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在治疗胃溃疡中的作用。 方法 将我院 2010 年 6 月至 2012 年 1 月间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 4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20 例,治疗组给予铝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胃溃疡治愈率明显升高 (P < 0.05) ,复发率明显降低 (P < 0.05) 。 结论 铝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疗效高,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铝碳酸镁 雷贝拉唑 胃溃疡
  • 简介:目的用99mTcO核标记D-葡萄糖氨基酸盐配合物99mTcO(DGDTC)2观察其在肺腺癌(Spca-1)荷瘤裸鼠体内的摄取情况,并与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99mTcO(DGDTC)2作为肿瘤代谢显像剂的可行性。方法配体交换法制备99mTcO(DGDTC)2,将Spca-1荷瘤裸鼠模型50只分为99mTcO(DGDTC)2组和18F-FDG组,检测血液、肝、肾、肌肉、肿瘤中的单位放射性计数比值(%ID/g)及肿瘤与非肿瘤(T/NT)放射性比值。结果高效液相层析(HPLC)分析法测定99mTcO(DGDTC)2放射性化学纯度≥95%。荷瘤裸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99mTcO(DGDTC)2组注射显像剂后30min时血液、肾内%ID/g最高,1h时显著降低。注射显像剂后30min、1h、2h、3h和4h时肿瘤组织的%ID/g分别为5.16±0.96、3.18±0.73、1.94±0.39、0.86±0.15和0.34±0.09;T/NT分别为1.7、3.2、3.8、1.9和1.4。18F-FDG组注射显像剂后10min时血液、肾内%ID/g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肿瘤%ID/g最高值出现在10min时。T/NT比值在60min时达最高值2.5,以后逐渐下降。结论99mTcO(DGDTC)2放射稳定性较好,荷瘤裸鼠体内分布显示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性,类似于18F-FDG,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肿瘤代谢显像剂。

  • 标签: 99mTc标记葡萄糖 放射性药物 细胞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对 4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治疗 6 个月后体重、 BMI 、 FVC 、 FEV1% 的改变情况;随访 1 年,统计治疗前 1 年内和治疗后 1 年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体重、 FVC 、 FEV1% 明显增加,治疗后 1 年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费用显著减少( P<0.05 或 <0.01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经济上投入较少,并且能达到较满意效果;是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51岁。尿频尿急3个月,近1周外院盆腔MRI平扫+增强检查发现前列腺异常结节,考虑恶性肿瘤可能大,盆腔淋巴结肿大,双侧髂骨、骶尾骨多发结节状病灶,考虑转移,遂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

  • 标签: 骨显像 结节状病灶 盆腔淋巴结 硬结节 双侧髂 骶尾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