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适应产科医疗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降低产妇切口及新生儿感染率,自2004年12月我院启用洁净产房共10间,其中10000级9问,房间内局部为100级,隔离产房1间(即负压产房),设有刷洗器械间,打包间.随着洁净产房的使用,对产房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洁净产房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医院及产房工作人员关心的问题.就洁净产房的管理及使用方法作以下探讨.

  • 标签: 产房/组织和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对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手术室人员流动性大、口罩配戴不规范、手术间电动门开启频繁方面进行分析,从洁净手术室布局、空气管理、手术器械管理、加强洗手管理提出了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环节控制对策。加强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控制,可降低手术室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感染 管理控制
  • 简介: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检查、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创口愈合和健康,也是引起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洁净手术室的设备已成为各国医院现代化的标志。我院于2006年1月新建成洁净手术室,5月正式启用,现将洁净手术室的建立与管理报道如下。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建立 管理
  • 简介:目的加强洁净手术室手术人员管理的工作。方法采取设专职收发更衣、鞋柜钥匙人员,严格控制进出手术室人员,手术室人员严格执行手术室规则,减少手术室人员进出手术间及流动,加强手术室人员培训及其无菌操作技术、外出的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结果减少了手术室内的感染和交叉感染,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控制在0.2%以下。结论要使洁净手术事发挥预期的效果,必须投入管理力量。加强手术人员管理,否则即使设施先进,也未必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手术室/组织和管理 人员管理 医院
  • 简介: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在1μm~15μm者占多数,少数可在50μm~300μm[1],是肉眼不可见、易动性的非代谢性的有害粒子.这些看不见的微粒进入人体引起的反应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粒超标可直接导致病人在半小时内死亡.2003年,一项对1例曾进行40L液体输注的病人的研究发现。

  • 标签: 静脉用药 洁净级别 微粒污染 配液质量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口腔洁净护理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及愈合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2月内收诊的56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且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口腔护理,研究组,给予口腔洁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护理后Spiegel评分及B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口腔洁净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加快愈合进程,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口腔洁净护理 颌面外科手术 术后感染风险 愈合进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口腔洁净护理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及愈合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1月 --2019年 2月内收诊的 56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且按照 1: 1比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口腔护理,研究组,给予口腔洁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研究组护理后 Spiegel评分及 B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③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口腔洁净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加快愈合进程,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口腔洁净护理 颌面外科手术 术后感染风险 愈合进程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护理体检中客户满意与忠诚的关系。通过对护理体检服务的分析,介绍了客户满意和忠诚在护理体检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客户满意与忠诚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护理体检服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客户满意和忠诚可以增强护理体检服务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标签: 护理体检 客户满意度 忠诚度 竞争优势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手术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I、Ⅱ、Ⅲ级洁净手术室开展的352台手术为研究对象,在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手术切皮时、手术40min及术毕)监测洁净手术室的沉降菌、浮游菌和尘埃粒子数。并收集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的室内活动人数、开门次数与术前系统自净时间等情况。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法分析上述因素对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的影响。

  • 标签: 洁净手术室 空气质量 细菌污染 logistic 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层流洁净手术室干预的管理措施立项,探析精细化管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应用效果。方法:基于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为期限,基于其中2020年10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进行分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前收录100例手术室器械为干预前,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收录的100例手术室器械为干预后,对比管理质量、管理效率以及手术室清洁质量等内容。结果:干预前手术室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器械管理合格率等数据较之干预后同项数据,数据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及环境质量的相关检测数据与干预后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及环境质量的相关检测数据存在显著的组间数据差异,软件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实施中,精细化护理措施的临床实施能够更好优化手术室状态,严格要求手术室医疗器械的医疗质量,更好的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层流洁净 手术室管理 应用经验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新模式对眼科住院患者疾病认知和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2019年8月—2021年1月收治的眼科住院患者200例,将患者使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健康教育新模式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对疾病知晓评分、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在入院时,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中、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9.00%,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2,P<0.05)。结论通过对眼科住院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新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进而改善患者的配合度,提升科室对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眼科疾病 认知度 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主导分娩疼痛管理对分娩结局及疼痛控制满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妇4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产妇的人数为23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采用助产士主导分娩疼痛管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疼痛控制满意。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产妇的疼痛控制满意、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采用助产士主导分娩疼痛管理,可以显著提升产妇对疼痛控制工作的满意。并使产妇的分娩结局出现大幅度的改善,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助产士主导分娩疼痛管理 分娩结局 疼痛控制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实施以助产士为的分娩疼痛管理对其分娩结局、疼痛控制满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接收的82例产妇随机分成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疼痛管理,而研究组则实施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疼痛管理,观察两组疼痛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的阴道分娩率(P<0.05);研究组疼痛控制总满意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的总满意率(P<0.05)。结论:针对临分娩的产妇,采取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疼痛管理,可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率及疼痛控制效果。

  • 标签: 助产士 分娩疼痛管理 分娩结局 疼痛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对改善体检者依从、提高护理满意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6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细节护理,对比两组体检者的依从和护理满意。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体检者的依从性较高,获得护理满意较高(P<0. 05)。结论:在体检中心的护理工作中,运用细节护理,可使得体检者较好的配合完成体检工作,使得体检者获得较好的体检体验,提高了体检中心的工作效率,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

  • 标签: 细节护理 体检 依从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检测是否能顺利进行受肺功能检测中清晰、详细的操作规范的影响,操作规范可以减少操作失误和误诊的可能性。操作规范在患者教育和参与方面作为教育工具可降低患者焦虑感、增加对医疗团队的信任并鼓励患者参与决策。规范的操作可以准确解释检测结果,促进有效的医患沟通,从而提高患者满意。规范操作在信任方面作为专业标准传递医疗团队的专业性,减少患者的不确定性,增加患者的信任。规范操作还能够促进良好沟通和关怀建立信任关系,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为长期医患信任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 标签: 肺功能检测 操作规范 患者满意度 信任度 影响
  • 简介:总结条形码追溯系统在手供一体化洁净手术室器械中的应用体会。在手术室器械的分类、包装、灭菌、无菌包的发放及储存、临床使用、回收和清洗等5个环节,建立了条形码追溯系统,确保消毒灭菌包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了工作质量。

  • 标签: 手术器械 清洁 灭菌 条形码追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疗认知及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研究2021年7月-2022年6月完成,观察对象80例,均为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一组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一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治疗认知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认知,提升疾病控制效果,作用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慢性病 治疗认知度 疾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术后咽喉不适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甲状腺术后护理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排序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护理效果、术后不同时间咽喉不适评分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甲状腺术后,反回病房时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24h、48h、72h咽喉不适评分两组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比参照组效果更佳,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术后咽喉不适患者采用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干预,护理满意较高,缓解术后咽喉出现不适症状,值得借鉴。 

  • 标签: 前馈控制 康复护理 甲状腺手术 咽喉不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理论在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对护理满意的提高。方法:研究2019年3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将常规护理模式应用在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控制中,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之上应用PDCA循环理论,观察和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结果:实验组病房管理评分(97.86±2.35)分、专科护理评分(98.69±1.04)分、护理操作技能评分(96.89±2.32)分相比对照组的要更高,且实验组护理满意(97.73%)相比对照组的(84.09%)要高,P

  • 标签: 医院护理质量控制 PDCA循环理论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