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作为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护理质量管理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价值及其与患者结局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科学、灵敏、实用、统一的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对护理工作所能影响的最重要的患者结局进行评价,提升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并体现护理的独特价值,促进良好护理环境的形成、优质护理的深化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 标签: 敏感与特异性 质量评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乳糜血对高血脂患者血常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至本院就诊的高血脂患者为观察组,126例同期至本院体检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采集两组静脉血并分析其血常规指标。结果观察组WBC、PLT、Hb、MCH以及MCHC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脂患者出现的乳糜血症状会影响其血常规指标,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多加注意。

  • 标签: 高血脂患者 乳糜血 血常规 检验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0例肝硬化(按照Child-Pugh分级,A级有30例,B级有26例,C级有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腺苷脱氨酶(AD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等指标的意义。结果观察组A级、B级、C级的Hcy和ADA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后者;观察组A级、B级、C级的RBP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级中Hcy、ADA、RBP指标单项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ADA、RBP和肝细胞的损害具有密切相关性,能够反映肝实质损害的程度,联合检测可以使肝硬化早期诊断的阳性检出率提高,有利于协助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肝硬化 视黄醇结合蛋白 血清腺苷脱氨酶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行大量输血治疗后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接受的100例产后输血并行大量输血患者对凝血指标的影响。结果为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均发生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为Hb、HCT均上升、PIB、Plt均下降,同时APTT、PT及TT时间均延长,输血前后患者凝血相关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患者,给予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需要密切监视患者输血前后各项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而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产后出血 大量输血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四项感染性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IA)对我院6213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TP-Ab)、丙肝抗体(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HIV-Ag/Ab)检测,并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13例患者中,HBsAg(+)性535例(8.61%)、TP-Ab(+)163例(2.62%)、HCV-Ab(+)53例(0.85%)、HIV-Ag/Ab(+)19例(0.3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测指标的联合检测,可充分了解受血者输血前感染状况,减少医院感染风险。

  • 标签: 输血前四项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梅毒特异性抗体 丙肝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变化状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4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及40例健康孕妇(健康组)实施研究,对所有孕妇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对比不同孕妇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状况。结果子痫前期组患者ALB、TP水平较健康组显著下降,ALT、AST、BUN、Scr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5)。子痫前期组产后出血、早产、胎盘早剥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发生率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生化指标将出现明显变化,且患者妊娠结局较差。

  • 标签: 子痫前期 生化指标 变化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患者检测凝血四项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美国贝克曼ACL9000型全自动血凝仪,采用凝固法对标本进行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四项指标可客观准确评价肝硬化的凝血功能状况,对临床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四项 纤溶系统
  • 简介:建立一套可以定量评估临床检验实习效果的指标。通过对医德医风、出科考试、检验操作、日常考勤、毕业论文等方面的细化条目记分方式,进行实习质量评估。使用该评估体系可以有效地体现学生实习的质量高低,减少了人为印象评分误差。通过实际应用,该体系较完美地体现了学生实习质量。

  • 标签: 临床检验 实习 定量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接诊的20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痰浊阻遏组、气滞血瘀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阴虚阳亢组五个组,每组各40人,然后各组均进行全套血脂检查,且与血脂各脂质成份对照比较并进行分析,探讨各组与血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组和痰浊阻遏组的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脾肾阳虚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遏组和气滞血瘀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而气滞血瘀组的载脂蛋白A1水平及ApoA1/ApoB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的脂质成份和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则血脂的脂质成份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的现代检测标准之一。

  • 标签: 高脂血症患者 中医辨证分型 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由于手术室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需要在术中担任注射、建立静脉通路、传递各类医疗器械及手术器具等相关工作,同时在术后还与各种缝针、针头及手术刀等锐器接触,这就造成以锐器伤为代表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较高,致使护理服务质量下降。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护理服务主体,以护理安全隐患、护理服务质量为工作指导原则,从不同方面提高手术治服务质量,加强护理服务质量。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是评估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系统工具,具有科学化、能够被量化、高敏感等特点,是判断护理服务质量、加强护理服务质量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环节,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适用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及优化。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状态、抗凝及纤溶系统部分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对妊高征血栓前状态(PTS)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ELlSA法和全自动血凝仪分析,检测了正常非妊娠非妇女、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各20例和52例妊高征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o—颗粒膜蛋白(GMP—140)、抗凝血酶、蛋白C系统筛选(ProCGlobal)、纤维蛋白原(Fbg)、纤溶酶原(PL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结果与正常非孕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妊高征组vWF、GMP—140水平均显著增高,并随病情加重而呈增高趋势,而AT、ProC活性均显著下降,病情越重下降越明显。纤溶系统各项指标妊高征组、正常晚期妊娠组均显著高于非孕组;而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妊高征组Fbg、PLG、D—Dimer、PAI均显著增高.中重度患者尤其明显,而t—PA无显著性改变。结论正常妊娠妇女存在高凝状态,而妊高征患者存在明显血栓前状态。产前测定有关凝血和纤溶功能指标,对妊高征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血栓前状态指标 检测 临床意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管内皮损伤 血小板活化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生化指标值,分析生化指标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AST为(31.58±2.54)、CK为(126.54±11.02)、CKMB为(22.49±2.47)、LDH为(164.29±12.58)、Mb为(56.43±3.52)、cTnT为(0.15±0.01)以及cTnI为(0.14±0.03)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cTnT及cTnI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cTnI及cTnT生化指标值与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性,且cTnI界限最明显,这对心肌梗死范围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生化指标 心肌梗死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声带息肉伴咽喉返流患者手术前后嗓音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声带息肉伴咽喉返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嗓音学分析软件(德国艾克松,XION型)对患者手术前后嗓音予以分析。结果术后Jitter(0.52±1.62)、Shimmer(1.75±0.58)、RSI(3.89±2.35)、RFS(4.70±1.75)明显低于术前(0.62±1.99)、(2.45±1.16)、(7.43±3.12)、(6.69±2.65),P<0.05;术后SPL(73.45±5.15)、MPT(9.97±2.03)明显小于术前(68.15±6.05)、(8.45±2.3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声带息肉伴咽喉返流患者意义重大,可纠正、改善患者嗓音质量,采用嗓音学指标分析,可客观了解患者嗓音质量,在评估手术疗效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声带息肉 咽喉返流 嗓音学指标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纤溶系统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人员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人员的FDP、D-D、PCT、CRP和ESR含量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D-D与PCT、ESR之间并不具有相关性,P>0.05。然而,D-D与CRP具有相关性,且为正相关,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人群,重症肺炎患者的纤溶系统功能较为紊乱,与炎症反应有关,临床上监测纤溶系统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可用于评估、指导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工作。

  • 标签: 重症肺炎患者 纤溶系统功能 炎症指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生化指标值,分析生化指标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AST为(31.58±2.54)、CK为(126.54±11.02)、CKMB为(22.49±2.47)、LDH为(164.29±12.58)、Mb为(56.43±3.52)、cTnT为(0.15±0.01)以及cTnI为(0.14±0.03)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cTnT及cTnI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cTnI及cTnT生化指标值与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性,且cTnI界限最明显,这对心肌梗死范围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生化指标 心肌梗死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改善酒精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酒精性肝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法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实验完成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ALT、AST、GGT、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相对于对照组较低,TBIL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酒精性肝炎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对患儿血清肝功能指标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对照组行熊去氧胆酸胶囊、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滴腺苷蛋氨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功能指标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5%,且观察组患儿血清ALT、TBIL、DBIL等肝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腺苷蛋氨酸 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 2017 年 5 月到 2018年 5 月收治的 200 例 2 型糖尿病 患者,将其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组,每组各 100 例 ,以及选取 100 例在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 IL-6 (白介素)、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α) 、 MDA( 丙二醛 ) 以及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 水平 。 结果: 经过 检测之后 , 通过对比三组患者的检测数据来看,对照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这三 组患者的 IL-6 (白介素)、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α) 、 MDA( 丙二醛 ) 都是逐渐增大的, 差异性十分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的检测结果在 对照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是逐渐减小的, 差异性十分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体内 IL-6 、 VEGF 、 TNF-α 以及 SOD 都有较高的表达,同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状态 【 1 】 ,由此可见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对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检验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80例妊娠妇女,其中43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37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对其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包含有PT、APTT、TT和FIB)。结果观察组PT(8.36±0.57)、APTT(24.31±2.48)和TT(12.53±0.67)低于对照组(11.67±0.64),(28.79±2.76),(15.83±0.64),FIB(4.93±0.85)和D-二聚体(4.66±1.02)则高于对照组(3.24±0.76),(2.14±0.68),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PT、APTT和TT较低,而FIB和D-二聚体较高,因此,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D-二聚体 凝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