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移动护士工作站,能够保证护理工作规范化,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维护医院形象。对此,本文首先对移动护士工作站进行介绍,然后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开发应用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 标签: 移动护士工作站 临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出一套适用于不同类型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工具,并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史,同时进行跌倒坠床事件发生情况的数据收集。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估模型,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验证。结果:1. 风险因素分析:本研究发现,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用药情况等因素与跌倒坠床风险密切相关。2. 评估工具的有效性:通过统计分析,验证了评估工具的有效性,其预测准确率达到了预期水平。3. 评估工具的可靠性:评估工具的内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系数在 0.7 以上,表明其具有较高的信度。结论:本研究成功开发并验证了一种有效的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工具,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提前预防和干预跌倒坠床事件,降低患者的风险。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评估工具,提高其适用性和准确性。

  • 标签: 老年患者 跌倒 坠床
  • 简介:摘要:工作投入是指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的情绪与完满的认知状态,是个体工作潜能的发挥及工作效果优化的重要评价指标。护士工作投入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病人照护质量。然而,工作压力越大的护士,工作投入水平越低。护理工作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体,临床一线护士在工作中感受到的工作压力越大,越容易产生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情绪,易出现抑郁状态,同时会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如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等。目前,护士工作幸福感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护理管理者的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丰富护士工作幸福感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对护士工作投入、工作压力及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提升护士工作幸福感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护士工作压力 工作投入 工作幸福感 关系 研究
  • 简介:随着各类导管在临床上广泛引用,导管固定方式已引起护理人员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导管固定方式别针橡皮筋固定法,简称别针法,存在诸多缺陷。近年来有不少临床护理人员对导管固定方式进行改进,如截流夹固定法和票夹固定法等,但这些改良固定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探讨更好的导管固定方式,以满足临床导管固定的需要,使导管得到更安全、

  • 标签: Y型导管安全固定夹 开发研究 应用
  • 简介:分析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因素、护士特征、心理授权、工作意义。提出了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建议,并进一步指出拓展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应用研究和选用合适、高效量表进行评估是护士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护士 工作满意度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工作环境对临床护士工作沉浸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从工作环境层面更好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士更好地沉浸到护理工作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和护士工作沉浸问卷对6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工作环境总均分为(3.04±0.35)分,工作沉浸总均分为(4.04±0.53)分.医院等级、夜班频次、高质量护理服务基础、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方式、护士参与医院事务是临床护士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良好工作环境的创造,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沉浸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工作环境 工作沉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工作分步护理流程对护理工作的意义。方法:研究纳入100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定研究期起-止范围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组后经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每组50例),分别应用分步护理(观察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实践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门诊挂号等待时间、检查等待时间、缴费等待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行分步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提升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门诊就诊效率,提升患者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门诊护理工作 分步护理流程 护理工作
  • 简介:工作类型、职务和职称、医院级别与要求等方面,对影响护士工作压力因素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护士 工作压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养老护理员工作进行系统分析,为岗位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3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47名护理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社区养老护理员一般资料及工作的4个方面、15个指标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年龄组调查对象的评分差异。结果:工作分析因素总体得分37.17±4.50分;得分最高的因素为工作时间特殊性,得分最低的因素为最低学历要求;不同年龄组有最低学历要求等3项指标评分有差异。结论:应从吸引年轻和外省护理员从业、明确入职要求、加强实践培训、认可工作强度、改善工作条件、强化思维意识、传承沟通经验等方面采取措施,稳定和提升社区养老护理员队伍。

  • 标签: 社区养老服务 护理员 工作分析
  • 简介:摘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聚焦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两大方面。在工作条件方面,我们分析了工作负荷、工作环境设施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在人际关系方面,研究了团队协作、患者关系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作用,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实用建议。通过深度剖析这两方面,我们得出结论:护士工作满意度受到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的共同影响。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需要综合考虑减轻工作负荷、改善工作环境设施,同时促进团队协作、改善患者关系。医疗机构应制定全面的改善计划,以创造更有利于护士工作的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最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护理工作环境,护士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人际关系
  • 简介:工作疲溃感的概念、发展过程、测量工具及护士工作疲溃感的影响因素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期引起相关部门对护士工作疲溃感的重视,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信息与方向。

  • 标签: 护士 工作疲溃感 测量工具 干预
  • 简介:工作疲溃感(joburnout)又被称为职业倦怠感心身耗竭综合征、工作倦怠、枯竭等,是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他认为工作疲溃感是工作强度过高、无视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状态。国际劳工组织(1994)指出:“世界正在变成紧张的世界”。而过度紧张会使个体出现疲乏、焦虑、压抑、工作能力下降、甚至身心衰竭现象等就是工作疲溃感。

  • 标签: 工作疲溃感 心身耗竭综合征 护士 临床心理学家 国际劳工组织 过度紧张
  • 简介:摘要:本文围绕重症护理工作环境的重要性、不足和改善措施进行探讨。首先,重症护理工作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护理质量,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然而,目前重症护理工作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设备不足、医护人员压力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加强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患者及家属的参与和沟通,以及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督和评估等。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共同打造一个更加优质、安全、温馨的重症护理工作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让患者能够尽快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享受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 标签: 重症护理 工作环境 改善措施
  • 简介:介绍了护理工作量的内涵、测量意义及国内外对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相关研究,提出应结合临床实际护理工作量探讨一种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为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 标签: 护理工作量 测量 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护士主要的工作应激源及应激反应特点,为减轻社区护士应激反应、维护社区护士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用社区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袁,对济宁市中区160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按不同社区护龄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社区护龄护士工作应激源及应激反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士工作应激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激反应随社区护龄增加而减小,社区护龄1~2年社区护士应激反应最大。

  • 标签: 社区护士 应激 社区护龄 社区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核心自我评价和工作绩效现状,并探讨二者的关系,为稳定护理队伍,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对某综合医院188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的核心自我评价得分(36.65±5.39)分,工作绩效总分(162.24±5.20)分,其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绩效总分呈正相关(r=0.635,P〈0.05),不同学历、工作年限的护士工作绩效总分和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称的护士工作绩效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的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绩效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核心自我评价越高,工作绩效越高,且学历、工作年限是护士核心自我评价及工作绩效的相关因素。

  • 标签: 护士 工作绩效 核心自我评价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专科护士的工作体验,为今后专科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浙江省内符合纳入标准的10名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专科护士的临床工作体验可归纳为3大主题:经验感受方面,职业认同方面,发展困难方面。结论专科护士的发展促进了护理行业的整体提升,获得医护及病患的认可,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同时,目前专科护理的发展亦需要相关方面的重视以及制度支持,为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从而促进专科护理的长远发展。

  • 标签: 专科护士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  摘要: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为医院提供各种无菌的器材等物品,它是医院唯一的无菌物品供应中心,同事也是预防医院发生感染的关键科室。本文通过论述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护理安全意识以及护理制度落实等方面细节,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细节管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 细节管理
  • 简介:  摘要: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为医院提供各种无菌的器材等物品,它是医院唯一的无菌物品供应中心,同事也是预防医院发生感染的关键科室。本文通过论述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护理安全意识以及护理制度落实等方面细节,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细节管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 细节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倦怠与身心健康、工作满足感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eh工作倦怠量表、心身症状量表、工作满足感量表对24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护士情绪疲惫与个人成就感呈中度倦怠、去人格化呈低度倦怠,身心健康水平、工作满足感呈中度水平。(2)护士情绪疲惫、去人格化与身心健康呈正相关(r=0.459,r=0.180,P〈0.01),与工作满足感呈负相关(r=-0.284,r=-0.208,P〈0.01),个人成就感与工作满足感呈正相关(r=0.303,P〈0.01),与身心健康无显著相关性。(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情绪疲惫是身心健康的主要预测因子、个人成就感与情绪疲惫是工作满足感的主要预测因子。结论护士工作倦怠影响身心健康与工作满足感。

  • 标签: 工作倦怠 身心健康 工作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