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固定支架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在不稳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不稳盆骨骨折患者72例,使用回顾分析法开展本案研究,所有患者均接收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钢板相结合方法,对两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手术时间、支架保留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记录,分析治疗方法应用有效性。结果:对72例不稳骨盆骨折患者进行6个月的回访,了解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其中出现伤口感染患者3例、关节不适感1例和盆骨损伤2例。患者手术时间42~110min,平均(72.17±0.74)min,支架保留时间8~12周,平均(10.12±0.78)周;骨折愈合时间(15~20周),平均(17.12±0.75)周。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加压钢板对治疗不稳骨盆骨折产生良好作用,能够控制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骨盆前方稳定性,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和支架保留时间短的优势,能够促进骨盆骨折愈合进程。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锁定加压钢板 不稳定骨盆骨折 治疗与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综合护理管理在不稳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探究。方法:选择不稳心绞痛的患者9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管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周发作次数,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以及平均发作时间,心率变异性,生活质量以及生理健康相比(P

  • 标签: 综合护理管理 不稳定心绞痛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性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心前区疼痛程度、LVEF、不良事件率。结果:预见性组心前区疼痛程度、LVEF、不良事件率和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不稳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的心绞痛,改善心功能和减少不良情况。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预见性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不稳性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文章随机选取医院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不稳性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试验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作为中医组,给予常规护理的45例患者作为常规组。结果:中医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SAQ评分情况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护理 老年 不稳定性 心绞痛 患者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冠心病不稳性心绞痛患者使用延续性护理,并探究该护理方式对其病情变化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取患者86例(选取年限:2019.01-2020.12),依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进行研究,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两种模式进行照护,经过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对比。结果:经过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延续组在血压、心率、心绞痛发生频次等方面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常规组,两组各同项数据间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1例不稳型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儿的急救与护理。 通过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处理其它合并脏器损伤,同时做好体位管理,防止二次损伤及再次出血,并将疼痛护理及心理鼓励贯穿整个病程中,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病情逐渐好转,顺利转入普通病房。

  • 标签: 骨盆骨折 创伤性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性骨盆骨折合并创伤休克的急救护理研究进展。方法: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收治医院内100例不稳性骨折合并创伤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研究前,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取得患者及患者家人的同意,患者必须提前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的临床研究。选择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后,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一段时间后,分析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恢复略快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合并创伤休克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提升对患者病情的控制效果。方法:实验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有80人符合调研的纳入标准。通过随机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延续性护理,分析护理差异。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患者共82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老年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依从性 护理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肺康复护理在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诊治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6例,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常规护理,乙组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乙组肺功能指标优于甲组(P<0.05)。结论 对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采用肺康复护理,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 肺康复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4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命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肺康复训练,对比2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6MWD(436.52±56.22)m、BMI(24.63±3.52)kg/m2、FEV1(51.06±9.12)%、LCQ-MC(16.74±1.89)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GRQ症状(51.23±17.55)分、活动能力(61.56±18.62)分、疾病影响(34.22±25.75)分和总分(43.06±21.51)分均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肺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改善肺功能指标,值得使用与推广。

  • 标签: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训练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风险意识强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的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抽取本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基于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风险意识强化护理与基础护理干预,获取两组护理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6月后两组糖代谢指标水平显著下降,观察组糖代谢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脂代谢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6月后两组脂代谢指标水平显著下降,观察组脂代谢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风险意识强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与脂代谢指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风险意识强化护理 基础护理干预 糖代谢指标 脂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肺康复护理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3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延续肺康复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6MWD结果、心理情况比较,实验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行延续肺康复护理,其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延续肺康复护理 稳定期 慢阻肺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住院患者失眠相关因素。方法:以我院2019.1~2020.12内收治的50例骨科住院失眠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经进行访谈调查,分析其住院期间的睡眠状况及失眠因素。结果:(1)据统计,所选研究对象中,入睡困难者占比66.00%(33/50)、不能熟睡者占比38.00%(19/50)、早醒者占比30.00%(15/50)、睡眠时间缩短者占比32.00%(16/50);(2)据统计,所选研究对象中,疼痛者占比82.00%(41/50)、家庭负担加重者占比34.00%(17/50)、生活习惯改变者占比30.00%(15/50)、担心伤病预后者占比24.00%(12/50)、睡眠颠倒者占比18.00%(9/50)、环境改变者占比16.00%(8/50)、活动量减少者占比14.00%(7/50)及身体制动不适者占比10.00%(5/50)。结论:骨科住院患者普遍存在失眠症状,针对此症状,应采取综合干预方式,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为患者营造舒适安心的睡眠环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急诊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8 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9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行急诊护理模式干预)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经强化护理干预,研究组止血用时、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临床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黑便呕血、贫血以及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患者行急诊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模式 上消化道出血 稳定病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中护理工作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针对2020年6月-2021年6月间本院ICU收治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ICU护理效果的风险因素,并找出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ICU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风险影响因素有心理因素、管道脱落因素、呼吸不畅因素、感染因素、护患沟通因素、专业水平因素等,应在护理工作中加强重视。结论:重视ICU病房中的护理风险影响因素,积极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加强病房监管,促进护患交流等对于减少护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ICU 影响因素 护理策略 风险意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针对90名针刺伤的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分析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针对所有人员的临床资料开展统计学处理,对比所有人员的临床资料特征、对多元化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为起止时段,以80例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2组研究,各组为40例。采用喹硫平治疗参照组,在此前提下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试验组。比较2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2组对比治疗后MMSE评分、总有效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稳定期 双相情感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