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温馨交流卡对脑出血术后失语患者的交流效果。方法对21例脑出血微创术后失语患者在使用温馨交流卡前、后的交流效果、合作程度进行评价以及对温馨交流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患者在使用温馨交流卡后交流效果和合作程度方面效果显著,满意度较高。结论温馨交流卡可改善脑出血术后失语患者的交流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开颅术后 失语 交流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病案使用率逐渐升高,大众对病案管理的要求也随着提高,应从病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度、管理流程的标准化、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对外服务制度等进行优化,以更好完善病案管理制度,提高病案的利用率和完善医院病案室的功能性,同时提高病案管理之对外服务质量,以确保病案得以更高效、更广泛、更便利、更安全的使用。

  • 标签: 病案管理 对外服务 操作规范 服务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外科急腹症患者腹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外科急腹症患者,使用实际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各21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外科急腹症 腹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鼓膜贴膜自然愈合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3月,研究对象74例本院收治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实验组(n=37),给予对照组患者自然愈合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鼓膜贴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穿孔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穿孔愈合时间、愈合后平均高频听阈。结果临床治疗效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穿孔愈合情况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穿孔愈合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愈合后平均高频听阈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膜贴膜自然愈合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鼓膜贴膜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鼓膜贴膜 自然愈合 外伤性鼓膜穿孔 高频听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沟通在患者及其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普外科住院的重症手术患者1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沟通方法;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沟通。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预见性沟通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不良护理事件及投诉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患者及其家属实施预见性沟通,能够提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及医疗纠纷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重症患者 预见性沟通 不良护理事件 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的择期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心理护理组)60例,除做普通的术前准备和治疗外,护理人员进行重点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组)60例,只做普通的术前准备和治疗及必要的心理疏导。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病人焦虑、抑郁、疼痛等心理应激反应。结果手术前和手术后试验组的应激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围手术期病人应激反应,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麻醉 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心理干预对外阴白斑患者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外阴白斑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接受综合心理干预,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性生活质量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于外阴白斑患者,开展综合心理干预,能取得满意成效,可提升患者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心理干预 外阴白斑 性生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对外器械清洗灭菌的管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00件外来器械,随机分成两组,对1000例对照组器械实施传统管理方法,对观察组1000例患器械实施规范化管理方法,观察两组器械的消毒灭菌情况。结果观察组器械在灭菌合格率及使用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器械的灭菌效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 清洗灭菌 管理
  • 简介:摘要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是当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而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则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团队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发展的策略。

  • 标签: 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新模式的运作管理。方法自2001-2010年建立市、镇(乡)、村三级医疗网,将区县医院纳入结核病诊疗定点单位,形成定点医院诊断治疗、疾控中心监督管理的新型医防合作新模式,配合定点医院经济补偿、培训和督导、信息系统、宣传教育等措施。统计2001-2010年期间结核病初诊患者就诊情况、涂阳患者检出情况、转诊情况、追踪情况、新涂阳病人发现率、治疗转归情况。结果2001-2010年9月共接待初诊患者8327例,就诊5193例,转诊2892例。门诊共查痰24981片数,涂阳患者1461例;追踪1165例病人,追踪到位943例,追踪到位率80.94%,结防门诊计划完成数为2336例,实际完成数为2834例,完成率为121.3%。新涂阳病人发现297例,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为85.68%。涂阳病人治愈率96.36%,初治涂阴病人完成治疗率98.19%、总体治疗成功率97.26%,丢失率1.67%、失败率0.68%。结论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新模式应将结核病诊疗定点单位转移至县区医院,建立三级医疗网络,同时做好信息系统建设、人才培训、宣传教育、政府领导及支持等配套制度和保障措施,可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的作用,增强结核病防治。

  • 标签: 结核病 医防合作新模式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进入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进行分析,以数字表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n(观察组)/n(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安排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安排预见性护理干预,记录比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情况、肛温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1h的肛温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使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现象明显降低,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低体温 外科 手术中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中选取其中的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9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的45例患者在行外科手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的45例患者在外科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行外科手术后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从术后的疼痛程度来看,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对外科手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这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外科手术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外伤性骨折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骨折整复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骨折愈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P<0.05)。结论外伤性骨折复位后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愈合、改善症状体征,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 标签: 桃红四物汤 外伤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头孢抗菌药物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入院床号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抗菌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头孢抗菌药物联合氨茶碱治疗。比较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头孢抗菌药物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不仅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充分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头孢抗菌药物 氨茶碱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自我效能及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普外科住院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自我效能及手术配合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SEC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配合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提高自我效能与配合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外科手术 焦虑情绪 自我效能 配合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强化护理干预,统计并对不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开展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获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

  • 标签: 强化护理干预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外科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外科抑郁症患者124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进行两组抑郁程度的对比。结果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抑郁情况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针对外科抑郁症患者开展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创伤急救对外科严重创伤急救质量及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选择综合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外科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急救,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亦可随之提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创伤急救 外科严重创伤 急救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中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240包外来器械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20包。对照组行常规管理的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流程管理,比较两组器械包湿包率及提前放行率及器械消毒率及器械损伤率。结果试验组器械包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率及器械损伤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中行流程管理,可显著降低器械包的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率及器械损伤率,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流程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