易形成血栓,血液凝固情况较为常见[2]。因此,在血液透析中需要辅助抗凝剂来改善这种血液凝固的状况。在抗凝剂使用中,一般情况多运用普通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但是对于特殊的高风险出现患者,需要在评估情况后做好抗凝剂的优选。肝素容易导致肝素有关的血小板减少、出血与骨质疏松情况。如果采用低分子肝素,也会有对应的使用效果不足[2]。枸橼酸属于新型抗凝剂,可以加入到组织三羧酸循环中,在络合作用的影响来达到减少血清钙离子浓度,同时切断钙离子在机体凝血中的影响[3]。该抗凝剂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整体的用药安全性更高,由此在临床开始逐步推广。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操作,需要做好各项指标的观察,做好合理用药把控。在实际运用中,将低分子肝素与枸橼酸做联合用药来发挥抗凝作用,可以发挥两种药物的各自优势,提升体外循环方面的抗凝作用。这种状况下可以降低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剂量,提升用药安全性,同时借助枸橼酸的作用来降低高危出血的风险,整体的用药安全性显著提升。在使用上,枸橼酸的浓度决定了其使用成本,一般高浓度成本患者难以有效接受,一般采用低浓度用药可以更好的提升临床推广的顺畅性。同时高浓度需要更多的辅助用药,由此控制高浓度使用后的药物副作用。而采用低分子肝素与枸橼酸的联合使用,可以互相约束各种药物的副作用,同时提升抗凝功效,减少出血风险。本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枸橼酸抗凝用药的安全性较好,整体的抗凝作用明显,但是不会加大治疗风险,整体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枸橼酸在血液透析中运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血液透析的效果,整体透析安全性提升,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奎,杨定平.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风险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8,18(1):17-20

[2] 刘焕皓,覃英镨,伍桂雄等.含钙透析液联合枸橼酸与无钙透析液联合枸橼酸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对比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8):926-928.

[3] 杨松涛,赵娜,胡军等.应用普通含钙透析液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17,16(7):474-47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