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病理石蜡切片及HE染色,也就我们所说的病理常规制片,这个工作是病理诊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制片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结果,从而影响该患者的后期诊疗。方法对于医院来讲,病理诊断的准确与否又与该医疗机构的总体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病理病理切片质量的坏坏是临床病理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和基础,高质量的病理切片能提高病理诊断水平,减少病理诊断中的差错的发生1。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原因引起的质量不佳,甚至造成不良后果,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后面的工作造成影响2。结果例如固定不及时导致的组织细胞溶解,取材不仔细造成的细小病灶的遗漏,脱水不彻底造成的组织蜡块发软,染液不净造成的各种背景污染等等。结论很多环节出现的问题在后续工作中都是很难再得到纠正和补救的,尤其第一步组织固定不佳导致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将主要针对HE常规切片的背景及各种污染处理展开相关讨论,对各种潜在的影响加以分析和注意,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控制制片质量。

  • 标签: 石蜡切片 HE染色 背景处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结核杆菌抗酸染色、金胺O荧光染色(以下简称荧光染色)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探讨最适合结核杆菌筛查的检测模式。方法萋-尼法与金胺O荧光染色结果金胺O荧光染色联合抗酸染色可有效提高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和准确度,可作为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手段。金胺“O”荧光染色组检出率明显高于萋-尼染色组,尤其是痰液标本菌量是1+,对那些病变轻,排菌量少的肺结核病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染色镜检时间短,工作效率高,适用于大量标本的检测。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杆菌 萋-尼染色 金胺 O 荧光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男性不育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按常规方法制作染色体标本的方法对122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共检出染色体异常17例,异常率为13.93%。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2例,占男性不育患者的9.84%,常染色体异常5例,占男性不育患者的4.10%。在所有的核型中,Klinefelter综合征的发生率最高,占异常核型的23.53%。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男性不育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男性不育 染色体异常 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病理技术在HE染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病理科接收的石蜡组织切片48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片,对照组24片,分别接受HE染色和常规染色,比较两组切片的的甲级率。结果观察组胃肠子宫肝胆甲级片6片,胃镜活检甲级5片,脂肪组织甲级5片,骨甲级6片,甲级率91.7%;对照组胃肠子宫肝胆甲级片5片,胃镜活检甲级3片,脂肪组织甲级4片,骨甲级4片,甲级率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特殊染色后,肝脏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予以探讨。方法以本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间的62例肝病患者的肝组织活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予以铁染色、Masson染色、D-PAS染色与网状纤维Gordon-Sweets嗜银染色,对肝脏组织的各部位所显示的颜色变化进行观察。结果经铁染色后,肝脏部位的含铁血黄素会呈现出蓝色;经Masson染色后,胶原纤维组会呈现出蓝或绿色,而肌纤维呈现出红色,上皮组织与细胞核则分别呈现出淡红色与蓝黑色;经D-PAS染色后,胆汁、卟啉、脂褐素、铜与铜结合蛋白依次呈现出褐色、深红棕色、红色、紫色;网状纤维经Gordon-Sweets嗜银染色后,会呈现出黑色细丝网状。结论经特殊染色后,肝脏组织中的不同色素颗粒与组织会显示出不同颜色,对相关疾病与以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特殊染色 肝脏活检 病理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抗酸染色在结核病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结核病患者均进行抗酸染色检查,同时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结核病中抗酸染色检查对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对各个部位结核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抗酸染色检查对结核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30%、90.91%、96.00%,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684);抗酸染色检查对各部位结核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肺结核98.68%、淋巴结核94.12%、结核性胸膜炎96.15%、支气管结核94.44%、脊柱结核93.33%,其中,抗酸染色对肺结核(94.29%)、肺外结核(97.56%)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4,P=0.424)。结论抗酸染色技术在肺结核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很高,可在结核病各个部位有效检出,对提高结核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抗酸染色 结核病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酸染色对结核病病理诊断效果。方法本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接诊99例疑似结核病患者全部患者全部接受抗酸染色检查,以临床确诊结果作金标准,分析该方法对结核病诊断结果。结果抗酸染色检查对结核病的诊断敏感性97.37%、特异性91.30%、准确性95.96%,误诊率为8.70%,漏诊率2.63%,符合临床确诊结果;肺结核与肺外结核经抗酸染色检查后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酸染色技术诊断结核病病理准确率高。

  • 标签: 抗酸染色 结核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高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南省岳阳市妇幼保健院行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术及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1364例高龄孕妇的病例资料,计算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结果共检出46例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3.37%,包括常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其中21三体18例、18三体6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含嵌合体)10例,结构异常10例,其中易位5例、缺失3例、重复1例、X等臂1例,染色体多态55例,多态率4.03%。结论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以13、18、21号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为主,对高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能有效的诊断胎儿染色体病,是减少染色体异常胎儿出生的必要手段。

  • 标签: 高龄孕妇 羊水细胞 核型分析 染色体异常
  • 简介:摘要特殊染色主要是借助于相应的成分来进行染色,以此来更好地掌握组织、细胞之中的正常结构,亦或者是病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场物质、病原体以及病变等情况。特殊染色本身就属于现代病理学技术范畴,将其有效的应用在其中对于组织器官结构、病态下的细胞等一系列改变情况都存在良好的明确作用,而且还能借助于这一技术进行临床诊断。由此可见,现代病理学技术条件下特殊染色应用价值显著,而本文也是基于此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现代病理学技术 特殊染色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孕症和自然流产患者染色体核型分布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的不孕症和自然流产患者41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异染色区异常病例进行C显带确认,发现随体及随体柄异常进行N显带确认。结果在对该院就诊的不孕症和自然流产患者核型分析检查的416例样品中,共检出的51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和2例性发育异常病例,总异常率为12.26%。51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有34例;异染色区多态性9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其中1例为嵌合型数目异常。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与不孕症和自然流产密切相关,也是出生异常胎儿的重要原因,为达到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优生优育的目标应进行必要的遗传学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

  • 标签: 不孕症 自然流产 染色体核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闭经女性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及临床作用。方法将我院妇科2015年9月~2017年9月诊治380例闭经女性患者(原发和继发)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均在15~40岁,抽取其外周血进行培养,制备染色体,并借助显带进行分析。结果经研究结果发现,380例闭经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异常患者50例,占总数的13.2%;其中,原发闭经患者135例,出现核型异常患者35例,占9.2%;继发闭经患者245例,出现核型异常患者15例,占4.0%。结论人类细胞染色体出现异常导致的闭经占据较大比例,通过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可帮助对原发和继发闭经进行针对性诊断,并借此指导母亲下次怀孕时提前进行产前检查和优生筛查。

  • 标签: 闭经 染色体 核型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贵港地区产前诊断中羊水染色体异常与多态性发生率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优生遗传科门诊就诊的3828名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孕中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行羊水穿刺对胎儿染色体进行检查。结果3828例受检孕妇水染色体异常检出218例(5.69%),其中数目异常184例,结构异常30例,嵌合体4例;另羊水染色体多态性核型检出288例(7.52%),其中1号、9号及16号染色体多态166例,D组和G组染色体多态55例,Y染色体多态67例。结论临床上通过核型分析能够对胎儿染色体疾病进行诊断,而异常核型所导致的胎儿临床效应及妊娠结局也会大相径庭,临床上需要借助分子检测来辨别不同的微小结构改变,从而对多态性核型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诊断。

  • 标签: 羊水穿刺 染色体异常 多态性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阐述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杆菌快速培养结果。方法选取459份痰标本分别运用两种培养方法即痰抗酸染色涂片和结核杆菌快速培养,并将以上两种培养方法的阳性率进行对比阐述。结果两种方式检出结核分歧杆菌的检测就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差异显著(x2=32.866,P<0.01);而结核杆菌快速培养方式检出阳性率(32.46%)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法16.12%,(x2=13.240,P<0.05)。结论两种检验方式在临床的应用中,应结合不同的优缺点进行相互互补,才能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当病患进行结核菌培养时,应先给予痰抗酸染色涂片检验,而检验结果可以作为病患早期诊断以及鉴别的重要依据。

  • 标签: 结核分歧杆菌 抗酸染色涂片 快速培养 阳性率 比较
  • 简介: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免疫球蛋白进行荧光定位,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的荧光着色程度,从而达到红细胞荧光定位,共分析了170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同时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及肾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在尿沉渣检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染色法。对提高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 标签: 肾性血尿 鉴别 免疫荧光细胞染色 非肾性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革兰染色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152例疑似阴道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格兰染色法和生理盐水法进行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对比观察两种方法真菌检出率。结果格兰染色法真菌检验阳性123例(80.92%),生理盐水法真菌检验阳性84例(55.26%),两种方法真菌检验阳性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革兰染色法具有敏感性好、检出率高等特点,检出率高于生理盐水法,是对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检验的理想方法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革兰染色法 生理盐水法 真菌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在2017年到我院就诊的4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别对患者应用了细胞涂片染色诊断方式和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方式,对比两种染色诊断方式的阳性检测率。结果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诊断方式的阳性检测率要高于细胞涂片染色诊断方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阳性检测率,适合被应用在胸腔积液确诊检测中。

  • 标签: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胸腔积液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是革兰染色法在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收集的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份妇科门诊及体检患者阴道分泌物90例,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法与革兰染色法进行真菌检验并比较分析。结果对90例患者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真菌检验,革兰染色法阳性率41.5%,直接镜检28.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07,P=0.000)。对两种方法的关联性进行McNember检验,结果为χ2=34.010,P=0.000,提示两种方法检出阳性率具有相关性。结论革兰染色法在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具有更好的敏感性,检出率高,值得临床检验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革兰染色 真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唐氏筛查中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35792例孕妇作为考察对象,进行唐氏筛查单项血清学指标检测、无创DNA产前检测和侵入性产前诊断,分析各项指标数据。结果针对唐氏筛查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创产前DNA检测异常的26例孕妇,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确诊16例染色体异常,其中9例为21-三体,5例为性染色体异常(4例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提示X染色体微重复),2例为染色体多态性。结论唐氏筛查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对胎儿染色体异常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 标签: 唐氏筛查 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 无创DNA产前检测 侵入性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