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朱华 杨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核医学科、国家药监局放射性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核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10014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疾病是人类体质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巨大威胁,在人类与疾病不断做斗争的过程中,我国医疗水平与医学技术优劣重大发展与进步,核医学放射药物的出现与临床应用,正是医疗领域发展进步的真实体现,核医学放射药物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前提,是药物必须具备应有效用和保证药物正确使用,但是要想明确药物品质,就需要开展高水平的药物质量检验,基于此下文针对核医学放射药物基本构成与主要类别,及其质量检测和具体使用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核医学 放射性药物 检验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部位之一,骨转移瘤不仅会导致顽固性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SRE)的发生,还会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和死亡风险的上升。放射药物放射治疗具有疗效好、靶向性好和毒性低等优点。常用于治疗骨转移瘤的放射药物主要是释放β粒子和α粒子的药物,其中释放β粒子的放射药物的临床应用较成熟,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释放α粒子的放射药物越来越多地用于骨转移瘤的治疗,其在缓解骨痛、降低SRE发生率、延长总生存期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笔者仅就α粒子放射药物在骨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α粒子 放射性药物 肿瘤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掌握回旋加速器放射药物生产场所的辐射危害因素及其水平,为场所的防护设计和放射药物生产的放射防护提供指导。方法以某医院引进的1台HM-20S型回旋加速器及其药物生产场所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确定场所中的辐射危害因素类别及场所级别,对相应的防护设施与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制订出放射药物生产场所的辐射防护设计方案,其中对热室工作区出人口采取GMP(良好作业规范)设计;估算出了控制区外围和场所关注点的辐射水平,在60mmPb厚壁工作箱内进行222GBq的18F操作时,操作位置的剂量率为9.6ixSv/h;明确了回旋加速器机房内活化产物的来源及其防护措施;带有自屏蔽的回旋加速器运行时,机房内的0,浓度远低于标准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放射药物生产场所的防护设计充分考虑了放射污染和外照射的防护,但其防护方案中还需对回旋加速器机房及防护门的屏蔽设计进行优化。

  • 标签: 回旋加速器 放射性药物 生产场所 辐射防护 防护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77Lu标记的放射药物制备的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及初步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通过手工标记及自动化标记2种方法对临床常用的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D-1-苯丙氨酸-3-酪氨酸-奥曲肽(TOC)和177Lu-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I&T进行标记,考察标记中前体和核素的用量、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标记产率和比活度等因素,并对标记产物的澄清度、pH值、无菌、细菌内毒素和体外稳定性等进行质量控制。将177Lu-PSMA-I&T初步临床应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并通过SPECT/CT显像进行疗效评价。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2种标记方法前体和核素用量、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基本相同,均具有较高的产率和比活度。177Lu-DOTA-TOC自动化标记产率高于手工标记[(99.2±0.4)%与(95.3±1.5)%;t=7.17,P<0.001],比活度分别为(91.6±13.7)与(89.1±13.2) GBq/μmol;177Lu-PSMA-I&T自动化标记的产率亦高于手工标记[(99.6±0.3)%与(95.7±1.3)%;t=8.24,P<0.001],比活度分别为(96.1±14.3)与(93.2±13.8) GBq/μmol。标记产物均为无色澄清溶液,pH值6.5~7.0,无菌和细菌内毒素等均符合规定。标记产物48 h后放化纯均>9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177Lu-PSMA-I&T应用于前列腺癌患者后的显像示原发灶及转移灶均有较好摄取。结论177Lu标记的放射药物的标记简便,产率高且稳定。采用自动化标记可简化流程、降低辐射剂量并提高产率。

  • 标签: 同位素标记 奥曲肽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 简介:正电子放射药品大多采用自动化模块合成以适应临床需要,这种全自动化模块的生产模式有其自身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介绍了国产PET-MF-2V-IT-I型氟-18多功能模块的特点,并运用该模块进行单反应管合成、双反应管合成、点击化学合成、联合~(11)C碘代甲烷模块合成多种放射药物,以满足临床及科研的需求。

  • 标签: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放射化学 自动化放射性药物合成 氟-18
  • 简介: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核医学科放射药物治疗中患者的护理管理与安全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核医学科放射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治疗适应症。其次分析了放射药物治疗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以及对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影响。然后探讨了在核医学科放射药物治疗中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患者接诊前的准备工作、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和放射药物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最后总结了相关护理管理与安全控制策略,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的建议。

  • 标签: 核医学科 放射性药物治疗 护理管理 安全控制 策略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流程再造护理管理应用至核医学科放射药品注射中的辐射防护成效。方法 以2020年1月-12月进行常规放射药品注射作为参照组,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已有流程开展优化、升级,开展流程再造管理,作为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放射药品注射护理人员平均辐射剂量。结果 流程再造后,护理人员的平均辐射剂量明显少于再造前,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程再造后,护理职工的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数值较之过去显著减少,白细胞数值较之过去递增,确保了护理职业的安全性。

  • 标签: 流程再造护理  核医学科  放射性药品注射  辐射防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程再造护理管理运用于核医学科放射药物注射中的辐射防护效果。方法:在本院2021.06——2023.05开展核医学科工作情况调查,挑选护理工作者共计20名。以科室工作时间划分,将2021.06——2022.05未行流程再造,为常规组;2022.06——2023.05行流程再造护理管理,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平均辐射剂量、血生化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平均辐射剂量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血生化指标中WBC值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Hb、PLT值高于常规组,但P>0.05。结论:流程再造护理管理能有效减少核医学科护理人员辐射剂量,保护从业安全,建议普及应用。

  • 标签: 放射性药物注射 辐射防护 流程再造 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多种新型放射示踪剂和放射核素疗法被开发和应用。核医学和分子影像技术正在复兴,比如在显像和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前列腺癌方面。为实现新药从研究到临床的转化应用,在服务于患者的同时保证患者安全,必须相应地实施严格的监管要求。然而,各国相关政策法规间的差异可能会阻碍全球合作、增加费用并延缓研究进程。这种差异源自于司法政治的不同,而非不同的科学证据。为克服这种差异对医学发展带来的影响,核医学专业机构、监管部门和国际机构已开始寻找不同国家法规间的共性,以求协调。实际上,可以通过对临床前研究和生产标准提出统一要求,实现放射药物跨司法辖区开发,这样可以使放射药物的研发和推广更为高效。该文旨在概述欧洲和北美大陆在用于首次人体研究放射药物研发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希望通过持续的合作,能够最终实现不同国家监管机制改革和相关法律法规和谐化,并为所有患者提供最新的、基于循证医学的有效诊疗。

  • 标签: 人体试验 临床试用新药 放射性药物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 欧洲药品管理局 加拿大卫生部
  • 简介:目的:放射损伤对人类造成近期及远期的严重损害,有关对放射损伤的防治有了一些进展。方法:对国外放射损伤的防治近些年的进展作一综述。结果: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关于放射损伤的文章,以“放射损伤”或“radiationinjury”为检索词检索。选择文章与放射损伤防治有关,初检得到80余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放射损伤防治的文献35篇进行综述。结论:放射造成的肺脏、心脏、胃肠道、肾脏、肝脏、皮肤、血液、DNA等损伤,针对这些损伤的防治有多种药物

  • 标签: 放射性损伤 药物 防治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肺癌骨肿瘤患者,对其实施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放射药物~(89)SrCl_2治疗,探究其临床效果。方法:将肺癌骨肿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例数为102,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4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选取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方法,共分组2组,一组以唑来膦酸注射液为治疗方案,命名为对照组,一组以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放射药物~(89)SrCl_2为治疗方案,命名为观察组。结束后,应用统计学对两种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在骨代谢指标、VAS疼痛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骨肿瘤患者进行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放射药物~(89)SrCl_2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具有积极导向。

  • 标签: 肺癌骨肿瘤 唑来膦酸注射液 放射性药物~(89)SrCl_2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保障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支柱。近年来,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各种矿产资源中,伴生放射矿物极为丰富,应用广泛。与其他矿物不同的是,伴生放射矿物不仅含有常见的化学成分,而且还含有天然的放射物质。对矿物在开采、加工、利用过程中因放射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通过相关研究,认为应建立完善的放射矿产及其伴生放射矿产管理利用体系和综合监测控制措施,以更好地保护环境。

  • 标签: 伴生放射性矿物 冶炼 环境放射性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烧伤使用麻醉药物的特殊性已近临床的应用。方法研究我科进行放射烧伤手术中的麻醉应用,分析其麻醉的特殊性。结论在麻醉过程当中应特殊注意患者要在手术过程中接收多次麻醉,因此麻醉要维持浅麻醉病注意体位的变换。

  • 标签: 放射性烧伤 麻醉 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