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科学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我国儿科护理现状分析,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方法,然后对儿科护理质量关键指标进行了筛选和权重分配,并探讨了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策略和建议。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理质量 评价体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构建一个适用于肾内科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以提供科学准确评估工具,促进肾内科护理质量提升。方法:本研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和统计学方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获取具有丰富经验专家意见,确定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并通过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使用统计学方法验证评价体系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构建肾内科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包括一级指标(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根据专家意见和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结论:本研究构建肾内科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覆盖面广、可行性高、操作简单,并得到了专家一致认可。该评价体系为卫生部门管理和评价肾内科护理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工具。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该评价体系有助于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标签: 肾内科 临床护理 质量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实施科主任个人业务评价体系对科主任队伍管理,完善医院科主任绩效考核有关个人业务部分内容,发挥科主任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围绕医疗核心制度和医院质量管理重要制度,利用 2年时间通过启动、反馈和持续改进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医院比较完整一套临床医技科主任个人业务评价体系。 结论 强化了科主任责任感,增强了科主任素质及管理水平,带动了科室整体质量提高,促进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提升。

  • 标签: 临床医技科主任 绩效考核 个人业务 评价体系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国情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nursespecialist,CN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资料调研、对比研究、Delphi法、优序图法、加权加法、加权乘法等科学研究方法,构建以能力为基础CN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试运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构建了包含3个层次共36个基础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经检验证明,利用此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是可信.结论设计科学可行研究路线、确保各个环节有效实施,是成功建立指标体系关键.

  • 标签: 构建 加法 乘法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研究方法 证明
  • 简介:目的通过科学研究方法,构建介入手术室护士胜任特征评价体系。方法通过系统文献分析初拟介入手术室护士胜任特征评价体系,并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修改形成正式介入手术室护士胜任特征评价体系。结果最终构建包含7个维度43项胜任特征指标的介入手术室护士胜任特征评价体系。结论介入手术室护士胜任特征评价体系专家认可度高,具有良好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介入手术室护士准入、工作实践、培训等提供参考依据,推动介入护理良好发展。

  • 标签: 介入 手术室 护士 胜任特征
  • 简介:[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向25名护理专家就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进行多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后,专家积极系数是88%和91%,权威系数是0.81和0.85,包括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4.0,变异系数均〈0.25.[结论]专家对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好,函询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护理 本科 创新能力 德尔菲法
  • 简介:以护士职业素养与能力作为护理教育评价标准,构建中职护理教育形成性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自主学习、综合能力、学习态度、课业、社会活动、学习发展轨迹6个一级指标,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其中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采用自设《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表》和《综合能力核查表》进行评价.在中职护理教育中融入形成性评价,实现了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有机统一.

  • 标签: 教育 护理 评价 教育 形成性评价
  • 简介:[目的]构建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内容及权重。[方法]研究小组2016年2月—2016年12月通过理论分析、文献回顾、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了解现有的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方法及不足之处,构建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初稿。运用两轮专家咨询明确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维度、条目及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体系各条目的权重。[结果]经历两轮专家咨询,入选专家20名。两轮咨询中专家共提出建议40条。最终确立了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体系结构,包括基本素质、评估准备、技能操作和综合评价4个维度和17个条目。4个维度中技能操作维度最重要;条目层中应变能力等所占权重高。[结论]通过系统研究方法进一步明确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评价内容和权重。

  • 标签: 基础护理 操作技能 评价体系 高职护生 层次分析法
  • 简介:目的构建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和客观性护理临床课程整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评价护理临床课程整合教学质量提供全面和可量化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溯、文献分析、访谈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构建,运用Delphi法对3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以确定评价指标及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Cr值为0.835和0.897;第一、二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度(W)分别为:0.085、0.344、0.425、0.619(P<0.01).护理临床课程整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结论两轮函询之后,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和意见协调性均较高,构建指标体系可以为护理临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借鉴。

  • 标签: 护理课程整合 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带动之下,医学事业发展进程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实际运营中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契合医学发展质量,积极对护理技术水平进行全面的深化与提升是尤为关键。具体到新生儿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来,通过三维质量体系等相关内容结合,进一步对新生儿外科护理各项质量和指标进行全面的平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了解目前护理现状,这对于新生儿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具有十分现实推动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体系健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评价构建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4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目标,此期间没有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将其作为对照组,抽取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期间4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目标,在此期间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环境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沟通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环境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沟通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评分分别为:(18.67±0.29)分,(19.43±0.64)分,(19.29±0.34)分,(18.56±0.24)分,(18.75±0.62)分,对照组护理人员环境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沟通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评分分别为:(11.21±0.46)分,(12.67±1.89)分,(12.76±1.82)分,(12.42±1.43)分,(11.78±1.49)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提升,护理整体质量明显改善,构建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胰腺炎护理工作质量评定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在我院成立SAP护理指标评定小组,小组成员由14位经验丰富医护人员组成,小组制定SAP护理评价指标初稿,并延请20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归纳专家意见,结合相关文献数据与临床资料决定最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护理终末质量医院间评价指标体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果:两轮专家咨询过程中专家均给予建设性意见,并最终协助制定5个1级指标,16个2级指标。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险恶,科学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科学开展护理工作,助力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护理质量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对于新生儿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讲,在实际对相关三维质量结构进行把握过程中,一般要应用丰富研究方法,对各项指标存在重要价值进行凸显。比如,我们要应用文献检索法、专家访谈法等相关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筛选和选择,通过指标体系可信度进一步提升,持续地对新生儿外科护理质量进行改进。所以,从这一层面来分析,积极加强新生儿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深化,并注重相关细节优化是尤为关键。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体系健全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变化,所患疾病种类也随之增加,社会对康复治疗学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国家对康复人才培养日趋完善。但目前大多康复医学专业教学多注重于成人康复治疗学领域,忽视了对儿童康复医学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快速发展儿童康复事业需求。产教融合作为企业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桥梁,有效为我国输送更多的人才。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产教融合思想下”对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构建进行探索与分析,为建设“儿童康复”特色康复治疗学专业提供参考和思路。

  • 标签: 产教融合思想 康复治疗学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 构建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拟定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德尔菲法对 25 名专家进行反馈匿名函询问卷调查,经过 3 轮整理、归纳、统计,再反馈方法,第一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5 份,有效率为 100% , 第二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2 份,有效率为 88% , 第三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0 份,有效率为 80% , 最终确定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结果 经过 3 轮反馈匿名函询调查,确定 5 个一级指标, 9 个二级指标及 34 个三级指标的柳州市社区居民 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 为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标签: 社区居民 灾害 应对能力 评价指标
  • 简介:目的构建"双师型"护理教师临床专业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法应用文献调研法、深度访谈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6省19名护理专家进行Delphi专家咨询。结果形成了对"双师型"教师客观要求评价和护理学学生自我感知评价两份评价量表。结论此评价体系量化了护理"双师型"教师对教学过程改进标准,突出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完善了"双师型"教师临床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标签: 教育 护理 课堂教学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急诊预检分诊是通过科学方法对急诊患者进行准确、快速分类分检,确定患者进一步治疗或者处理先后顺序过程。近年来,各省市大型医院急诊科接诊患者人数逐年增多,造成急诊科空间、人员等明显不够,患者及其家属烦躁、焦虑,医护人员也承担超负荷工作局面,致使急诊科患者满意度较低。目前,在我国一般医院都要求具有5 年以上工作经验护士从事预检分诊工作。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护士 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德尔菲法构建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安全。方法 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初步拟定了包含3个Ⅰ级指标、13个Ⅱ级指标和51个Ⅲ级指标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对1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 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 0.909和 0.931。第 1轮专家咨询,各条目重要性赋值3.09~5.00,均值为4.38; Kendall’s W为0.439(χ 2 =294.841,P

  • 标签: 肾功能衰竭患者 血液透析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目的构建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并切实提高社区护理质量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18个区县社区卫生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从事护理管理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社区护理管理专家16名作为函询对象,应用德尔菲法对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2轮函询。结果专家权威程度(Cr)系数为0.86,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18~0.35(P〈0.01);建立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社区护理中心护理质量、社区护理站点护理质量、家庭医生签约及上门服务护理质量、服务团队满意率、社区护理质量创新等5个一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51,0.15,0.19,0.09,0.06)和24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均较高;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应体现社区护理“六位一体”功能及区域性特征和持续优质服务理念。

  • 标签: 社区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 简介: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实用和完整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质量。方法根据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培养目的、培养模式,以及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要求,应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对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要素及内涵进行分析,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法(Delfhi)组织3轮专家咨询,确定了指标体系结构和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由思想政治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身心素质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33项三级指标的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新指标体系体现了护理专业职业教育特点,为评价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学生 护理 院校 卫生职业 教育考核 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