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医院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的组成部分,其经济管理已经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随着卫生相关法律的贯彻实施,医院信用问题变得日益重要.信用是遵守诺言、兑现承诺.信用也即可信度.医院作为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同样应当恪守诚信,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1].

  • 标签: 医院管理 医院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在保护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社会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6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均给予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保护情况。结果观察组社会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强,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开展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可有效保护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他人交往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交往训练护理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 缓解期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按照肝功能异常出现的原因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观察组为抗甲状腺药物所致。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及生活指标异常,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和治疗转归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的比例分别为,观察组患者出现ALT和AST升高的比例分别为100%、100%,二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二者在临床表现方面无明显差异,二者的鉴别可依赖肝功能检测如ALT及AST,后者出现生化异常较为明显。

  • 标签: 抗甲状腺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异常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中的神经保护功能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行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手术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研究组采用神经保护功能康复方法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研究组患者术后声嘶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研究组患者术后饮水呛咳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治疗期间对患者采用神经保护功能康复辅助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其术后声嘶、饮水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其对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 神经保护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会阴无保护分娩传统会阴保护分娩后盆底肌力情况比较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为传统会阴保护分娩,观察组产妇为会阴无保护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分娩后盆底肌力情况比较康复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情况(96.88%)优于对照组(68.7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康复治疗效果(95.56%)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在进行阴道自然分娩时,采用会阴无保护分娩,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盆底肌力的损伤程度,还提高了产后康复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会阴无保护分娩 传统会阴保护分娩 盆底肌力 康复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术后认知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绝大部分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所造成的,尤其是对老年患者而言术后由于麻醉而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是较为常见的。但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由于疼痛所诱发的手术风险,麻醉又是必须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对麻醉来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减少由于麻醉所引起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则成为了麻醉学神经功能学科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从麻醉药物的类型以及麻醉方法等多方面对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减少来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加速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

  • 标签: 麻醉 老年患者 术后 认知功能 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20例行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例。观察组患者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10例患者均得到较好的护理,有较好的生活质量;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50%,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得到较好的护理。结论对行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凝血功能正常对于高龄女性生殖能力的维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凝血系统、抗凝系统以及纤溶系统出现功能失调或功能障碍的情况,会对局部微血管血流产生影响,引起凝血功能亢进,形成血栓前状态,逐渐发展成微血栓,从而引发各种生殖问题,如高龄不孕、复发性流产以及围产期并发症等。文章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查阅,对高龄女性生殖功能障碍凝血功能进行分析。

  • 标签: 凝血功能 高龄女性 生殖功能障碍
  • 简介:概要性描述人体微生态学的历史、进展现状,提出现代人体微生态学的编纂提纲,期待同道们的批评、斧正与加盟。结合作者近年来的研发产业化实践,对人体微生态在肠道和阴道这两个微生态区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认为在现代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活动中,人体微生态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不可低估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微生态学 人体 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功能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45例作为对照组,兩组患者均进行甲状腺激素和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甲状腺激素指标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观察组ALT、AST、ALP、GGT、T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P、AL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肝功能生化指标能及时了解肝功能损害程度,肝功能生化指标可作为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生化指标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心电监护的住院病人进行对比治疗,探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管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对病人实行24h常规心电监护,观察并记录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护方法,之后针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针对实施心电监护的40例病例进行分析,制定并引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皮肤损伤发生率,实验组心电图、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故障率,操作考核合格率、配件更换率、设备故障率及维修率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结论临床规范使用及管理心电监护仪可以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减少人为因素对监护效果的影响,确保病人使用安全。

  • 标签: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规范使用 管理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伴随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逐渐提高,人们对于护理服务和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临床上通过加强对于患者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显示,对于危重产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由于其情况较为特殊,一旦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情况,将会增加患者的死亡几率。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重症病房的建设不断完善和成熟,对于危重产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加强对其的监测和护理指导,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组研究通过抽对危重产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监测,观察并对比患者监测前后的病情改善率。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 标签: 危重产妇 多脏器功能衰竭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新生儿甲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68例和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7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孕妇的用药情况,分析孕妇用药对新生儿甲减的影响及两组孕妇的新生儿甲减患病率比较。评价孕期TSH的达标与否对新生儿甲减的影响。结果观察药物治疗组和非药物治疗组新生儿甲减的发生情况,非药物治疗孕妇的新生儿甲减发生率(21.4%)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的孕妇(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孕妇的新生儿甲减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孕期TSH达标未达标孕妇的新生儿甲减的发生情况,未达标组孕妇新生儿甲减的发生率(23.1%)明显高于达标组(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减的孕妇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和孕期TSH水平的控制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甲减的发生水平。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功能减退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新生儿甲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关系,并分析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域的特点。方法选取80例LA患者,根据不同分级对其分组,对比不同组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对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量化评定,对比不同组间评分差异,分析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域的特点。结果LA-IV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远高于LA-I级组、LA-II级组和LA-III级组(P<0.05),而MoCA评分远低于其他三组(P<0.05);LA-III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也远高于LA-I级组、LA-II级组(P<0.05),而MoCA评分远低于其他两组(P<0.05);LA-II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远高于LA-I级组(P<0.05),而MoCA评分则远低于后者(P<0.05);LA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定向能力均与LA分级有明显关联(P<0.05)。结论LA严重程度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关联,且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定向能力的损害都有明显关联。

  • 标签: 脑白质疏松 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
  • 简介:本文旨在探讨外周血增高的炎症凶子潜在的认知损害的关系。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院老年科门诊患者及干部体检人员115例,男60例,女55例,年龄65~81岁,入选者问诊查体,完善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无脑血管病史及其他明确引起中枢神经损伤的疾病及病史(如肿瘤、感染、CO中毒、变性疾病等)。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症或焦虑症、乙醇依赖、痴呆及不能合作者亦排除在外,急性炎症、感染或创伤和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也不纳入本观察。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分析 认知 痴呆/血液/诊断 老年人 门诊病人 人类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是整个疾控预防控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涉及多种疾病的信息采集和跟踪工作,而这些资料对于未来诸多疾病的防治和控制至关重要,因此,档案的管理工作就格外重要。而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加强对疾控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显然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工作的负担,提高工作的效率。本文在简要概述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的特征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互联网+”时代加快完善疾控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几项对策,希望对我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ldquo 互联网+&rdquo 时代 疾控预防控制中心 档案管理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变及意义。方法我院在2015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0例分析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变情况和意义,90例患者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T3、FT4、TSH等甲状腺激素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AST、TB、GGT等肝功能指标变化相比对照组较为明显,ALB、DB、TP、ALP等指标对照组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定时的采取甲状腺激素检测和肝功能检测,能够及时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信息,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治疗后预后效果等。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功能生化指标 甲状腺激素指标 治疗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选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1)。吸入麻醉于对照组应用,静脉麻醉于观察组应用,对两种麻醉方式在术前、术后1价3值6对12h的MMSE评分及其平均睁眼时间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平均睁眼时间及其MMSE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方式均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但是予以静脉麻醉方式干预,患者清醒时间和恢复时间明显更低,因此,在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 标签: 认知功能 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式功能锻炼在骨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路径式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和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7%,依从性为78.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分别为96.7%和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行走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康复护理过程中采用路径式功能锻炼,既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又可改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路径式功能锻炼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心理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日益增多.在消化科门诊患者中近40%为功能性胃肠病(FGIDs),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GIDs)患者中约42%~61%伴有心理障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器质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FGIDs中常见疾病.国内外研究均已表明,负性生活事件、性格内向、焦虑或抑郁状态等均与IBS有高度相关性.调研也显示,普通人群和FD患者中的抑郁或焦虑发生率分别占9.1%和54.2%,心理因素是FD的独立危险因子.神经胃肠病学的发展为FGIDs患者心理障碍的认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近年,有关心理因素对FGIDs患者的影响、心理障碍和胃肠动力功能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及如何治疗等方面均有诸多的研究.

  • 标签: 心理因素 功能性胃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