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儿科护士患儿家长交流的技巧,实现患儿的交流;增强家长的信任支持,使患儿收到最佳治疗效果。

  • 标签: 儿科护士 患儿家长 交流
  • 简介:护患之间的交流技巧直接影响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笔者发现因护士交流因素导致的投诉占护理投诉的65%,提示广大护理工作者.护患沟通技巧已成为当前护士必须掌握的主要职业技能之一。

  • 标签: 交流技巧 病人满意度 护患关系
  • 简介:介绍荷兰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养老照护体系及护理工作,指出荷兰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由家庭医生、医院和医疗专家构成,医疗卫生体系包括基础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和医院保健,医疗保障体系由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社会支持保险组成,具有完善的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和先进的医疗、养老管理模式。

  • 标签: 卫生健康服务 养老照护 医院管理 医疗保障 荷兰
  • 简介:临床教学是帮助护生将基础知识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为护生提供将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的媒介,并获得进人健康保健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须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随着网络信息系统交流的广泛普及,为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增进护士的沟通和交流,高效利用信息资源,配合我科的护理带教目标,通过构建带教老师护生的网络交流平台,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教学质量 网络信息系统 临床教学质量 基础理论知识 健康保健系统 高质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可视化宣教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外科门诊接收的168例患者,时间均为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可视化宣教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SAS)、疼痛(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可视化宣教护理可减轻其疼痛,改善患者焦虑症状的同时增加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外科门诊 换药 可视化宣教护理 焦虑 疼痛
  • 简介:为了提升广大护理人员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其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运用更有效、系统、开创性的科学方法和管理工具,进一步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持续改善,当代护士杂志社拟定于2016年7月22日至26日在云南·昆明举办“护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全国学术会议。此次会议将邀请台湾及国内著名专家授课,采取“课堂理论讲授与分组讨论”、“案例剖析场景模拟”及“贴近临床实践,专家现场点评互动”等实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让与会学员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快速掌握要领服务于临床。欢迎全国广大护理同仁参加。

  • 标签: 护理学术交流会 护理质量控制 《当代护士》 会议 科学方法 临床实践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到我国定居或发展,故我院对外籍人员开放型门诊应运而生。由于分诊技术水平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面对外籍人士这一特殊就诊团体,对外籍人员开放型门诊进行导诊成为门诊工作的重要环节,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门诊导诊 外籍人员 开放型 外籍人士 改革开放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对外科手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现代医疗实践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然而,在外科手术领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尚属较少。通过分析健康教育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本文旨在为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可行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和建议。

  • 标签: 外科手术 手术病人 健康教育
  • 简介:门诊输液作为门诊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具有环节多,工作量大,治疗时间集中,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复杂多变,新药种类繁多等特点,这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所以,三方合作对提高输液“窗口”的满意度和输液服务质量,降低风险隐患,具有很大价值,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门诊输液 风险防范 合作 管理 门诊工作 治疗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际沟通交流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方法将2006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31名学生作为试验组。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2005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24名学生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将2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试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89.31%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患者交流的主动性,96.95%认为增强了师生的交流合作,93.13%认为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90.08%认为缩短了课堂教学临床的差距。91.60%认为促进了护士角色的转换。结论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适应于医学模式的转蛮及社会发展的需隶.

  • 标签: 教育 护理 院校 卫生职业 人际沟通与交流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影响。通过观察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共计200例手术患者的病例数据,我们发现其中180例患者得到了护理干预,并与未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术后疼痛管理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这些护理干预包括但不限于:定期评估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提供心理支持等。此外,我们还发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接受护理干预组中相对较低。

  • 标签: 护理干预 外科患者 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对外来医疗器械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00件外来医疗器械,随机划分为对照组(100件,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100件,PDCA循环管理模式),最后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外来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各科室使用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中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进一步提高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室 外来医疗器械 PDCA循环管理 消毒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20年2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70例外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针对性。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度评分及预后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外科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外科手术患者48例为例,随机等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4h、12h、24h、36h、72h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综合护理 外科 术后 疼痛
  • 简介:由于喉部梗阻、喉外伤、气管上端阻塞造成通气困难,危及生命时,行气管切开是挽救生命的最佳措施,它能恢复气管以下呼吸道通畅,进行气体交换.由于气管切开是紧急行为,与其它手术相比,它没有术前准备,不能在术前进行生活上、医疗上的配合训练,造成了病人气管切开后形成语言障碍,非常痛苦.我们通过对气管切开术后的病人的护理,就如何帮助病人寻求语言以外的与人沟通的方式,得到一些体会,同行进行交流,以便能更好地为病人解除痛苦.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非语言交流 护理
  • 简介:摘要:手术室护士在医疗团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跨专业沟通团队合作能力直接影响手术的效率和患者的安全。本文旨在探讨手术室护士面临的沟通合作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本文分析了手术室护士在多学科团队中的沟通障碍、团队协作的难点以及患者安全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效的沟通技巧、团队建设活动和持续的教育训练是提高手术室护士跨专业合作的关键。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和技术支持来促进手术室护士的沟通合作。本文强调了建立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团队合作模式的重要性,以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 标签: 跨专业沟通 团队合作 手术室护士 患者安全 多学科团队
  • 简介:摘要:产科疼痛是许多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经历的普遍现象。有效的产科疼痛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轻她们的焦虑和恐惧情绪。然而,产科疼痛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多学科团队合作在产科疼痛管理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多学科团队由医生、护士、助产士、心理学家和物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协同工作,以提供全面的疼痛管理和支持。通过整合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多学科团队合作能够确保孕妇得到最佳的疼痛缓解和情绪支持。因此,多学科团队合作在产科疼痛管理实践中具有极大的潜力和重要性。

  • 标签: 多学科 团队合作 产科 疼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