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合并Terry-Tomas征的X线及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并探讨修复舟月骨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诊治的6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Terry—Tomas征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的X线及CT均表现为舟月间隙增大,月骨、舟骨与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关系紊乱,月骨、舟骨旋转。手术修复舟月间韧带及克氏针内固定效果良好。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合并Terry-Tomas征临床较为少见,容易漏诊。认真分析X线及CT资料,能够作出准确诊断。手术需要修复舟月间韧带。

  • 标签: Terry-Tomas征 舟月骨分离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1病例资料男,15岁,发现右肘畸形10年,疼痛伴活动受限1周,无外伤史。10年前发现右肘后外侧一骨性突起,无疼痛,无畏冷发热,无低热盗汗,到当地医院就诊未予以治疗,近一年来发现右肘原骨性突起变长。一周前无明显诱因感到右肘疼痛,无法伸直。查体:右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屈肘时见肘后一包块隆起,患者有痛感,前臂旋转力减弱,旋前右侧80°,左侧30°,与对侧相比患侧前臂较短小;双肘关节无明显肿胀,皮肤颜色正常。

  • 标签: 桡骨头 脱位 X线 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脊柱骨折的CT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脊柱外伤的CT扫描影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男38例,女7例,年龄21~72岁.结果:CT能够准确地发现脊柱骨折的部位,三柱的损伤情况,椎管狭窄的程度,椎体骨折的类型.本组病例中,颈椎骨折的发生率最低,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最高.结论:在脊柱外伤中CT作为重要的首选检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柱外伤 发生率 CT诊断 治疗 回顾性
  • 简介: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交通事故增加而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胸部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但往往由于投照位置、体位、条件等原因不能充分地、完全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及数目,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特别是外伤或车祸病人,骨折的数量、对位情况对于判断伤害的程度及伤残等级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准确无误的诊断肋骨骨折是绝对必要的.本文对我院两年来使用CR诊断肋骨骨折的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法.

  • 标签: 肋骨骨折 胸部平片 漏诊
  • 简介:摘要 :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病理生理过程,对骨折愈合原理和过程的研究,国内外医学界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对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几种骨折愈合原理理论作了综述,并提出了一种新型髓内钉的设计实例—套管式髓内钉。

  • 标签: 骨折,愈合原理,髓内钉,设计
  • 简介:目的:分析纵隔局限透明血管Castleman病的CT表现特征,探讨与纵隔其他病变的CT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其影像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诊断及病理证实的纵隔局限透明血管Castleman病的CT表现,观察病变生长部位、形态、边缘、密度及其强化特点。结果:本组7例,肿块均位于纵隔内或大部分位于纵隔内,其中4例均位于前上纵隔血管前间隙、中线旁偏一侧生长,1例位于右心缘旁,2例位于主肺动脉窗;7例病变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其中5例病变边缘清晰光整,2例边缘略呈浅分叶状改变;5例病变部分与邻近肺野相邻、瘤肺界面光整;7例病变均呈软组织密度肿块影,4例病变中央可见裂隙状低密度影,1例可见点状钙化影;7例增强扫描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平均增加(70±13)HU,4例中央裂隙状低密度影强化不明显,2例病变边缘可见粗大迂曲血管影,2例可见强化包膜影。影像学表现为类似胸腺肿瘤4例,类似淋巴瘤或淋巴结转移2例,其他1例。结论:纵隔局限透明血管Castleman病主要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伴显著持续强化,病变内少见钙化及无强化的裂隙状低密度影,具有一定特征性,可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

  • 标签: 巨淋巴结增生 纵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随着交通事故、工伤和暴力事件的频发,鼻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及伴发邻近骨复杂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临床上单凭外伤史、鼻部触诊及常规的鼻骨X片侧位片检查,常有一定的漏诊.而螺旋CT的应用为颌面部复杂骨折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技术.本文旨在探讨其对鼻外伤、鼻眶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部复合骨折 螺旋CT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需行脊柱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情况、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运动、痛觉、触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加快行脊柱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脊柱骨折内固定术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鼻骨骨折的MSCT表现及诊断误区。方法:回顾性分析251例鼻骨骨折患者,均行MS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包括MPR、MIP及VR。结果:251例骨折中,单纯性骨折84例,60例无明显错位,24例明显错位;粉碎性骨折123例;复合骨折44例。轴位上正常结构误诊为骨折11例,鼻骨孔6例,缝间骨2例,鼻骨变异(勾形鼻)1例,鼻骨内面压迹2例。结论:MSCT及其后处理能明确地显示鼻骨骨折情况。

  • 标签: 鼻骨 骨折 误诊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10例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0例均行CR正侧位、低场强MR检查、螺旋CT轴位平扫加三维重建,并随访复查3个月~2年;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10例依据3种不同分方法分:①依据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位置,10例均为外侧,无内侧.②依据骨折骨折块数目,分为二部分8例,三部分2例,无四部分.③依据骨折线是否累及关节面,分为Ⅰ7例,Ⅱ2例,Ⅲ1例.随访:周围骨桥形成2例,胫骨远端骨梗死1例.结论:CR、CT、MRI对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诊断有重要价值,三者结合可为临床提供最有价值信息,指导治疗.

  • 标签: 胫骨骨折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踝关节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复查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MSCT检查且曾漏诊的隐匿性骨折6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中,51例初次MSCT检查发现154处骨折,复诊MSCT发现276处骨折;10例初次MSCT未见骨折征象,MSCT复查发现28处骨折,复查发现骨皮质模糊、翘起、断裂,局部密度减低,局部软组织肿胀,部分复查时间较长者出现骨痂形成。初次及MSCT复查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复查诊断肋骨骨折的漏诊率显著低于初次MSCT,且能为隐匿性肋骨骨折相关的法医临床鉴定提供更准确详尽的证据。

  • 标签: 肋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 :探讨多发肋骨骨折的法医临床鉴定要点。收治胸部损伤导致多发肋骨骨折患者 100例,对患者的门诊、住院病历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对于阳性或者阴性肋骨骨折的患者,均在外伤 3~ 4周左右进行相应的胸部 CT平扫 +三维重建,并以该结果作为法医临床医学鉴定的最终依据。结果: 100例患者共 460处肋骨骨折,外伤后进行胸部正斜片检查的 43例患者经检查共 81处肋骨骨折, 13例患者原共计 26处肋骨骨折后经过胸部正斜片复查新发现 28处肋骨骨折; 30例患者共计 55处肋骨骨折通过胸部 CT复查后发现 100处肋骨骨折。其他 57例外伤后胸部 CT检查共发现 257处肋骨骨折,经胸部 CT复查后发现肋骨骨折 332处。在多发肋骨骨折诊断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检查位置、检查条件以及检查时间等因素,造成漏诊或者误诊。

  • 标签: 肋骨 多发骨折 法医 鉴定
  • 简介: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而且构造最复杂的关节,损伤最多,是由股骨髁、胫骨髁及髌骨、腓骨构成的活动关节,股骨髁及胫骨髁为松质骨,表面覆盖软骨,关节内有呈“C”形的内侧半月板和“O”形的外侧半月板以及前后交叉韧带。膝关节的骨髓腔由富含水分的造血细胞及脂肪组成。当膝关节外伤时,这些结构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膝关节外伤造成的影像学表现也不尽相同。

  • 标签: 隐性骨折 影像学诊断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模式用于脊椎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 2018-2019 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中随机 抽取 80 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分两组,每组 40 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操作模式,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评 估两组的脊柱功能,生活功能,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此次治疗的满意度和两组护理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的 脊柱评分自己生活评分情况都不如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比对照组小 17.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 20% 左右。结论:经过本次实验,可以得知循证护理模式对于脊柱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有些很好的效果,可以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脊柱骨折 护理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扩展大肠肿瘤的X线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6例54处病变的X线钡灌肠造影表现和内镜图像,将病变分为非结节扁平隆起、结节集簇性隆起和混合性结节集簇隆起3种类型,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扩展大肠肿瘤好发于直肠、盲肠和升结肠近段,组织病理学多为腺瘤或黏膜内癌,混合结节集簇隆起病变癌变率高、浸润较深,且有进展期癌。结论:扩展大肠肿瘤表面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推测有无癌变与癌变浸润深度的指标。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X线钡灌肠造影
  • 简介:目的比较分化甲状腺癌肺转移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52例甲状腺癌中31例肺转侈患者胸部CT、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131I全身扫描(^131I-WBS)及3项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31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CT、Tg、^131I-WBS及3项联合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7.7%、89.5%、88.1%,83.9%、94.3%、93.6%,93.5%、99.8%、99.3%和100%、100%、100%。结论与CT及Tg检查相比,^131I-wBS诊断分化甲状腺癌肺转移的价值更高,但仍有漏诊,故宜联合3项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肺转移 ^131I全身扫描 甲状腺球蛋白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MSCT薄层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骨折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复杂性骨折。二维(2D)与三维(3D)后处理图像可相互补充,以最大限度减少漏诊和误诊,为临床治疗提供更详细的影像信息。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笔者遇到不少MSCT及其后处理图像中出现骨折假象,文献对此也有报道。本文对MSCT后处理图像中骨折假象的表现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选择113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防范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结果防范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脊柱骨折 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胫腓骨下段骨折 60例,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对所有患者行腓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进行术后对症处理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观察显示, 36例解剖复位, 13例近解剖复位, 11例功能复位。其中 5个月内骨性愈合 39例, 5—10个月愈合 15例, >10个月愈合 6例。按照吴岳嵩疗效评定标准,本组患者优 31例,良 22例,差 7例,优良率为 88.3%。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骨折复位好、愈合率高和功能恢复好等的优点,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胫腓骨下段骨折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男,30岁,因右小腿摔伤肿痛流血3h,急诊以“右胫腓骨病理性骨折”收入院。患者3h前下楼时滑倒摔伤右小腿,当即疼痛剧烈、流血不能活动,伤后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查体拍片诊为右胫腓骨病理性骨折,X线片显示右胫骨中段骨折,见游离骨块,断端周围骨质低密度改变,腓骨骨折,见一长约7cm×2cm的游离骨块。诊断为:右胫腓骨病理性骨折。经询问病史,患者1991年因戈谢病于外院行脾切除手术,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 标签: 戈谢病 胫骨 腓骨 骨折 自发性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