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措施及用药指导的效果。方法抽选我干休所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干部及家属40人,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及用药指导,观察效果。结果老干部及家属血压均趋于正常,并保持稳定,头痛症状减轻或消失,情绪均趋于稳定,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睡眠质量改善,其中1人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均了解了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合理用药。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用药指导,能够促使血压趋于正常并维持稳定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能够及时处理,使患者合理用药,减轻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护理干预 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慢病的临床干预方法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包括45例患者,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医院常规的糖尿病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用药临床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对疾病及用药的认知情况、干预后的用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认知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对两组患者在医院及出院随访时的依从性评价,观察组患者依从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91.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9%)明显低于对照组(2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药临床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和用药的认知度,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用药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随机将门诊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290例,由经专门培训的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用药、定期随访。对照组282例。6个月后随访患者测量血压,进行用药依从性的问卷调查打分。结果护理干预用药完全依从262例(90.3%),血压控制达标207例(控制率71.4%);对照组用药完全依从170例(60.3%),血压控制达标116例(控制率41.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究临床药师对不和临床用药干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期间患者用药医嘱83例作文本次研究观察组,同期,选取2012年1月-2012年7月期间的用药医嘱记录83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用药记录的不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实验得出,观察组处方不合格率为7.23%(6例),抗菌药物使用占14.46%(12例);对照组处方不合格率为40.96%(34例),抗菌药物使用占75.90%(63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处方不合格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药师实施临床药学干预管理,不仅可以有效规范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而且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相应的用药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干预 不合理率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40例,采纳传统取药服务干预)、研究组(40例,采纳药学服务干预),比较用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用药依从性(95.00%、95.00%)以及患者满意度(70.00%、65.00%)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药学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弥补了传统取药服务干预的不足,值得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药学干预在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到12月医院收治的行药学干预治疗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例,将其作为干预组;纳入2015年1月到12月医院接收的100例未行药学干预的门诊与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临床用药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降低,抗生素合理使用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升高,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除了抗生素二联用药率之外,干预组患者的抗生素单一用药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抗生素三联及以上用药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的抗生素口服用药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抗生素注射剂用药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药学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显著提高抗生素应用合理率,在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生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临床医师对不合理用药医嘱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涉及的不可理用药临床药师干预记录860例,统计并分析干预药物的类别以及干预成功率。结果干预药物的类别分别为抗菌药物(25.58%),辅助治疗药物(19.77%),专科药物(46.51%)其他(8.14%),而且总干预成功率为(88.26%),而且可见干预所涉及的药学类别为疗程(3.50%),适应症(8.14%),用法用量(8.73%),联合用药(26.74%)以及不良反应(52.91%)。总干预成功率为(88.26%)。干预成功率较高。结论临床药师及时的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从而有利于用药水平的持续改进。

  • 标签: 临床药师 不合理用药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30例住院患者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2016年收治的1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收治的11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学干预。对比2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及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采用药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准确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评分,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不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 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作用。方法采集2013年12月--2016年5月我院各科室中未接受药学干预用药记录进行研究,与经临床药师干预后的用药记录进行分析,分析比对干预前后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经药学干预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干预前,并且处方的合格率明显增高,同时抗菌药的使用率及平均药品费用均得到显著降低,具由统计学差异(P<0.05),显著提高了医院的用药水平及质量。结果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后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全面提高医院用药质量。

  • 标签: 临床药师 不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不合理用药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120例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药学干预)。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用药患者不合理用药具体占比情况以及患者用药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药品使用量不合理、使用方法不合理、重复用药、专项治疗药品不足以及患者病情用药不合理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合理用药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药师干预,提高了患者的合理用药,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 标签: 临床药师 不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用药情况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农村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农村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药学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用药依从性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用药1个月时的依从性评分、用药2个月的依从性评分及用药3个月用药依从性评分,均低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有效改善农村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药学干预 慢性病患者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儿童用药安全性合理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由于儿童在大多数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应方面,不仅与成人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在不同年龄组的儿童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以确定儿童合理用药需综合考虑其生理特点及药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途径、剂型、剂量,增加用药依从性等,并且需关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 标签: 儿童 药物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咨询对于提高用药安全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价值。方法择门诊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12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60)和干预组(n=60),常规组进行常规用药干预组进行药物咨询干预,对比不同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药物咨询可有效提高用药安全与患者用药依从性。

  • 标签: 药物咨询 用药安全 用药依从性 价值
  • 简介: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用药不当”、“全球有1/7病死者的死因是不合理用药”同时,跟随医院药学的开展,药学人员的服务职能正由以药物为中心逐步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笔者对门诊患者用药咨询探讨如下。

  • 标签: 职业指导 药物疗法 门诊病人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急症手术麻醉方法、用药原则等。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尤其是痛觉的丧失。急症手术由于患者病情紧急,其不良预后可比择期手术者增高3~6倍。急症手术预后效果如何,急症手术麻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急症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生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等。陈宝贵教授为张锡纯的再传弟子,从医5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治疗疾病辨证准确,组方灵活而严谨,用药精当,用量精准,善于治疗脾胃病及疑难杂症,而且疗效颇佳,现对其应用生石膏治疗各类热证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 标签: 陈宝贵教授 生石膏 运用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用药依从性。结果对照组HAD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用药依从性良好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心理状态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分析。方法选取120例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护理,管理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用药安全管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值进行对比。结果管理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用药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用药时,采取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加强对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用药 安全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促进规范并合理用药,确保临床和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减少或避免药源性事件及不良反应。方法日常调剂工作和月处方点评及随机抽查临床患者出院病历,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病历医嘱,采用文献与药品说明书循证,药学专业人员讨论一致认定,并由中选出较典型的几例逐一分析。结果不断提高并规范合理用药水平。结论合理、规范用药任重道远,需要医、药、护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并提高合理用药认识,强化处方、医嘱责任,全面了解每一药物的详细信息,尤其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其适应证、禁忌、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并结合临床、患者个体情况,慎重、精准选用药物。

  • 标签: 处方医嘱用药不合理分析
  • 简介:摘要胎盘作为连接胎儿与孕妇的重要器官,就药物而言,尽管在转运过程中破坏或改变,或者因为分子量和可溶性等原因限制转运,几乎所有的药物都能够通过所谓的胎盘屏障,不同程度地进入到胎儿体内。由于胎儿的身体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不能像母体一样正常代谢,因此进入到胎儿体内的药物可能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本文旨在探讨妊娠期用药分类标准及原则,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妊娠期 用药标准 用药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