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上臂植入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比较上臂植入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输液港置港及维护时间与舒适度。结果上臂植入输液港节省置港及维护时间,患者舒适度提高。结论上臂植入输液港能提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于接受,进一步提升专科护士技术价值。

  • 标签: 上臂 中央静脉 植入式输液港
  • 简介:Delaney等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接受各种形式的放疗。肺癌在恶性肿瘤的病死率中高居榜首,而70%左右的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治愈的机会。因此,放疗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 标签: 肺癌 放射性皮炎 维生素B12混合液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胃管置入法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7月需置入胃管的129例急诊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胃管置入组(n=68)和常规置管组(n=6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改良胃管置入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置管组(P〈0.01),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总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置管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置管组(P〈0.05)。结论改良胃管置入法不仅具有置入成功率高、置入时间短的优点,而且改良胃管结构简单,置管时操作快捷、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胃管 置管 改良 效果
  • 简介: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对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国内主要的医学数据库中有关仿真模拟教学的干预性研究。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0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合计2465名护理专业学生。Meta分析结果显示: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理论及操作技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应用于护理教学中的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教学法。但因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 标签: 教育 护理 仿真模拟教学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家长参与管理在代谢综合症出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46例代谢综合症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患儿住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出院后观察组实施家长参与管理,对照组患儿定期到医院就诊。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儿生活方式、体格指标和血压、生化指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生活方式优于对照组(均P<0.01);腰围、血压、血清总胆固醇(serum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laurateglycerin,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降低情况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HDL-C)增高较对照组明显(均P<0.01)。结论家长参与管理可改善代谢综合症出院患儿生活方式,降低其体重和血脂水平,从而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家长参与式管理 儿童 代谢综合症
  • 简介: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神经外科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在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出院患者应用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电话回访 健康教育 神经外科 出院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自助密闭戴无菌手套法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手术人员分为观察组51名,采用自助密闭戴手套法;对照组49名,采用传统戴手套法;观察两组人员戴手套时手套卷边率和术中袖口暴露率。结果观察组手套卷边率、术中袖口暴露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助戴手套法可有效防止戴无菌手套过程中手套卷边率和术中袖口暴露率,从而降低手术切口感染风险和医护人员职业危害。

  • 标签: 外科手术 医护人员 消毒隔离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人字型体位在经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为患者采用膀胱截石位进行手术,B组采用改良人字型体位。结果:A组较B组血压、心率波动明显,下肢麻木不适多于B组(P<0.05)。结论:改良人字型体位可有效提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因体位变动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截石位 改良式人字型体位
  • 简介:纽曼系统模式(NeumanSystemsModel,NSM),又称纽曼系统理论,自创立以来,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护理界的一致认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等领域.在我国,纽曼系统模式已被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并且逐渐出现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报道.然而,国内护理界就纽曼系统模式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报道不多.

  • 标签: 纽曼系统模式 教育 护理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观察水柱深度对自发性气胸病人胸腔闭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人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8例.常规组采用玻璃管浸没在液面下3cm~4cm,观察组采用玻璃管浸没在液面下1cm~2cm,水封瓶保持直立,比较两组病人胸腔闭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病人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在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人胸腔闭引流时采用长玻璃管浸没在液面下1cm~2cm,能有效地加快气体排出,缩短胸腔闭引流管留置时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将9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疗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住院天数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疗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住院天数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治疗效果.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循证护理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3种不同干预方法预防外周静脉泵入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68例外周静脉泵入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新鲜芦荟外敷组、喜疗妥外涂组、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冲管组共4组。对照组静脉穿刺局部未作特殊处理,新鲜芦荟外敷组采用新鲜芦荟外敷,喜疗妥外涂组使用喜疗妥外涂,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冲管组用新鲜芦荟外敷+间断生理盐水脉冲冲管,比较4组患者输注过程中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新鲜芦荟外敷组和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冲管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鲜芦荟外敷组、喜疗妥外涂组、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冲管组比较,χ2=10.6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新鲜芦荟外敷组与喜疗妥外涂组,χ2=4.57,P=0.03;新鲜芦荟外敷组与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冲管组,χ2=5.12,P=0.01;喜疗妥外涂组与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冲管组,χ2=9.62,P=0.00;因此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冲管组预防效果最好,喜疗妥外涂组最差。结论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冲管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效果较好,且取材方便、经济实惠、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可达龙 静脉炎 芦荟外敷 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在病区输液闭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4-9月解放军第117医院普通外科住院输液患者793例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先后将其分为物联网输液管理组(n=473)和常规组(n=320)两组。物联网输液管理组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输液监控系统进行全程输液管理,常规组采用人工模式进行输液管理,比较两组的输液管理质量。结果物联网输液管理组各项输液管理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技术输液监控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病区静脉输液智能化、精细化的全过程闭环路径管理。

  • 标签: 物联网 输液监控 闭环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在改善脑卒中病人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高干老年科进行治疗的70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7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结果]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评分显著下降,干预后两组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方面与自身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干预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性沟通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睡眠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治疗性沟通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8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治疗性沟通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可以缓解低位直肠癌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治疗性沟通系统 低位直肠癌 焦虑 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