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神经内科患者病情重,护理工作任务艰巨,为探索有效的新病区管理模式,2003年起,我院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组长负责,全面促进了病区护理质量的提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组长负责制 病区 内科患者 护理工作 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对健康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护理服务属于一种特殊的具有活动性的商品,因为它的无形性,在质量的保证中较实物商品更为困难。为了让病人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照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并保持其可持续性,我院推行了首接负责这一护理模式,

  • 标签: 负责制 护理服务质量 临床 健康意识 病人满意度 病人感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透析负责管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浙江省舟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58例患者为实验组,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某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确定首次透析负责的内容、制定首次透析负责的流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结果:首次透析负责管理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依从性、舒适度、血压的达标率均高于实施前,患者首次血透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患者满意度、血压的达标率、首次血透综合征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透析负责管理实施后不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而且也有助于透析质量的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首次透析负责制 血液净化中心 临床护理 影响
  • 简介:胸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其手术风险小、创伤少、患者恢复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已成为绝大部分早期肺癌及部分中期肺癌患者根治术的首选治疗方式[1]。随着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时间已明显缩短,经常安排数台手术连续施行,导致腔镜镜头连续反复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腔镜镜头 专人负责制
  • 简介:目的调动护理专业技术骨干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心脏外科ICU设立护理组长岗位,确定其岗位职责,享受相应奖金待遇。结果激发了护理专业技术骨干的工作积极性,护理投诉降低,各项危重护理质量指标得到提高。结论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组长负责,能使ICU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应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心脏外科 ICU 护理组长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实行主讲教师负责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明确主讲教师权利与义务,制定主讲教师遴选、考评以及奖惩制度,探索和完善主讲教师负责的管理措施和运行方式。结果专业课程建设质量明显提高:6年中,主讲课程的总评优秀率达到100%;课程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先后建成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优质双语示范课程,2门军队优质课程,5门校级优秀课程;骨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升:1名主讲教师获得总后勤部育才金奖,2名教师获育才银奖.3名教师获上海市育才奖,2名教师获校特级优秀教师称号,10名教师获校A级优秀教员称号。结论主讲教师负责对调动护生求学积极性。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作用,在促进护理学科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有待改进和完善。

  • 标签: 护理 课程 主讲教师 师资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ICU护理管理运用组长负责分层管理模式,研究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患者,分成各50例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是组长负责分层管理方式。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2.1±6.4),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0.21±5.5),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组长负责分层管理模式开展ICU护理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评分,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 标签: 组长负责制 分层管理 ICU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部区域化负责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时间控制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实验对象为本院接受护理的患者,实验人数为 360例。将 2018年期间就诊的 180例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将 2019年期间就诊的 180例患者定义为实验组。 2018年期间医院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2019年初实施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对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展开分析,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提升幅度较大,( 97.2±0.7)分显著高于( 95.3±1.2)分,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显著( p< 0.05);细致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 97.78%相比 94.44%较高,护理满意度之间差异凸显( p< 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部区域化负责的实施效果较好,其在促进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提升方面作用突出。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常规管理 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 护理质量评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消化内科护理采取组长负责分层管理模式,对于护理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3月~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96例患者以及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排序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组长负责分层管理模式,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医患纠纷、患者投诉以及护理事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消化内科护理采取组长负责分层管理模式,效果显著。

  • 标签: 消化内科护理 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 不良事件发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透析负责管理模式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执行力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12月本院收治的45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将2019年1月—9月治疗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首次透析负责管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达标率、蛋白分解达标率、血压达标率、血清白蛋白达标率、血红蛋白达标率,同时观察实施首次透析负责管理模式前后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尿素清除指数达标率、蛋白分解率达标率、血压达标率、血清白蛋白达标率、血红蛋白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首次透析负责制管理模式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执行力 影响
  • 简介:[目的]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设立护理带班组长岗位,确定其岗位职责,协助护士长进行二级管理。[结果]护理带班组长工作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结论]实施护理带班组长负责,能使SICU护士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应用,落实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带班组长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领导-成员交换质量对护士伦理决策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领导-成员交换测量量表、护士护理伦理决策问卷对48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领导-成员交换质量和伦理决策总分分别为(3.4±0.48)分和(279.28±19.86)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领导-成员交换质量、学历、聘用方式解释护士伦理决策总变异的43.4%,分层回归显示,领导-成员交换质量单独解释总变异的23.3%。结论护士领导-成员交换质量水平有待提高。领导-成员交换质量为护士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领导-成员交换质量 伦理决策 护士
  • 简介:分析共享领导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必要性,提出以共享理念为指导思想,培养和锻炼临床护士独自工作的个人能力;对护士与他人有组织地共同工作这个战略目标获得清晰的理解,实现科室护士高质量的合作,以确保护理质量目标的实现。

  • 标签: 共享领导 护士合作 护理管理
  • 简介:经常接触铅的人:牛奶中的乳糖可促使铅在人体内吸收积蓄,容易引起铅中毒,因此,经常接触铅的人不宜饮用牛奶,可以改饮酸牛奶,因为酸牛奶中乳糖极少,多己变成了乳酸。

  • 标签: 饮用牛奶 不宜 铅中毒 体内吸收 酸牛奶 乳糖
  • 简介:醋,虽然好处多多,但未必对所有人都有保健作用,同时更不能忽视醋的副作用而随意大量食用。

  • 标签: 保健作用 副作用 食用
  • 简介:“造口”是针对直肠、膀胱病变(如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为保住病人生命,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直肠、肛管、膀胱等),然后在病人腹部左侧或右侧开一个人造口,这样的病人在医学上被称为“造口”。目前我国已有“造口”近100万,每年新增“造口”约10万,恢复期由护理人员指导家庭成员和“造口”掌握护理技能,使造口并发症下降40%,因此,做好“造口”出院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造口人” 家庭 护理
  • 简介:目的:营造良性竞争的机制和氛围,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资格认定、理论技术考试、民主测评及双项选择,由护理部聘任.结果:较好地进行了人力资源的开发,竞聘上岗后的护士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积极主动,自觉地成为科室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加之岗位工资的兑现,更有利于护士长在科室开展工作,使科室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良性的竞争运行机制,使优秀护理人才脱颖而出,体现能级对应的原则,从而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 标签: 责任护士 竞聘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程陪伴责任助产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妇62例(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随机分为全程陪伴责任助产的观察组(31例)与常规助产的对照组(31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程时间短,VAS评分低,P<0.05。结论:全程陪伴责任助产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