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 对 70 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定期化疗,每次化疗对患者进行灌注全过程的系统护理、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随访 3 个月至 1 年。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化疗与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70 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膀胱灌注化疗与护理结果,对方法进行总结。 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复发率 13.9% 。结论 加强对腺性膀胱炎患者行膀胱灌注化疗后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膀胱灌注 治疗 护理
  • 简介:气肿性膀胱炎是一种复杂、严重的泌尿系感染,主要表现为膀胱壁内及膀胱腔内充斥气体,是膀胱急慢性炎症罕见的特殊类型.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膀胱炎
  • 简介:1资料患者,女性,84岁,因“头晕不适,诊断为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2型糖尿病、冠心病及缺血性心肌病型”入院就诊。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膀胱三角区见低、强混合性回声区,范围约27mm×21mm×7mm,形态欠规则,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显示点状血流信号。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膀胱三角区 淋巴瘤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DOPPLER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膀胱全切腹壁造瘘术后的应用。 方法 分析 12 例膀胱全切腹壁造瘘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12 例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等方面都得到舒适护理,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结论 实施舒适护理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有力于病人的恢复、且实施护理时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值得我们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全切 腹壁造瘘 舒适护理
  • 简介:小儿膀胱结石是泌尿系的一种常见疾病,其X线诊断并不困难,但对其在城乡和性别间的悬殊发病率报告并不多.现将我院近10年间收治的105例小儿膀胱结石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

  • 标签: 膀胱结石 小儿 X线表现 病因分析 泌尿系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膀胱癌合并血尿的疗效.方法:使用介入治疗技术,对21例膀胱癌并出血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和相关供血支化疗栓塞治疗.结果:21例患者在栓塞术后24h均可见尿液颜色变浅,18例在48h后出血停止;3例出血减少,经止血、持续膀胱冲洗后,血尿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膀胱癌合并血尿能得到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膀胱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transabdominalultrasound,TAUS)、经腔内超声(transcavitaryultrasound,TCUS)在膀胱癌术前分期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膀胱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57例,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TAUS和TCUS检查。比较TAUS、TCUS及两者联合使用对膀胱癌T分期的结果,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术前TAUS、TCUS对膀胱癌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8.4%(39/57)、77.2%(44/57),kappa值分别为0.608(P〈0.001)、0.837(P〈0.001)。联合使用TAUS与TCUS评价膀胱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4.2%(48/57),kappa值为0.837(P〈0.001)。结论:TAUS联合TCUS在膀胱癌术前分期检查中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显著提高膀胱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达到膀胱癌术前精确分期的目的,为膀胱癌精准局部切除、新辅助治疗提供了充分依据。

  • 标签: 膀胱癌 肿瘤分期 经腹部超声 经腔内超声
  • 简介:男,59岁,因自觉颈部不适2年来诊,初起感颈部较前增粗,后逐渐明显,视诊可见了患者下颈部隆起,皮肤表面光滑,色泽正常,触诊颈部软组织增厚,边界不清,无触痛,未及确切肿块,皮温不高。无家族史,无遗传性疾病。B超显示双侧颈部肌间隙内弥漫强回声团,界限不清晰,内部回声均匀。

  • 标签: 颈部脂肪增多症 影像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超微血管显像(superbmicrovascular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行常规膀胱超声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者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SMI及CEUS检查,比较3种技术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血流显示的差异,并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的灌注模式,分析其灌注特点,最后与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5例膀胱占位性病变患者共36个病灶,其中膀胱恶性肿瘤31个、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2个、腺性膀胱炎3个。SMI与CEUS对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为100%,明显高于CDFI(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提示恶性病灶35个,造影表现为快进慢退高增强;腺性膀胱炎1个,造影表现为慢进同退等增强。CEUS的诊断准确率为88.9%。结论:SMI与CEUS均能提高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CEUS能实时观察膀胱占位性病变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其性质,具有较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微血管显像 超声造影 膀胱占位性病变
  • 简介:腰椎管狭窄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本文主要分析继发性腰椎管狭窄,临床上多见.笔者自1995~2003年共搜集180例腰椎管狭窄病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及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患者的CT表现并与之对比.结果:全部患者均有骨膨胀和局部畸形,CT表现主要为磨砂玻璃样改变、囊状低密度影和斑块样硬化,无明显骨膜反应存在.结论:螺旋CT是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螺旋CT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通过对21例桥脑中央髓鞘溶解(centralpontinemyelinolysis,CPM)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CPM的MRI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PM患者的MRI表现。结果:21例均表现桥脑基底中央部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其中11例可见双侧半卵圆形中心及双侧额顶叶皮层下白质、双侧豆状核、尾状核、双侧桥小脑结合臂、小脑中脚、小脑齿状核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所有患者桥脑基底部病变在T1WI及T2WI上边界清晰。结论:CPM具有较为特征性的MRI表现,MRI对其具有较大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髓鞘溶解 中心性脑桥 桥脑外髓鞘溶解症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肺隔离最初(1946年)由Pryce提出,属于肺先天性发育畸形,在肺发育过程中,因肺动脉发育异常,由主动脉分支供血,隔离肺组织与支气管不相通,形成无功能局限性肺组织。根据发生部位可分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过去一般用X线平片、体层摄影、支气管造影或主动造影检查。近年来采用CT检查,对病变定位、定性有更大的优越性。笔者结合有关文献复习,对7例肺隔离CT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肺隔离症 CT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及血管成像在肺隔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1月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肺隔离7例,均采用GELightspeed16层CT扫描机,行双期增强扫描,并行MPR、MIP及VR。结果:7例肺隔离患者中,6例病灶位于左下叶,1例位于右下叶;5例为叶内型,2例为叶外型;异常供血动脉5例来自于胸降主动脉,2例来自于腹主动脉上段;CT平扫表现为肿块形4例,不规则形3例;血管重建中7例均清晰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结论:MS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对诊断肺隔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隔离症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通过猪肺激光消融实验探讨激光消融在活体肺组织消融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取健康广西巴马小香猪3只(1号、2号、3号),于24h和48h对其左、右肺叶共7个部位行激光消融术,术后复查CT,观察不同时间及不同部位的并发及进展情况。结果:于24h行消融术后出现3例气胸,1例血胸。于48h行消融术后2例气胸消失,1例气胸的肺组织出现消融灶周围挫伤,1例血胸未见好转。结论:CT引导下激光消融术是安全的,常见并发是气胸与血胸,改进方法可避免并发发生。

  • 标签: 激光消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动物实验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依帕司他片对治疗糖尿病神经并发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及糖尿病神经并发患者,给予患者依帕司他片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在给予患者3个月治疗干预之后,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与治疗前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神经并发患者依帕司他片药物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对病情起到延缓和治疗作用,并且药物治疗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依帕司他片 糖尿病 神经并发症
  • 简介:巨淋巴结增生又名Castleman病(Castlemandisease,CD),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淋巴组织异常改变[1]。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及上海瑞金医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3例,女6例;年龄22~68岁,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巨淋巴结增生
  • 简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肢体供血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下肢ASO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部分,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下肢ASO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大,且为截肢的主要原因,故应重视对其进行规范诊疗.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导管介入溶栓 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术
  • 简介:目的:通过16例经内窥镜及病理证实为Barrett食管的钡餐检查表现,初步探讨Barrett食管及其并发放射学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Barrett食管的内窥镜和气钡检查的记录及表现,着重探讨气钡检查的X线表现。结果:食管内窥镜和组织学检查全部病例均有炎症改变,其他可见胃食管反流、食管溃疡和食管腺癌。放射学钡餐检查结果:Barrett食管炎4例,Barrett食管溃疡7例,Barrett食管癌5例。结论:Barrett食管及其并发至今无明确放射学征象,改进对“Z”线的检查技术和方法,有可能提高其发现率。钡餐发现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同时并发食管炎、食管溃疡及食管癌者均应考虑到本的可能。

  • 标签: BARRETT食管 食管气钡造影术 内窥镜
  • 简介:目的:评价骨纤维异常增殖(fibrousdysplasiaofbore,FDB)的CT征象及病理基础。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20例FDB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膨胀畸形,病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密度影像:软组织密度7例(纤维组织);磨玻璃样高密度18例(纤维异常成骨);斑点状或片状高密度9例(软骨钙化);液性密度3例(囊变坏死)。结论:熟悉FDB的CT征象及病理基础,对其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纤维发育不良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