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循证护理在中低流量鼻导管湿与非湿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方法:研究目标抽取我院各科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收住院进行中低流量鼻导管氧疗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研究组各63例,基于循证护理模式上分别为两组采取吸氧湿、吸氧非湿策略,探讨相应策略效果。结果:分析两组不适症状发生率,指标对比差异不强烈(P>0.05);分析两组吸氧护理操作时间,研究组用时更短(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按分钟通气量计算的湿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130例容量控制模式的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前30例患者按分钟通气量分成A(6~8L/min)、B(8~10L/min)两组进行湿液滴注速度的计算;然后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按照计算的速度进行湿液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湿液滴注。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在1h、2h、3h3个时间点湿液水平线与湿罐基线间的距离,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痰液黏稠度,用行×列卡方检验比较气道湿效果。结果A组湿液滴注速度为(27.4±1.54)mL/h,B组湿液滴注速度为(30.7±1.73)ml/h。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湿液滴注速度下1h、2h、3h时,湿罐内湿液水平线与湿罐基线间距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条件下,分钟通气量为6~8L/min时,湿液滴注速度设为27~28mL/h,分钟通气量为8~10L/min时,湿液滴注速度设为29~31mL/h。按分钟通气量计算出的湿液滴注速度可改善容量控制模式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效果。

  • 标签: 湿化液滴注速度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效果
  • 简介: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保护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维持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促进正常的纤毛运动,清除吸入气体中的尘埃颗粒、微生物、有害物质及呼吸道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肺部感染的生理屏障作用。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放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不仅用于机械通气,也用于气道分泌物的引流。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 支气管黏膜 支气管上皮细胞 呼吸道分泌物 上呼吸道 生理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湿与未湿对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过程中氧气湿度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持续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12h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湿组和未湿组各80例,观察比较2组湿瓶内的氧气湿度变化,同时监测室内湿度,观察湿与未湿对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过程中氧气湿度的影响。结果2组湿瓶内的氧气湿度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无需常规湿

  • 标签: 湿化 未湿化 吸氧 湿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不同湿方式在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重症气管切开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观察组40例(微量泵湿)和对照组40例(气道间歇性湿),比较两组的湿化作用。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传统的湿方法和微量泵气道内滴灌湿方法,对重症气管切开病人进行气道湿护理,结果表明:微量泵的气道内滴灌湿护理具有明显的护理作用,能较好地减轻病人的病情,有利于病人的健康,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不同湿化方式 重症气管切开患者 气道湿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湿法对ICU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气道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2013年1月-2014年10月脱离呼吸机之后仍有气管插管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婉寨组辅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主动湿法;对照组患者实施人工鼻湿法。对比两组患者人工气道湿的临床效果和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湿法对ICU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气道湿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命体征。

  • 标签: 主动湿化法 脱离呼吸机 人工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人工气道湿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60例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患者列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观察组30例研究者实施人工气道湿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行常规基本护理。利用统计学方法从痰液黏稠、 呼吸道感染、 形成痰伽、 气道损伤 、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分析,并判定护理效果。结果 从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可看,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情况少,且与参照组组间对比明显,P<0.05 显现本次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人工气道湿护理干预应用到临床中可以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3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行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有助于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并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加湿湿,过滤积累水作用消失,容易发生与之相关的各种并发症。气道湿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一个主要措施,文中对人工气道湿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湿方法、湿度、湿液的选择等等。

  • 标签: 人工气道 湿化 护理
  • 简介:人工气道是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正常时鼻腔呼吸道黏膜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当人工气道建立时,吸人气体的湿和加温功能由气管、支气管黏膜来完成,若气道湿不足可导致气道内黏膜假复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的破坏和扁平,气管、支气管黏膜细胞变性、脱落、黏膜溃疡、

  • 标签: 气道湿化方法 人工气道建立 支气管黏膜 呼吸道黏膜 吸入气体 柱状上皮
  • 简介:摘要: 为加强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气道管理,从气道湿方法、湿液的选择、湿效果的评价等方面总结了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的护理现状,并介绍了气管切开术患者气道湿的重要性。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手术主要是保障患者呼吸通畅而准备的,其主要是切开颈段气管,通过放置的金属套管或硅胶套管来解除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调和呼吸道分泌物堵塞的情况。并且随着呼吸机的发明,也使气管切开手术广泛的应用在各个科室的急救中。人体正常呼吸气体需要通过口鼻以及呼吸道的处理,将外界气体进行一系列的温度控制、加湿以及灭菌的操作。但是一旦实施了气管切开手术,气体将直接进入肺部,不仅仅在温度和湿度上会对肺部器官造成一系列的刺激反应还会携带一定的细菌。所以在对气管切开手术患者的气道要实施湿以及灭菌的操作。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护理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气管切开是辅助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及呼吸支架功能障碍等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可增加800m/d,尤其在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呼吸道水分丧失量增加,容易形成痰痂,进而造成肺部感染,所以加强气道湿,促进排痰是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于呼吸微弱,丧失咳嗽能力的患者尤为重要。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院对107例气管切开患者加强气道湿,促进排痰,有效防止痰痂形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后 湿化护理 高原地区 慢性呼吸衰竭 气管切开患者 危重患者
  • 简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吸氧是一项常规护理操作,而湿瓶的消毒与清洁乃是预防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湿瓶长期使用后会在其内壁产生一层碱性水垢,不易清除。我们通常用去污粉或用毛刷刷洗,很难完全清除其内壁的水垢,尤其靠近瓶颈处除垢难度更大,且会留下划痕。2006年1月18日,我们采用绿洁清除湿瓶内壁的水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湿化瓶 消毒 除垢 临床护理工作 护理操作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重症患者进行人工气道湿护理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法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各组纳入患者40例,除抢救治疗外,给予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参照组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40例患者采取人工气道湿护理模式,后续收集两组的数据进一步对比分析并作为此次研究价值体现的判定标准。结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且可实施性能较高,考察各项指标评分均显优,较另一组(P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重症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高流量温湿氧疗对人工气道湿效果的评价。方法:以我院2019.1~2020.12内收治的7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持续喷射式雾化吸氧)和试验组(35例,持续高流量温湿氧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气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痰痂形成、气道粘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结果:对照组患者气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在人工气道湿中选择持续高流量温湿氧疗,可有效降低气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取得理想气道湿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