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在眼视光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在眼视光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成效

田甜冯婷燕代娇通讯作者尹华玲周正宏吕艳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意识的增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环节努力的方向。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临床。而本文中就主要探究分析了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在眼视光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眼视光实践教学;成效

设计性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大纲中的实验条件和实验项目信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合理选择仪器设备和实验用品,以尽可能达到逼真的临床思维教学效果。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对象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和特殊性,通过临床实习,便于护生将以往学到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与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相结合,从而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即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总结。这种方法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并没有参与实验设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忽视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作用。而设计性实验教学法,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充分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和实验设计的自主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因此结合我院实验条件,运用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设计性试验的实施

1.1实验方案的设计

设计性实验对护生要求较高,为此我们选择我院2009级3年制护理专科学生,为全国高考统招生。已完成3个学期的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进入第4个学期的最后阶段,能熟练掌握护理学基础及内、外、妇、儿、急救等各科50余项操作技能,为顺利完成护理设计性实验奠定了基础。为帮助学生完成课题的确定及设计,教师以设计性实验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师于实验课前1个月将总体要求(实验计划、选题范围、操作流程、实验报告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等)布置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期限,结合自己的兴趣,自愿组合,以6~8名学生组成一个课题实验小组,选定实验内容,自主设计。各组学生首先根据选题结果拟定题目(如危重病人的护理、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护理、昏迷病人的护理、高热病人的护理等临床常见的典型病例护理),利用业务时间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教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每组写出一套实验设计方案,交给带教的教师。

1.2实验前的准备

教师汇总实验设计方案后,与每组学生进行沟通和探讨,逐步完善方案,要求组内成员必充分熟悉实验设计的内容和要求,然后根据个人特长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晚自习开放实验室,自主布置模拟医院场景,准备常用仪器设备和物品及药品等,按病例设计情景进行模拟演练,教师指导。

1.3实验操作

实验教学在模拟实验室进行,有2名教师参与指导和评价。实验室模拟临床病房,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责任感,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对患者进行护理体检、护理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演变,制定护理计划,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选择几项护理技能进行操作,如:吸氧、吸痰、洗胃、皮内注射、物理降温等。一组学生表演,另一组学生准备。

1.4撰写实验报告

各组实验做完后对各自的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合教师的评价和自评,每个实验组递交一篇实验报告,指出本次实验过程中表现好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正确的处理方法。同时教师介绍临床基础护理学的新进展,以便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索新知识。

2设计性实验的效果和体会

2.1加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反复推敲,编排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以“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主动探索新知识。本实验将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态度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实验前准备,实验中的角色扮演,实验后的分析与评价,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2.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条件,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验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创新意识很强,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实验情景和实验过程,并在实验结束后积极进行分析。不但提高学习的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3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设计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多学科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促使教师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坚持参加临床实践,了解最新的临床进展。教师不但要对本专业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而且还要查阅献资料,对自己的“知识库”不断更新和拓宽,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同时更应运用鼓励的情感诱导功能,真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激发起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使其用放松的心情参与学习。改变传统的说教为启迪式的教学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之,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日趋成熟,护理学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改进实验课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及手段,是对高素质护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路雪燕,狄婷婷,杨红梅.设计性实验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4):69.

[2]沈梨芳,李健美,谷娟娟.设计性实验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01):50-52.

[3]胡筠惠,姚科,李雨昕,傅静.综合设计性实验在本科《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07):35-39.

[4]杨凤玲.设计性实验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