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内镜(endoscopy)意为经体表插入器械,窥视有关脏器的变化。纤维内镜、电子内镜、超声内镜及胶囊内镜在诊断上的应用是20世纪消化病学上的重大进展,消化内镜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检查手段。

  • 标签: 胃肠道 内径检查 护理分析
  • 简介:由于儿童胃不多见,造成了工作中的不便,从2005年3月起我科用DRE型可控制式儿童吸痰代替儿童胃使用,用于50例儿童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小儿胃管 吸痰管 RE型 可控 儿童患者 临床
  • 简介:弗雷氏气囊导尿以其优良的材质、固定性能好.可避免因滑脱造成重复插管增加感染的机会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使用不当或操作时的疏忽,也可能引起尿道损伤等并发症,将加重病人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增加病人住院时间及费用。

  • 标签: 气囊导尿管 拔管 使用不当 尿道损伤 病人心理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三监测背景下急诊ICU(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对策进行分析。方法:择取我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急诊ICU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三监测)50例及对照组(常规管理)50例,比较实施后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临床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显示,研究组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三管监测 急诊ICU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感染率 临床服务质量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准护理控策略在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入院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所有患者中,筛选出进行肺功能检查且符合此次探究标准的患者100例,将患者的入院序号完全打乱,选择双盲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n=50)和B组(n=50)。给予A组基础的健康教育,B组则实施精准护理控策略。结果:B组受检者总体掌握率高于A组,差异较大P<0.05。B组受检者肺功能检查质量相关指标优于A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应用精准护理控策略,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受检者在接受肺功能检查时的配合度,提升检查质量,因而值得推广。

  • 标签: 精准护理管控策略 肺功能检查 检查配合度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的感染风险分析与预防控制护理。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将前馈控制用于降低神经外科非计划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纳入研究对象74例,均为神经外科患者,于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就医,同时为保障本次研究的顺利进行,根据管道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一组内37例,并分别实施常规管道管理、前馈控制,并统计比较两组的非计划拔发生率。结果:据悉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出现2例、8例非计划拔,发生率分别为5.41%、21.62%,观察组非计划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管道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可显著降低非计划拔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非计划拔管 前馈控制 管道管理
  • 简介:由于传统的保留灌肠与不保留灌肠一样,使用灌肠筒(工或一次性灌肠器)、肛管等,利用重力作用进行灌肠,保留灌肠时使用传统灌肠器存在许多弊端:一是肛管插入深度不够,且肛管的型号与硬度都取决其不易插入或插入时会给病人带来相对较大的痛苦;二是小量保留灌肠灌入量较小,再加上插入相对较深,单靠重力不能便为液充分灌入肠内。现就此将吸痰的巧用介绍如下。

  • 标签: 吸痰管 肛管插入深度 不保留灌肠 一次性灌肠器 重力作用 灌入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尿循证护理对脊髓损伤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的90例脊髓损伤留置导尿患者进行试验,以入院时间将其选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施行传统尿置管护理,研究组施行尿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尿后导尿相关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相比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尿后尿道口出血、肉眼血尿、尿路感染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尿管置管循证护理 脊髓损伤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 简介:PICC导管是指经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或化疗用药等,被认为是安全、经济、创伤小的一种可靠的静脉输液途径,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外周静脉,减少了药物引起的渗漏,同时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着一定的并发症及风险,拔困难是其中之一,现将我科出现的1例经肱静脉PICC置患者拔困难的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肱静脉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拔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留置导尿的目的之一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正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从而了解病情变化,配合治疗;也可以用在昏迷、截瘫或会阴部有伤口的病人,保留导尿以保持会阴部清洁。一次性气囊导尿由于其经济、方便、固定牢固,在尿留置中也倍受青睐。我科在2003~2004年共收治20例需留置尿的患者,其中有3例因气囊内液体无法抽出,以致拔受阻,经采取措施,顺利拔

  • 标签: 导尿管 拔管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使用 5%碳酸氢钠注射液在长期留置空肠营养病人预防堵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长期留置空肠营养病人 60人,随机分为传统组 30人,循证护理组 30人。传统组在鼻饲营养液结束后,用温开水 40mL,脉冲式冲。循证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使用 5%碳酸氢钠注射液 20mL脉冲式冲, 30分钟后用 20mL注射器回抽药液弃去。结果:使用 5%碳酸氢钠注射液 20mL在每天鼻饲后封,可以有效的防止或减少空肠营养堵塞,延长空肠管的使用时间( P<0.05)。

  • 标签: 循证护理 鼻空肠管 堵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使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在长期留置空肠营养病人预防堵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长期留置空肠营养病人60人,随机分为传统组30人,循证护理组30人。传统组在鼻饲营养液结束后,用温开水40mL,脉冲式冲。循证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使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20mL脉冲式冲,30分钟后用20mL注射器回抽药液弃去。结果使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20mL在每天鼻饲后封,可以有效的防止或减少空肠营养堵塞,延长空肠管的使用时间(P<0.05)。

  • 标签: 循证护理 鼻空肠管 堵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胃深度改变对老年患者误吸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鼻胃患者为对象,分组如下:参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饲过程脉冲式冲和正压冲方式的效果。方法:将30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100例。在常规喂养维护下,采用40~42℃温开水30~50ml脉冲式冲方式作为研究组,40~42℃温开水30~50ml,正压冲方式作为对照1组,常温等渗盐水30~50ml,正压冲方式作为对照2组。比较各组喂养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喂养的堵率分别为1%、9%和12%,研究组分别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喂养采用40~42℃温开水脉冲式冲的堵率低于正压冲,更低于常温下的等渗盐水正压冲

  • 标签: 肠内营养 管饲 冲管方式 堵管
  • 简介:摘要:留置胃作为临床常见的诊疗手段,对于患者的营养支持和病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不仅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对非计划性拔的护理防范成为当前护理工作的重点。本文将综述近年来留置胃患者非计划性拔的护理防范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留置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防范
  • 简介:脑外伤、脑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患者昏迷不醒不能进食时,常采用留置鼻胃进行管饲营养和治疗支持,但由于神经系统疾病致患者胃肠功能受累,易出现胃肠蠕动减慢、消化不良和应激性溃疡,从而引起食物返流.这又可致患者误吸,引起吸人性肺炎,加重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且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我科自2003年2月以来,应用英国标准BS6413-1990型江苏无锡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尔凯"牌胃进行管饲,对于减少食物返流,取得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复尔凯”鼻胃管 管饲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PICC置患者带期间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12月我院维护的100例PICC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对比该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结果:B组患者总体治疗依从率为98.00%,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80.00%(P<0.05);同时B组患者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与健康知识水平四个方面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PICC置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其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从而促使其有更高的治疗依从性与更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因此,该护理措施值得在该类患者护理中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PICC置管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胃肠减压非计划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欧维克实施胃肠减压插管治疗患者16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168例治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非计划拔率以及出现的原因。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非计划拔患者8例,非计划拔率为9.52%;对照组护理后出现28例非计划性拔,非计划性拔率为33.33%,两组非计划拔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分析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的情况,实验组有2例由于感觉不适自行拔除,1例无法配合治疗自行拔除,2例睡眠无意识拔除,1例管道脱落,2例牵拉脱出;对照组有8例由于感觉不适自行拔除,5例无法配合治疗自行拔除,3例睡眠无意识拔除,3例管道脱落,2例牵拉脱出,7例胶布固定不牢。结论:为普外科胃肠减压治疗的非计划拔率较高,导致非计划拔的原因多种多样,通过分析,针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非计划拔的几率,保证胃肠减压治疗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普外科 胃肠减压管 非计划拔管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