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护理教育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基础,通过护理教育传递专业理念、制定课程培养计划,以达到培养优质护理人才的目标。护理目标的实现又取决于专业的设置。专业设置合理与否,关系到每个学生是否能够学有所长,是否能够符合行业一线的需求,社会经济可否取得发展[1]。我院自2015年与台湾长庚科技大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办学关系,

  • 标签: 护理教育 专科护理 课程设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双极凝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0例颈椎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双极凝组)和对照组(单极凝组)各35例,分别采用双极凝镊和单极凝器头进行手术操作,比较手术时闯、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和切口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累计出血量和切口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颈椎手术中,双极凝与单极凝相比,应用双极凝缩短了手术时间、止血效果确切、对周围组织损伤更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双极电凝镊 单极电凝 颈椎手术
  • 简介: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凝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凝暂时不用时,都是把它放在手术野周围或放在不锈钢的方型盒子内。这种放置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凝放置不牢靠,有直接从手术台上掉落的危险;(2)容易跟手术器械混杂在一起,增加器械护士传递器械出错的机会,以致延长手术时间;(3)手术医生或器械护士容易误按及凝摁键,对医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4)凝刀头直接与不锈钢的方型盒子接触发生碰撞,损害刀头,且不锈钢的方型盒子消毒灭菌占用空间大。

  • 标签: 电凝 保护套 器械护士 消毒灭菌 手术器械 手术野
  • 简介:目的探讨刺激小脑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2组,50例接受电刺激小脑治疗(治疗组),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病后第4天进行刺激小脑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2组治疗10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变化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01),并发症明显减少,治疗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7.52d,对照组为29.46d。结论刺激小脑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

  • 标签: 电刺激小脑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按摩联合低频刺激在乳汁涩少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40例气血虚弱型乳汁涩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如卧床休息、适当增加摄入液体、改善饮食营养等。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并结合低频刺激治疗。穴位按摩采用针对乳腺相关穴位来回推拿的方式进行,每次持续10分钟,每天进行两次,疗程为连续4周。低频刺激使用频率为20Hz,脉冲宽度为1ms,每次治疗持续30分钟,每周3次,疗程为连续4周。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4周内,乳汁分泌量平均增加了30ml,乳房胀痛和不适感程度得分分别降低了2.5分和3分,母乳喂养成功率从60%提高到85%。对照组治疗后的4周内,乳汁分泌量平均增加了15ml,乳房胀痛和不适感程度得分分别降低了1分和1.5分,母乳喂养成功率从55%提高到70%。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按摩联合低频刺激对乳汁涩少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缓解乳汁涩少的症状,增加乳汁分泌量,改善乳房不适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穴位按摩 低频电刺激 乳汁涩少
  • 简介:植入式循环心记录仪是一种高诊断率且寿命长的皮下无电极心律监测仪,具有监测和记录两种基本功能,可提供连续14个月以上的监测。2005年2月5日,本院心内科收住1例“晕厥待查”患者,于2月7日给患者安装植入式循环心记录仪,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心律失常 植入式循环心电记录仪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护理无抽搐休克患者时,应用优质护理,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76例(2019年9月~2020年8月期间),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38例)应用常规护理,B组(38例)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B组依从率(97.37%)优于A组(84.21%),P<0.05;A组满意率(78.95%)低于B组(94.74%),P<0.05。 结论 在护理无抽搐休克患者时,应用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治疗态度,满足护理需求,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胃息肉患者临床中采用无痛胃镜下高频切术治疗后的整体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0例胃息肉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至2020 年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为常规组(内镜下切术n=40)和实验组(无痛胃镜下切术n=40),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半年复查复发率分别为5.00%(2/40)和7.50%(3/40),常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半年复查复发率分别为20.00%(8/40)和25.00%(10/4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痛胃镜下高频切术的治疗对胃息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半年复查复发率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无痛胃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息肉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痛眩晕患者在接受脑仿生刺激治疗仪治疗期间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施护前VAS头痛评分2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VAS头痛评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99.60%、对照组88.80%,P<0.05。结论:对头痛眩晕患者在其接受脑仿生刺激仪治疗期间通过运用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病痛,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 护理干预 头痛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切结肠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到我科接受电凝切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10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53例)与实验组(53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统计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组间对比SDS以及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上述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电凝切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负面情绪,并提升生活质量,有利于康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肠息肉 围术期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切结肠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期间到我科接受电凝切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 10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 53例)与实验组( 53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统计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组间对比 SDS以及 SAS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干预后,实验组上述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 P< 0.05);实验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 P< 0.05)。结论:对接受电凝切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负面情绪,并提升生活质量,有利于康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肠息肉 围术期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息肉内镜下高频切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2021年2月-9月本科接诊结肠息肉病人60名,都接受内镜下高频切治疗。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从并发症上看,试验组3.33%,和对照组20.0%相比更低(P<0.05)。从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上看,试验组分别是(1.59±0.24)d、(1.56±0.27)d,和对照组(2.64±0.79)d、(2.41±0.58)d相比更短(P<0.05)。结论:结肠息肉内镜下高频切治疗用综合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病情恢复更为迅速。

  • 标签: 结肠息肉 护理 高频电凝电切 配合
  • 简介:电极片是医院为了检测心方面专用的医疗用具,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目前常用的心电极片直接将心电极片粘贴在人体皮肤上,长时间使用会造成使用者皮肤不适、出现过敏现象、严重者甚至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且揭除心电极贴片时使用者会有疼痛现象。为此,笔者对心电极片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电极片 过敏现象 铜扣 导电胶 临床应用 打孔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妇科手术后ERAS中应用经皮神经刺激的成效。方法:选入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需进行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进行实验,以随机数字分组形式分成:比对组、试验组,35例比对组:常规的加速康复管理,35例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经皮神经刺激。比较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检测值、首次排气时间检测值、离床活动检测值、住院天数检测值,满意率。结果:术后2-8小时,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无差异(p>0.05);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试验组疼痛情况均低于比对组(p

  • 标签: 经皮神经电刺激 妇科手术 ERA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前列腺切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从2021年2月到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前列腺切术患者纳入研究工作,使用数字随机分方法进行分组,分为2组,均有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研究组则接受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干预。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33.50±5.45)min,卧床时间为(7.35±2.00)h,住院时间为(8.50±1.85)d,留置尿管天数为(4.20±0.25)d,持续膀胱冲洗天数为(3.40±0.30)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前列腺切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路径干预措施的效果显著。

  • 标签: 临床路径 前列腺电切术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高压氧舱内同步脑仿生刺激对脑损伤患者的疗效。 方法: 挑选我院收入的 脑损伤患者( 64 例 )为观察目标,选定时间为 2019 年 05 月 2020 年 05 月。参考“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两组分别为参照组( n=32 例)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 n=32 例)予以 高压氧舱内同步脑仿生刺激。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96.87%大于参照组 75.00%( P < 0.05 )。 结论: 高压氧舱内同步脑 仿生刺激应用在 脑损伤患者中,可以提升其总有效率,是值得推荐的一种干预 手段 。

  • 标签: 高压氧同步舱 脑电仿生电刺激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式腔内心定位在 PICC 置管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 年 03 月-2022 年 12 月本院 50 例 PICC 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 对照组(25 例)以及观察组(25 例),两组患者置管后均进行 X 线定位,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后导管尖端位置。结果:两组患者导管尖端位置均位于胸 6-胸 8

  • 标签: 改良式腔内心电定位 PICC 置管 导管尖端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在宫腔镜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接受宫腔镜切术的90例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常规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意识、专科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书整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 个性化护理 宫腔镜电切术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