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眼功能训练在巩固弱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弱视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患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训练,观察组为双眼功能训练,对比两组训练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和8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双眼功能训练在巩固弱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视力得到了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家长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巩固弱视 双眼视功能训练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黄醇结合蛋白临床检测方法,探究血清黄醇结合蛋白含量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48例进行免疫比浊法检测黄醇结合蛋白的患者,分析比较患者患病类型以及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肝系疾病中肝硬化、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分别为(21.68±2.1)、(28.95±2.7)mg/L,明显低于正常者(t=2.248、2.265,P<0.05);肾系疾病患者血清黄醇结合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者;营养性疾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血清黄醇结合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者(t=2.236、2.245,P<0.05)。结论免疫比浊法检测黄醇结合蛋白对于明确肝肾功能病变以及营养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 检测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敏感度作为眼光学的重要定义,在现代社会应用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在大量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对比敏感程度在眼光学应用中各有侧重,不同应用方向对于对比敏感程度应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对比敏感度在眼光学中的应用进行类型化分析,认为通过现有的光学应用能够使眼科疾病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敏感度 眼视光 定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儿童近视性弱视实施近距离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本院眼科收治的280例近视性弱视儿童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训练组(n=140)和红光组(n=140),对所有训练组患儿实施近距离功能训练治疗,对红光组患儿实施红光闪烁治疗仪治疗,分析总结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训练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48.6%与红光组47.9%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组患儿轻度改变发生率21.4%与红光组37.1%相比明显较低,训练组患儿显著改变发生率25.0%与红光组5.0%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于儿童近视性弱视实施近距离功能训练虽能改善患儿疗效,但会加重患儿近视度数增长。

  • 标签: 儿童近视性弱视 近距离视功能训练 红光闪烁治疗仪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环节努力的方向。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临床。而本文中就主要探究分析了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在眼光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成效。

  • 标签: 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眼视光实践教学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近视性弱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近视性弱视患者,将80例近视性弱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弱视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接受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屈光状态以及视力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28/40),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近视性弱视,可以显著提高近视性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视感知觉疗法 调节功能训练 近视性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远视性弱视儿童于视力正常之后其双眼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此文加入研究的资料是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本医院收治的50例(共100只患眼)远视性弱视患儿,患儿均已治愈,分析其治愈后双眼功能状况。结果中度远视患儿、高度远视患儿的远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轻度远视患儿数据,高度远视患儿的远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中度远视患儿数据,P<0.05,出现指标之间的统计学意义;轻度远视患儿的近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中度远视患儿、高度远视患儿数据,中度远视患儿的近视屈光眼所占百分数高于高度远视患儿数据,P<0.05,出现指标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远视性弱视儿童于视力正常之后容易出现近视化情况,需要积极预防干预。

  • 标签: 远视性弱视 儿童 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恢复青光眼患者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青光眼 视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正容汤联合针灸治疗风牵偏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1例(31只眼)临床确诊为风牵偏风痰阻络证的患者,采用正容汤联合针灸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有疗效,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0.05)。结论正容汤联合针刺治疗风牵偏风痰阻络证疗效可靠。

  • 标签: 正容汤 针刺 风牵偏视 风痰阻络证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妊症相关危险因素与综合护理对妊症孕妇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了年龄、受教育程度、体重、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8.0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分析了相关危险因素后进行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

  • 标签: 妊高症 危险因素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各种原因所致外周血中催乳素水平的异常增高,一般认为血催乳素浓度高于30μg/L(30ng/ml)或880~1000mU/L时应视为催乳素血症。本文旨在探讨催乳素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高催乳素血症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妊症相关危险因素与综合护理对妊症孕妇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了年龄、受教育程度、体重、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8.0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分析了相关危险因素后进行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

  • 标签: 妊高症 危险因素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妊症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妊症产妇11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和胎儿结局。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更优,不良状况比对照组明显更少,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妊症患者,給予综合护理方式,可有效减少子痫发生率,能够有效提升母婴生活质量。

  • 标签: 妊高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接胆红素的血症患儿200例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我院出生并伴有间接胆红素的血症婴儿200例。结果75例新生儿是溶血性的疾病,40例患儿是继发感染所致间接胆红素的血症,40例为外源性母乳性的黄疸;25例是围生因素。结论溶血性的疾病、继发感染、外源性母乳性属于主要原因,需要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干预,改善新生儿预后效果。

  • 标签: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病因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妊症患者在行剖宫产手术中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64例,第二组30例,第三组10例,在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时进行麻醉。第一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第二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第三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三组患者麻醉后的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从麻醉起效速度与阻滞效果来看,第一组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平均动脉与低血压发生率来看,其余两组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的发生观测,各组之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妊症剖宫产的麻醉效果较好,且安全有效,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合适推广。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剖宫产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妊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妊症患者62例,分成两组行临床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29.03%,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优质护理方法对妊症患者实施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予以使用。

  • 标签: 妊高症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妊症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子痫、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妊症产妇中,可以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子痫的发生机率,促进新生儿健康,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妊高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优质护理对策在妊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到2018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妊症产妇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分别记录两组产妇的血压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身体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改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同时实验组组各项生理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妊症产妇血压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用于妊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8年5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4例妊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7例。A组给予全面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B组为29.73%,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剖宫产率为8.11%,B组为27.03%,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新生儿的Apgar(阿氏)评分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妊症患者行临床护理可改善其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具有较佳的护理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 妊高症 并发症 新生儿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