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内径路颌下腺切除术后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需进行口内径路颌下腺切除术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切除术的疗效。结果30例患者经过术后严密的观察及优质护理,所有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无其它并发症出现。结论对进行了口内径路颌下腺切除术患者的术后进行观察,并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 标签: 颌下腺切除术 口内径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下腔静脉内径与急性心衰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4-2016年在我院急诊科诊断为急性心衰患者,选择同期非心衰患者作为病例对照组。分析两组下腔静脉内径的差异以及下腔静脉内径与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衰组下腔静脉内径平均1.92±0.54cm,对照组1.16±0.23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2)。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与下腔静脉内径呈正相关,β=8.74E-5(t=9.17,p=0.0001),截距为0.937(t=5.427,p=0.0001)。射血分数EF与下腔静脉无明显相关(t=1.224,p=0.223)。结论急性心衰患者下腔静脉内径较对照组高,且与NT-proBNP呈正相关。

  • 标签: 下腔静脉内径 急性心衰 相关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28~40周脐血管(动、静脉)内径变化对胎儿内环境的影响。方法2010年1-12月我院产前检查717例孕妇产前超声观察脐血管数量、内径、分布走向,结合频谱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测定。产后测量胎儿出生体重及Apgar评分、观察脐带螺旋状况。结果正常胎儿各孕周脐血管内径随孕周增长而增加,孕28~40周脐动脉内径(3.35±0.44)~(4.04±0.49)mm,脐静脉内径(7.22±0.65)~(8.39±0.78)mm;正常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随孕周增长而降低,其近胎盘端低于近胎儿端,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巨大儿、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伴宫内窘迫的胎儿脐血管内径与同孕龄组正常胎儿比较存在差异。脐带螺旋扭转程度与胎儿宫内窘迫有关。结论了解正常胎儿的脐血管内径范围及脐动脉血流参数,有助于观察胎儿内环境的变化。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脐脐血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左心房内径及房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确诊收治的8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6w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及左心房内径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房颤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RP、IL-6、TNF-α水平及左房内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房颤复发控制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改善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左心房内径水平,降低房颤复发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瑞舒伐他汀 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TNF-&alph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置术后感染的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置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深静脉置患者中,9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6例为门诊透析病人),感染率为9.47%。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的置后维护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静脉置管 感染 预防 控制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患者静脉置术后感染的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肝癌患者静脉置后的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深静脉置患者中,5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7.69%。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的置后维护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 标签: 肝癌 静脉置管 感染 预防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肿瘤化疗PICC置患者感染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对肿瘤化疗PICC置患者常见感染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强化护士的法制观念和风险意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制定改进有效的感染管理措施,加强感染薄弱环节管理及监控。结果进行风险管理的50肿瘤化疗PICC置患者无一例感染发生。结论应用风险管理增强护士主动护理意识,建立PICC导管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科学有效的尿拔出方法。方法将86例留置尿需要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拔方法,实验组采用先用空针抽出气囊内全部灭菌水,再向其注入0.5ml灭菌水后拔出尿,比较两组患者拔时的不适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拔时不适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抽完起囊内灭菌水后再向内注入0.5ml灭菌水后拔出尿优于直接抽完后拔出尿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 PICC 置中堵的处理方法以及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 40 例 2017 年 4 月 -2018 年 4 月在我院收治的使用 PICC 置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针对两组堵患者给予激活剂进行溶栓,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 + 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负面情绪变化。 结果 治疗前两组 SAS (焦虑)与 SDS (抑郁)评分值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试验组的 SAS (焦虑)与 SDS (抑郁)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 PICC 置患者可给予激活剂进行溶栓,并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低落情绪,缓解患者内心压力。

  • 标签: IPCC 置管 堵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与随机拔的效果。方法实验组238例选择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对照组155例无特殊选择随机地拔除留置导尿。结果实验组中继发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可有效地预防继发性尿潴留。

  • 标签: 尿潴溜 膀胱充盈 留置导尿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带时间与两种封液及方法对PICC导管堵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需置入PICC的30例老年房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15例,应用10u/ML肝素钠+0.25万/支尿激酶封每周2次,周四和周六,余下时间应用10u/ML肝素钠封)、对照组(15例,应用10u/L肝素钠封每日一次)。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ICC留置时间、导管堵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69.24±3.78)d]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长,对照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40.19±3.61)d]P<0.05;实验组患者堵发生率(6%)相比对照组(20%)明显更低,P<0.05。结论:应用10u/ML肝素钠+0.25万/支尿激酶封的效果较10u/ML肝素钠更佳,PICC导管堵现象更少。

  • 标签: 带管时间 封管液 PICC导管 堵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气囊导尿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将41例留置气囊尿后拔困难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回顾性分析。结果留置气囊尿困难的原因是尿质量问题至气囊液无法抽出,尿牵拉变形尿结形成,尿与尿道粘膜粘连等因素。结论对拔困难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强留置气囊尿的护理,避免和减少留置气囊尿困难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留置气囊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不需外固定,不易脱出外阴部易清洁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气囊导尿管有着特殊的结构,如果对其性能和结构了解不清,插管长度不合适或拔时违反操作规程可出现拔困难而造成尿道损伤,现将留置气囊尿出现拔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

  • 标签: 气囊尿管 拔管困难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根技术中预备根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接受牙尖周炎和牙髓炎的患者80名,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使用超声根治疗技术进行相应的根预备工作,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K锉。两组患者均采用侧向加压填充方法对患者的根进行填充。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的成功人数,并对统计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α=0.05。结果治疗组患者成功38例,失败2例,手术成功率为95%;对照组患者成功20例,失败20例,手术成功率50%。结论超声根治疗技术对牙髓炎和牙尖周炎的临床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超声根管牙尖周炎牙髓炎侧向加压
  • 简介:【摘要】目的: 提出解决重症昏迷患者使用常规盲插法胃留置失败对策。方法: 借助可视喉镜屏幕提供的清晰图像,准确定位食管口,确保胃一次置入成功。结果: 通过对10例重症昏迷患者在常规盲插胃失败情况下进行可视喉镜引导胃,置成功率达100%。结论: 可视喉镜引导胃置管法置成功率高,在常规盲插法失败情况下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复可视喉镜引导 胃管置管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鼻氧为支架固定胃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留置胃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胶布粘贴固定胃;观察组50例,采用鼻氧为支架固定胃。比较两组的胃脱出率和皮肤刺激发生率。结果在留置胃的10d内观察组的胃脱出率、皮肤刺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观察组滑脱率、皮肤刺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鼻氧为支架固定胃的方法优于常规方法。

  • 标签: 胃管 固定方法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