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30例,所有患者立即停用导致相关性腹泻的抗菌药,采用补液、补钾、禁食等治疗,避免使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结果30例患者中有轻症27例,经过治疗症状均好转,治愈率达100%,重症3例,其中2例症状完全消失所需时间平均比轻症多十天,1例治疗无效死亡。年龄大、抗菌药物种类、多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时间长等均与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有关。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个体化用药、减少侵入性操作、补充益生菌、鼓励早期进食、肠内营养。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相关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应用整体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的2月~2017年的2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69例腹泻患儿,按照随即次序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制定整体护理程序施护,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观察组患儿家长与对照组相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程序对腹泻患儿实施护理,可缩短患儿治疗时间,保障其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腹泻 整体护理程序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70例肺动脉高压疾病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比较患者的临床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分析比较各类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发病症状,得出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为乏力(33例,47.14%)、呼吸困难(20例,28.57%)和胸闷(17例,24.29%),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出现咳嗽、心悸、咯血、晕厥、声嘶等症状。结论与普通疾病相比,成人肺动脉高压疾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发病年龄较大,且无性别差异。患者体质指数偏低,多数患者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较高,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与6MWD及心功能分级相关。

  • 标签: 成人 肺动脉高压疾病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检验是一种运用现代物理、现代化学方法,并通过医疗仪器和实验技术为临床治疗诊断所提供的学科。其对于医疗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医疗事业将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将针对我院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进行分析,并通过分出的结论来探讨提高其检验质量的措施。

  • 标签: 临床医学 检验质量 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3月-2014年3月在医院神经外科中选择13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6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68例患者格外强调护患沟通。护理后,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护理总满意率为95.59%,在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总满意率为79.41%,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当中,着重强调和实施护患沟通,能够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患者取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发生护患纠纷的机率更低,在神经外科中应用,有着很理想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护患沟通 神经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时总结中重度痤疮病人接受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中重度痤疮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红蓝光照射联合胶原贴方法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没有产生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中对于中重度痤疮病人,为其开展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应用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中重度痤疮 光动力联合胶原贴敷料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产房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2017年我科室收治的产妇26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我科室自2017年初开展产房护理风险管理,因此将2016年前收治的产妇121例作为常规组,2017年后收治的产妇14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4.2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78%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4.05%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产房管理中的效果应用较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分娩安全,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产房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波治疗皮肤性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对微波治疗皮肤性病患者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回顾2015年01-12月我院收治的皮肤性病患者82例,为全部患者应用微波技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除尖锐湿疣及皮肤纤维瘤外,寻常疣、睑黄疣、传染性软疣、皮下囊肿、鸡眼的治疗效率均为100%;从治愈分级角度看,74例皮肤性病患者为一次治愈,4例患者为二次治愈,2例患者为三次治愈,2例患者未治愈。结论微波治疗皮肤性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创伤较少,并且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创口不会存在瘢痕。是一种安全高效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微波治疗 皮肤性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2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根据患者情况思考对策,给予细节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较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住院时长和并发症发生率,后续工作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细节化护理 神经外科 循证护理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优质导诊服务对门诊就诊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优质导诊服务,分别从优质导诊服务前和优质导诊服务后选择45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列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即对照组门诊患者采取常规导诊服务,试验组门诊患者采取优质导诊服务,观察两组门诊患者的对门诊就诊质量的评分以及对门诊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在对门诊就诊质量评分方面,试验组门诊患者对服务态度、咨询服务以及就诊等后的评分分别为(14.78±2.80)、(16.77±2.24)和(17.58±2.54),对照组门诊患者对服务态度、咨询服务以及就诊等后的评分分别为(18.46±1.68)、(9.63±1.23)和(7.89±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门诊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3.3%,对照组门诊患者的总满意度为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门诊患者采用优质的门诊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咨询服务以及就诊等候等指标的评分,有助于提高门诊患者对门诊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导诊服务 就诊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棘状秃发性毛囊炎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方法资料选自本院收治的棘状秃发性毛囊炎患者60例,对这6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随访观察。结果患者于我科诊疗并随访1年,经各类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配合试验性治疗,最终以小剂量激素对症控制效果良好。结论该病反复发作,既往无长期有效治疗经验报道,值得于我院对棘状秃发性毛囊炎患者疗效进行随访观察。

  • 标签: 棘状秃发性 毛囊炎 随访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2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对其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胸片等表现不典型,本组32例患者经全面整体的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30例,后行门诊及疾病防治所继续治疗。死亡2例,死因为合并呼吸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等。结论患者临床在COPD感染控制欠佳或类似结核症状出现时,需行胸部CT扫描,常规痰涂片检查。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预后与机体状况、结核病情性质及范围、结核耐药性、肺气肿程度等相关,重视合理用药,严格管理,以提高临床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房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00例足月顺产的产妇,时间区域在2018.5.1-2018.8.1,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占100例。对照组的产妇孕期实行常规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宣讲,分析这两种方案的效果并对产妇实施早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同时在产房内对产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措施,分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24小时内乳汁分泌量多与对照组,达到65例,占比65%,P<0.05;产后40天婴儿纯母乳喂养多与对照组,达到68例,成功率达到68%,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房早期护理干预能促成母乳喂养并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房早期护理干预 母乳喂养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棘状秃发性毛囊炎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方法资料选自本院收治的棘状秃发性毛囊炎患者60例,对这6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随访观察。结果患者于我科诊疗并随访1年,经各类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配合试验性治疗,最终以小剂量激素对症控制效果良好。结论该病反复发作,既往无长期有效治疗经验报道,值得于我院对棘状秃发性毛囊炎患者疗效进行随访观察。

  • 标签: 棘状秃发性 毛囊炎 随访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住院部于2016年1-12月阶段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12例,入选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需要以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2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及精神病性等不良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病毒性肝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以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方法择取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所选患者均行以CT检查,并行以MRI补充检查,对单独CT检查与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单独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51.92%,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1.15%,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CT检查(P<0.05)。结论针对中心型肺癌患者,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CT诊断 中心型肺癌 准确性 MRI补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7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7例对照组和37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内科护理 血红蛋白 红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鼻咽癌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全方位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于2016.2-2017.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包括一般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前组实行普通护理措施,后组实施全方位护理措施,观察其出现放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生存质量及满意情况。结果一般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处于0、1、2、3、4级例数所占百分比分别为(0%)、(8%)、(60%)、(20%)、(12%);治疗组分别为(8%)、(60%)、(20%)、(12%)、(0%)。一般组患者2级、3级、4级例数所占百分高于治疗组,P<0.05,但3级结果两组相比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组0级、1级患者高于一般组,P<0.05。一般组满意指标评分均较低,治疗组较高,P<0.05。一般组患者生存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较低,治疗组较高,P<0.05。结论针对鼻咽癌接受临床放疗的患者,对其实施全方位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出现口腔炎症反应程度较轻者例数较多,对患者做好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知识、并发症知识等宣教工作,对其做好出院指导及相关延续性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大多数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患者气湿化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抽取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55例,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不同组别湿化效果、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服务质量、仪容仪表、健康教育、护理技术、工作态度、总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气湿化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提升湿化效果与护理质量。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 湿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强化气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 2月 ~2019年 9月期间,选择我院 104例接受气护理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 52例;观察组采取强化气护理,参照组采取常规气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首先对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对比,护理前两组数据无差异, P>0.05;但在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 P<0.05。最后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 P<0.05。结论:强化气护理对于老年患者的血气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患者 强化气道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