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下颌阻生齿拔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下颌阻生齿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整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下颌阻生齿患者术后发生6例牙龈疼痛,4例出血较多,2例术后伤口感染,经过处理后均得到康复。观察组患者中,护理后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只有一例下颌阻生齿患者出现牙龈肿痛,术后一周内自行消失。结论对下颌阻生齿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广泛推荐应用。

  • 标签: 下颌阻生齿 拔除 整体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需拔除下颌阻生齿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5)应用传统方法将患牙拔除,研究组(n=45)应用微创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应用微创技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技术 下颌阻生齿 拔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的应用及临床病例。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下颌阻生齿患者并据拔牙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传统手术治疗,高速涡轮钻组行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治疗。比较两组下颌阻生齿手术效果;阻生牙拔除的时间、拔牙过程配合度;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高速涡轮钻组下颌阻生齿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高速涡轮钻组阻生牙拔除的时间、拔牙过程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相近,P>0.05;手术后高速涡轮钻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高速涡轮钻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颌阻生齿患者行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疗效肯定,可有效拔除牙齿,加速拔牙进程,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齿 应用效果 临床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6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共13例,所占比例为21.7%,术后出血2例,严重呕吐者3例,吻合口狭窄4例,吻合口漏4例,并发症的处理包括出血患者进行局部结扎止血,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吻合口狭窄进行狭窄段切除术,4例吻合口漏患者3例进行近端结肠造瘘术,1例进行冲洗引流。结果13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过积极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结肠癌术后并发症较多,医护人员需要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出现后正确高效的处理,有效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直结肠癌 术后并发症 预防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四年来因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退回血站的红细胞特征,寻找避免因抗阳性导致血液浪费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期间医院因抗阳性退回的红细胞,通过报废血液流水号收集献血者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2015、2016、2017年分别有36袋、30袋、39袋、71袋红细胞类产品因抗阳性被退回血站进行报废处理,其中女性献血者抗阳性率高于男性,以18-35岁年龄组最为明显。结论为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对18-35岁女性献血者开展献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鼓励健康男性无偿献血。

  • 标签: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红细胞 计算机系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使用型留置针与Y型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0日-2016年7月21日到我院儿科治疗的120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为例,按照平均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实验组两组,研究组患者使用Y型留置针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使用型留置针进行输液。结果Y型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上显著优于型留置针(P<0.05),研究组患者阻塞、穿刺成功率、静脉炎、液体外渗等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Y型留置针因其留置时间长,患儿舒适度较高,并且更易于保护置管伤口,降低感染率。因此,Y型留置针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儿童输液 输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阻生齿拔除患者微创拔牙技术对拔牙窝完整性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阻生齿拔除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微创拔牙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拔牙术,对比分析两组拔牙窝完整性及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拔牙窝完整性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阻生齿拔除患者微创拔牙技术的拔牙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避免组织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拔牙窝的完整性,缩短拔牙时间,提高满意度,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微创拔牙技术 阻生齿拔除 拔牙窝完整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丝弓矫治器对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B组患者采用丝弓矫治器治疗,分析临床矫正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GI、PI、SBI、CAL、P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矫正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 直丝弓矫治器 矫正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肌巩膜缝线后固定术对矫正成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1~2013-4收治的成人伴有屈光参差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24-41岁(平均29岁);单眼高度远视+4.75D~+8.00D(平均+6.05D±0.79),矫正视力0.05-0.4(平均0.24),内斜+23Δ~45Δ(平均+32.21Δ±6.05Δ),同视机法测量AC/A除外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行患眼内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肌后徙术矫正内斜视。结果23例术后内斜视均明显好转,斜视角(他觉)0Δ~+8Δ(平均+3.65Δ±2.20Δ),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交能力大为改善。结论对于成人伴有伴有屈光参差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患眼内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肌后徙术可以有效的控制由于高度远视产生的调节性内斜视。

  • 标签: 成人,屈光性调节,屈光参差,内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