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应用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57例外科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状况评估,并对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环境、社会支持状况、诊疗及患者的内外向、情绪稳定性等诸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科患者的焦虑、抑郁与其年龄、文化程度无明显相关;而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环境、诊疗因素及情绪稳定性显著相关;性格内外向因素与抑郁明显相关,而与焦虑程度无明显相关.提示对外科患者住院期间产生的焦虑及抑郁,应分析其原因,并针对不同原因,采取各项个性化护理措施.

  • 标签: 外科患者 焦虑 抑郁 原因分析
  • 简介: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1]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PSD不但增加脑卒中患者的住院天数和病死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等各方面的恢复[1-2],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PSD已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就PSD的临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患者 脑卒中后抑郁症 护理进展 抑郁症 PSD 临床医护人员
  • 简介:近年来,恶性肿瘤(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但恶性肿瘤患者在患病后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是影响患者健康的重要因素。一旦患了癌症,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他们比其他患者面临着更为错综的人际关系和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本文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概念、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焦虑 抑郁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妇科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现状。方法 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成都某三甲妇女儿童医院住院部的妇科肿瘤患者,共纳入研究对象705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妇科肿瘤患者焦虑发生率为23.3%,抑郁发生率为15.3%。结论 部分妇科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临床工作者应重视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综合护理,改善心理状况,配合疾病的治疗,提升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妇科肿瘤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伴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两组展开试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于护理前后采用HAMD测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并对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帕金森抑郁症 抑郁症状 影响
  • 简介:抑郁性神经症,简称抑郁症,是以持续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发病率约为5%~10%,占神经症患者总数的10%~20%.

  • 标签: 癌症 抑郁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共情护理对抑郁患者抑郁及睡眠的改善效果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自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取的70例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结果 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要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分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共情护理 抑郁症 睡眠质量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门诊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门诊收治的抑郁患者8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与实验组(40例,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SDS抑郁评分、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SDS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可知,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抑郁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其抑郁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老年抑郁患者抑郁及睡眠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抑郁患者进行研究,以数据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共情护理,对比两组老年患者抑郁与睡眠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后的SDS、PSQI评分数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对老年抑郁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况,同时还能缓解睡眠障碍。

  • 标签: 共情护理 老年抑郁症患者 睡眠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抑郁患者实施共情护理有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2020年8月至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抑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HAMD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共情护理 抑郁症 抑郁情绪 生活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2例抑郁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46/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SDS分数更低,生活质量分数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抑郁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抑郁情绪的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抑郁自评景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自行设计问卷,对452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现况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实际有效测评438例患者,发现抑郁者226例,占5l6%,其中轻度抑郁占32.0%,中度抑郁占13.0%,重度抑郁障碍者占6.6%;本组患者手术前SDS为(37.59±8.74)分,与全国常模SDS(33.46±8.55,n=13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表明,自费医疗(OR=2.17)、担心预后不良(OR=1.88)、担心诊疗水平(OR=1.64)、认为医护态度不好(0R=1.28)是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而社会支持利用度多(OR=0.54)是患者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骨科患者抑郁情绪比较严重,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躯体疾病康复。

  • 标签: 骨科患者 抑郁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认知护理干预对改善耳鸣患者焦虑,抑郁。方法 抽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耳鸣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认知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干预 耳鸣 焦虑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了对于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64例存在轻度抑郁和中度抑郁的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心理组(n=32)和常规组(n=32)。常规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心理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心理组患者在治疗一个月后的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心理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力、精神状态、躯体疼痛这五个维度的分数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存在抑郁情绪的冠心病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心理干预,这样才能减轻患者的负担,让患者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心病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共情护理对抑郁患者抑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2019年11月开始,至2021年1月为止,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患者86例成为本次研究的入组成员,将其通过抽签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了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共43例,以及使用共情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共43例,对比两组患者抑郁情绪变化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水平没有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使用共情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患者抑郁情绪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到了新的阶梯,应该讲这种方法投入到临床实际使用中并进行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 抑郁症 抑郁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女性抑郁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对其抑郁情绪和负性认知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为研究时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60例我院接收女性抑郁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将采用集束化护理患者纳入试验组,将采用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试验组患者抑郁情绪、负性认知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认知障碍评分、迟缓评分、绝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女性抑郁症 集束化护理 抑郁情绪 负性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