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的模型,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在分枝杆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使用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诱导U937细胞分化使之具有吞噬能力,分别用胞内分枝杆菌(M.intracellulare)、结核分枝杆菌(MTB)、脓肿分枝杆菌(M.abscessus)感染已分化的U937细胞,于感染后0、4、8、24、48和72h提取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937细胞凋亡率细胞膜TLR2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U937细胞感染后72h时细胞内总TI。R2的含量,并观察阻断TI。R2后U937细胞感染分枝杆菌后的凋亡变化。结果M.intracellulare、M.abscessus感染U937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4h后凋亡率已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MTB感染后的细胞凋亡率也有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分枝杆菌感染U937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M.abscessus、M.intracellulare和MTB。U937细胞的TLR2表达量在分枝杆茼感染后4h内迅速升高,8h后TLR2的含量稳定下来,不同分枝杆菌感染U937细胞后TI。R2的表达并不相同(P〈0.05).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MTB、M.intracellulare和M.abscessus。阻断U937细胞的TLR2可以明显降低感染分枝杆菌后细胞的凋亡率。结论TLR2并不直接引起巨噬细胞的凋亡,但TLR2在分枝杆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巨噬细胞 非结核分枝杆菌 细胞凋亡 TOLL样受体2
  • 简介: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anthropi)是一类条件致病菌,自Appelbaum等报道第1例人苍白杆菌引起胰腺脓肿病例以来,其致病性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和微生物学家的重视,我院2007年收治了2例人苍白杆菌致免疫功能正常人败血症患者,现报道如下。病例1患者女,23岁。因畏寒、发热伴咳嗽、咯痰、恶心、呕吐、腹泻11d入院。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5℃,伴畏寒、咽痛咳嗽,咯白色泡沫痰,无寒战。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正常,予克林霉素、头孢呋辛等抗感染治疗4d,仍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4℃,并出现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伴腹泻,呈糊状或水样便改用奈康唑、利巴韦林和头孢吡肟治疗4d,腹泻好转,但仍有发热等其他症状,体温波动于38.0~39.5℃。

  • 标签: 人苍白杆菌 败血症 免疫功能正常人
  • 简介:曲霉是条件致病真菌,多在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致病。发生于无任何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正常宿主的侵袭性肺曲霉病称为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罕见,且病死率高,极易误诊。现报道我院收治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2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意识。

  • 标签: 原发性 肺疾病 曲霉病
  • 简介:布鲁菌心内膜炎是布鲁菌病少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不足2%,但却为导致布鲁菌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报道2例布鲁菌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以望增加对这一少见病的认识。

  • 标签: 布鲁菌病 心内膜炎 马耳他布鲁菌
  • 简介:2013年4—5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2例人副流感病毒(humanparainfluenzavirus,HPIV)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患者,报道如下。

  • 标签: 人副流感病毒 重症肺炎 治疗
  • 作者: 徐兴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 第3期
  • 机构:屏山县中医医院急诊科,四川 屏山 645350
  • 简介:目的:探究微创痔疮手术治疗痔疮的效果对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3月严重痔疮患者100例为研究的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试验组则实施微创痔疮手术治疗,分析2组痔疮患者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严重痔疮患者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痔疮患者接受微创痔疮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且可缩短患者的手术用时和康复时间,意义重大。

  • 标签: 微创痔疮手术;痔疮;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护理+运动疗法在痛风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痛风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护理+运动疗法在痛风治疗的应用效果理想,可以辅助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尿酸指标,缓解疼痛症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饮食护理+运动疗法;痛风;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患者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耳鼻喉科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耳鼻喉科进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在6753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152例(2.25%)发生医院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是否转科、切口类型、手术时长、合并症与耳鼻喉科患者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有关。未发生医院感染的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疾病治愈率高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831,95%CI:1.758-4.558)、年龄较大(OR=5.833,95%CI:4.491-7.577)、转科(OR=1.790,95%CI:1.008-3.178)、切口污染等级较高(Ⅰ类切口、Ⅱ类切口、Ⅲ类切口的OR值分别为34.866、2120.995、43917.453)和手术时间较长(OR=9.384,95%CI:18.168-47.525)为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要从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出发,进行全面综合的医院感染防治。

  • 标签: 耳鼻喉科手术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布鲁菌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00余人患病,但布鲁菌脓毒血症引起的感染性腹主动脉瘤临床非常少见。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1月分别经血培养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血培养腹主动脉增强CT确诊2例布鲁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布鲁菌 布鲁菌病 感染性动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病原学特点。方法分析本院成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病原学特点和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果77例患者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VAP34例,发生率为44.2%,其中早发VAP11例,晚发VAP23例。多因素分析表明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时体外循环≥120min、红细胞输注≥6u、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d、气管切开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早发VAP与晚发VAP痰培养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4,P=0.030),早发VAP痰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9.2%,晚发VAP则以革兰阴性菌真菌为主,分别占45.5%27.3%。结论严重肺动脉高压、长时间体外循环、红细胞大量输注、术后低氧血症、长时间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是心脏瓣膜术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后早发VAP与晚发VAP痰病原菌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心脏瓣膜手术 体外循环 病原菌
  • 简介: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医学界开始重新审视老的抗菌药,以期作为耐药菌感染的备选治疗手段。磷霉素是1969年从链霉菌中分离的一种磷酸衍生物,磷霉素氨丁三醇口服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引起的单纯性尿路感染,磷霉素钠盐静脉制剂用于临床各类感染的治疗。该文综述了1971年至2007年国际上发表的有关磷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感染(尿路和胃肠道感染除外)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 标签: 磷霉素氨丁三醇 单纯性尿路感染 耐药菌感染 胃肠道感染 应用 细菌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spoOA基因对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生长和芽孢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ClosTron敲除技术构建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C25的spoOA;NN突变株,分光光度计检测菌液浓度并绘制生长曲线,孔雀绿染色法计数芽孢和营养细胞。结果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C25的spoOA基因敲除突变株和敲除前亲代株的48h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但突变株不再产生芽孢。结论spoOA基因是艰难梭菌芽孢形成过程的关键基因,但并非其生长过程的主要基因。

  • 标签: 艰难梭菌 芽孢 spo0A基因 生长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感染肺炎链球菌肺炎后血清铁血红蛋白的变化以及感染程度与血清铁、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只远交群大鼠(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3组为试验组,经口气管插管注入低、、高3个梯度的菌液(通过菌量梯度反映肺炎感染严重程度),同时设1组未经口气管插管注入菌液对照组,观察第3、5、7天4组大鼠平均血清铁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各试验组菌量梯度与血红蛋白及血清铁均值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菌量组血清铁水平第3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即显著下降(P=0.009,P=0.005),低菌量组第5天时血清铁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高菌量组血红蛋白水平第5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46),低菌量组血红蛋白第3、5、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菌量梯度与血清铁含量平均值呈负相关(r=-0.65、r=-0.53、r=-0.61),不同菌量梯度与血红蛋白平均值之间无明确相关性。结论肺炎链球菌感染可导致大鼠血清铁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感染严重程度与血清铁水平存在相关性(感染越重,血清铁水平越低),与血红蛋白水平无明确相关性。

  • 标签: 肺炎链球菌肺炎 大鼠 血清铁 血红蛋白
  • 简介: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抗真菌谱广,抗真菌作用强,但全身应用不良反应大,因此局部应用成为一种颇具吸引力的选择。理论上药物局部浓度高,全身暴露量小,可减少或避免全身应用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但实际上局部用药难以在感染部位达到有效浓度,且易导致局部刺激、过敏反应耐药性的产生,因此仅在少数情况可考虑局部用药,如全身给药后局部难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裹性厚壁脓肿、眼科感染等。本文引用文献大多为动物实验资料或个案报道,其疗效和安全性均无充足可靠的临床资料,尚不宜推广使用。目前有循证医学依据者仅限于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肺移植患者局部应用两性霉素B预防真菌感染。根据临床试验评价两性霉素B各种制剂的结果相互不一致,近期荟萃分析研究结果亦不支持两性霉素B局部应用治疗鼻窦炎。目前尚不宜推荐常规采用抗真菌药局部用药,尚需进行良好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价抗真菌药物局部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两性霉素B 局部应用 真菌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2010年国不同地区14所医院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方法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照统一的方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E试验法,按照美国CLSI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耐药性。结果14所医院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细菌224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3.2%,革兰阳性菌占16.8%。下呼吸道常见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8.0%)、铜绿假单胞菌(17.0%)、肺炎克雷伯菌(14.2%)、金葡菌(10.9%),上呼吸道标本常见分离菌为化脓性链球菌(20.1%)、金葡菌(14.8%)、肺炎克雷伯菌(13.2%)。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门诊儿童患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儿童分离株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株(PRSP、PISP)检出率分别为13.2%、16.7%,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2.9%、3.3%),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70%,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仍保持较高敏感性。流感嗜血杆菌儿童株和成人株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3.1%和34.1%,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90%。金葡菌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9.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敏感(耐药率〈6%),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一舒巴坦�

  • 标签: 病原菌 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监测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hoenix100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PCR方法检测armA、rmtA、rmtB、rmtC、rmtD基因。结果46株鲍曼不动杆菌armA基因阳性36株,阳性率78.3%,未检出rmtA、rmtB、rmtC、rmtD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医院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全部敏感,对四环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耐药率分别为13.0%、80.4%、91.3%、95.7%、95.7%,对其他测试药物耐药率100%。结论医院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已非常严重,携带armA基因是导致氨基糖苷类耐药的原因之一,延缓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已刻不容缓。

  • 标签: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16SRRNA甲基化酶 armA基因
  • 作者: 卢晓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10-30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6期
  • 机构:重庆市忠县中医医院,重庆404300
  • 简介:肛周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疾病。其发生大多是由肛腺感染引起,也有10%是继发于肛周皮肤病(例如化脓性汗腺炎、化脓性皮脂腺感染等)、肛裂、炎症性肠病、外伤、医源性损伤、艾滋病、性传播疾病放疗等。肛周脓肿是医院肛肠科较为常见的急重症,属外科感染,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以年龄在20-40岁男性多见,其他年龄段、女性也可发病,只是所占比例相对较少。生活,多数人只知道痔疮为肛门疾病,却对肛周脓肿知之甚少,甚至会将二者混淆,接受错误治疗,从而耽误病情。所以必须要提高对肛周脓肿的认知,了解如何正确合理的预防、治疗肛周脓肿疾病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预防和治疗肛周脓肿进行讨论。

  • 标签: 肛周脓肿;预防;治疗
  • 作者: 刘凤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总结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在治疗的全过程对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溶栓治疗,并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方法,同时在溶栓期间给予精心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脑梗塞;观察与护理
  • 简介:为全面促进临床对厌氧菌感染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厌氧菌感染的诊治水平。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30日举办"厌氧菌厌氧菌感染诊治经验分享"征文活动。征文内容:(1)厌氧菌感染诊断与治疗的回顾;(2)抗厌氧菌感染药物的基础研究;(3)抗厌氧菌药物在外科、妇科、口腔科、感染科等领域的临床应用;(4)厌氧菌感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标签: 厌氧菌感染 感染科 基础研究 论文格式要求 临床应用 证据充分
  • 简介:目的调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科室分布与耐药特点,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治疗提供抗菌药物选择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Compact60自动分析仪与纸片扩散法进行菌种鉴定药敏分析,对其标本类型、科室分布常用22种抗菌药物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取非重复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753株,痰液标本检出最多,308株,占40.9%;其次尿液137株,占18.2%;分离自年龄〉60岁患者菌株307株,占40.8%;检出率高的科室前2位的是ICU和呼吸内科,分别为126株(16.7%)和103株(13.7%);同期以呼吸系统感染收治入院者144例,分离得肺炎克雷伯菌103株,该菌感染率71.5%。肺炎克雷伯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和头孢呋辛耐药率分别为66.3%、60.8%和59.4%,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4%与2.0%;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410株(54.4%),耐碳青霉烯类菌株29株(3.9%);多重耐药(MDR)菌株492株(65.3%)。结论该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其主要分离自痰液、尿液标本,ESBL阳性菌株与MDR菌株检出率均较高,医院需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的目标性监测,控制MDR肺炎克雷伯菌在医院内的流行。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