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旨在对基层医院控制医院感染采取应对策略的效果探讨。方法:选取 2019年 4月至 2019年 12月来我院就医的 400名患者以及我院 4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机械通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或泌尿系插管或手术操作等,所有医护人员均为临床手术科室人员。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220人。对观察组医护人员采用集束化管理措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分析比较两组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知晓率、手卫生依从率及无菌技术操作执行率和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结果:采用集束化管理措施的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知晓率、手卫生依从率及无菌技术操作执行率均比对照组高( p<0.05),且观察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远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基层医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应对策略,能有效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率,确保医疗安全,对保护医护人员及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基层医院 控制医院感染 应对策略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经济的飞速增长,国内的医院也逐渐处在了一个较为强烈的竞争环境中。因此,加强医院本身的市场营销管理,强调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医院在这一环境中迎来更好的发展。

  • 标签: 医院,市场营销,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基层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 2020年 1月到 2020年 3月期间,共收治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 18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上述所有患者采取感染防控措施,统计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率。结果: 18例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中共有两例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确诊率为 11%( 2/18)。结论:基层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应急感染防控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交叉感染概率,提高医院风险防范效率。

  • 标签: 基层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感染防控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医院病案质量监控统计分析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为提升病案管理质量,我院于2020年1月进行了病案质量监控统计分析措施的施行,为验证医院病案质量监控统计分析措施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将我院2020年1月-10月间就诊的55例患者的终末病案设为实验组,2019年1月-10月间就诊的55例患者的终末病案则设为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缺陷病案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共发现17份(30.91%)缺陷病案,对照组则发现6份(10.91%)缺陷病案,组间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后发现存在意义,P<0.05。结论:应用病案质量监控统计分析措施对患者的病案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病案管理质量,有助于缺陷病案发现率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病案管理 病案质量监控统计分析 病案缺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定点综合 医院急诊 科在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的规范化管理,减少医院感染。方法:总结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急诊规范化管理经验,确保急诊工作的正常运作。结果:通过加强规范性管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诊就诊患者 人次,无一例因在我院就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结论:定点综合 医院规范化管理是防止医院感染的关键 ; 科学培训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 严格的督导检查是防止医院感染的保证 。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规范 化 管理 医院感染 定点综合 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医院感染加强控制,进一步对护理工作进行强化,提升管理质量。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控制内科 ICU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选取在我院内科 ICU病房接受治疗的 162例患者,随机均匀分为两组,每组 81例,护理时,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观察组选择可对医院感染加以控制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感染发生几率、满意度对比,观察组( 6.2%)、( 98.85)均优于对照组( 32.1%)、( 85.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 ICU病房患者时选择控制医院感染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ICU病房 护理措施 内科 医院感染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医院护理中全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我院治疗的 126例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全科护理),各 63例。对比两组应用价值。结果 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于医院护理中应用全科护理效果显著,可推荐。

  • 标签: 医院护理 全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医院自助终端机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比对使用自助终端机的人数,找出自助终端机应用过程中需细化和改进之处,提出有效的实施方案,提高自助终端机的使用频率。方法 收集整理 2017年 9月 1日至今,新式自助终端机在门诊开始启用,使用情况分析。 结果 医院从第一批自助终端机上线至今 3个月( 9、 10、 11),平均以月为单位,其中预约 2054.67人次;挂号 3614.67人次;支付 8873.67人次。截止 12月 10日,共计 14周,平均以周为单位,其中预约 498.71人次;挂号 8859.5人次;支付 2262.86人次。结论 合理摆放机器位置,人员培训,指导患者应用以及机器运作相关事宜责任到岗到人,并建立信息反馈群,让自助终端机发挥最大的用途,为更多的就诊患者服务。切实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自助终端机 应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 ICU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 ICU中的住院患者 7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 ICU医院感染总发生率 5.7%低于对照组 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ICU中使用风险管理的医院感染控制作用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ICU 风险管理 医院感染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实施护理垂直管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方法 护理部对护理人员高效调配, 采取激励机制,床位效应最大化管理及医护绩效分开核算等方法,增强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结果 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建设和整体发展,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待遇。结论 实施护理垂直管理,使护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护理工作稳步发展。

  • 标签: 护理垂直管理 实践效果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移动 PDA在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成效评价。方法 :将移动 PDA使用前后 3年的临床护理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移动 PDA在医院临床护理中的成效。结果 :根据统计学结果分析使用移动 PDA前后治疗错误发生率、有效投诉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时间两组数据 P< 0.01有显著意义。

  • 标签: 移动 PDA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发生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医院感染与护理措施的关系。方法严格落实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调查分析该科室 2017—2019年的器械相关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护理人员手卫生、感染患病率等数据。以 2017年数据为定基,分析 2018年和 2019年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患病率和感染例次率均低于 2017年 (均 P< 0.05)。 2019年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感染率低于 2017年 (P< 0.05)。 2019年空气和手卫生效果评分均高于 2017年 (均 P< 0.05)。 2019年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评分、手卫生依从性评分、接触患者前依从性评分、清洁无菌操作前依从性评分、接触患者环境后依从性评分均高于 2017年 (均 P< 0.05)。结论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始终贯穿整个护理工作中,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也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

  • 标签: 新生儿科 医院感染 护理措施 关系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次研究对 医院门诊开展 优质护理服务。 对其实践效果以及成效进行研究 。 方法 : 于 2018 年 11 月到 2019 年 11 月 期间 100 例门诊患儿和 10 名工作人员设为对照组(常规服务)。于 2019 年 4 月到 2020 年 4 月 期间 100 例门诊患儿和 10 名工作人员设为研究组( 优质护理服务 ) 。 以上两组 10 名工作人员均为同一批。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 投诉率 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满足统计学含义 P <0.05 。 结论: 此次研究对 医院门诊开展 优质护理服务, 可有效降低投诉率 。该方法可在 医院门诊 中予以施行推广。

  • 标签: 医院门诊 优质护理服务 实践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透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 2017年 11月~ 2018年 11月我院血透室患者 90例,该组设为对照组,实验组则是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我院全方位风险管理阶段中抽取的血透死患者 9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 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 结果:实 验组和对照组医院感染概率分别为5.56%、 17.78%、 P< 0.05。结论:进行血透护理管理能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几率,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血透 护理管理 控制 医院感染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 2018 年 9 月 -2020 年 5 月的医院接受的各类疾病的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观察 组( n=40 例 ) 和对照组( n=4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干预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以及医院治疗发生感染的概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基础护理和术后护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 干预后,观察组的医院治疗发生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控制医院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感染现象,使用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基础护理与术后护理措施,降低医院治疗发生感染的概率,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医院感染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全部为儿科医院就诊的患者,共 90 例,按照平均的方式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院内感染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率为 6.67% ,低于对照组的 22.22% , P<0.05 。观察组对环境质量、沟通教育、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 24.27±0.04 、 24.51±0.05 、 23.69±0.15 、 23.88±0.14 ,均要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医院感染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优质护理措施 儿科医院感染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集中消毒供应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 3月到 2018年 3月期间,本院采用分散式消毒管理; 2018年 4月到 2019年 4月期间,采用集中消毒供应管理,对比实施前后的医疗器械污染发生率和清洁度。结果:集中消毒供应方式应用前的污染发生率和清洁度分别是 5.5%、 94.5%,该方式使用后的污染发生率和清洁度分别是 1%、 99%,前后进行比较有较大的差异(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集中消毒供应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医院器械消毒的质量,降低器械的污染发生率,很好地保证了消毒灭菌的效果,器械清洁度大大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中消毒供应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 12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 39例,发生率为 31.97%。 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为年龄、侵入性操作、化疗周期、使用抗生素、使用激素、白细胞计数和住院时间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OR=2.276, 3.853, 2.996, 3.539, 2.857, 2.713, 3.245)。结论:急性白血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

  • 标签: 急性 白血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