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癌性淋巴炎在CT上的征象及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肺癌且有癌性淋巴炎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5例肺癌有典型的癌性淋巴炎,1例肺癌和癌性淋巴炎CT表现均不典型。结论典型的癌性淋巴炎CT表现是诊断肺癌的重要征象。

  • 标签: 癌性淋巴管炎 肺癌
  • 简介:例1男,65岁,右上肺鳞癌并上腔静脉综合症、右胸大量胸腔积液于1996年10月收住.查:端坐呼吸,R32次/min,口唇、肢端发绀,颈静脉、胸壁静脉曲张,右第三肋水平以下叩呈浊音、呼吸音消失.胸CT示"右上肺中央型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等量胸腔积液",病检为"中分化鳞癌".入院第二日行右侧第七肋间穿刺置入深静脉导管引流,引流出浅红色胸水,2h引流至1000ml后闭管.

  • 标签: 复张性肺水肿 微创置管引流 上腔静脉综合症 纵隔淋巴结转移 过量 96年10月
  • 简介:ICU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对于抢救创伤性休克、大量失血、大面积烧伤等需快速补液病人,能赢得抢救时机。我ICU科自2006年3月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212例,对危重病人快速输血、输液抢救及中心静脉压监测中,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抢救时机 危重病人 ICU科 中心静脉压监测 静脉输液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置注药并引流治疗干酪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酪型结核性腹膜炎病人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抗结核药物全身化疗;实验组应用腹腔置注药并引流(异烟肼和利福平注射液)+全身化疗。观察两组病人发热、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症状缓解时间;腹腔分房及包裹性积液消退程度;腹部包块及腹腔淋巴结肿大消退程度。结果治疗4周时,病人症状缓解时间、腹腔分房及包裹性积液消退程度和腹部包块及腹腔淋巴结肿大消退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异烟肼和利福平注射液腹腔置注药并引流治疗技术可减轻腹腔粘连包裹,缓解患者症状,减少肠梗阻及结核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发生机会,提高好转率及治愈率。

  • 标签: 结核性腹膜炎 干酪型 腹腔内注药 利福平注射液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腔置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胸腔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全身抗结核和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胸膜腔微创置引流,间断注入尿激酶10万IU,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间断胸腔穿刺抽液。分别观察胸水总量,胸水吸收时间,胸膜肥厚、气胸、胸膜反应、血性胸水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胸水总量、胸水吸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胸膜厚度、气胸、胸膜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性胸水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胸腔置持续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好,能有效增加胸水排出量、缩短胸水吸收时间、减少胸膜肥厚、减少穿刺并发症,血性胸水未见增加。

  • 标签: 结核 胸膜炎 引流术 尿激酶
  • 作者: 向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第10期
  • 机构:四川省苍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苍溪628400
  • 简介: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以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因此,大家又称其为“白色瘟疫”。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虽然近年来疫情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群感染率高,每年的新发病例数仍然较多。以前大多数人认为结核病是“穷病”,生活、生产和工作条件差的群体如农民等是易感人群。但近年来,青壮年人群肺结核发病水平正逐年上升,白领、学生等发病人数增多,尤其是学校人口密度大、生活学习条件有限、学生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抵抗力不强,全国各地中学、大学校园里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从疫情监测情况来看,高中及大学阶段学生发病数较多,尤其是18岁左右年龄组发病占比最高。从报告时间来看,3~4月、8~9月为学生患者报告发病的高峰。

  • 标签: 预防控制;结核病
  • 简介:氧疗是治疗或辅助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方法.用氧者一般是危重,呼吸功能不全和各种大手术后的病人,他们呼吸道抵抗能力低,创伤大,有报导由输氧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82.4%[1].氧气湿化液及输氧装置的污染已得到证实,并引起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护理专家的重视,因此对其减少带菌量,控制医院内感染有许多探讨.

  • 标签: 输氧装置 污染 监测 控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