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产后抑郁的有效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社区2016年3月—2017年2月管理的产妇124名,对其产后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调查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将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采用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状态进行评价。结果50名产妇伴有较为明显的产后抑郁,占40.3%;74例产妇未伴有产后抑郁,占59.7%。抑郁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妇文化程度、是否初次分娩、社会支持情况。通过干预后,两组抑郁程度干预组抑郁减轻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产妇抑郁情绪,使产妇无压力的度过分娩期和产褥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抑郁 原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COPD患者呼吸道急性感染后,会使得呼吸负荷和氧耗量增加,肺通气换气功能下降,造成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严重时发生II型呼吸衰竭1COPD呈慢性进展,病程长,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多伴有心理、行为、性格、精神上的改变,其中以抑郁情绪最为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预后。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郁闷情绪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军事训练活动中睾丸创伤后精液质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睾丸创伤后7d、60d采集精液。进行精液常规、AsAb、SOD、NO检测。结果:睾丸创伤后7d精子密度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60d精子密度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sAb阳性率、NO浓度增高,SOD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睾丸创伤后精液质量会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精子密度降低,活动力及活动率减低,自身免疫反应、过氧化反应增强,NO促进组织及细胞损伤,而使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

  • 标签: 睾丸 创伤 精液质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肠道微生态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出本科室3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出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肠道微生态动态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并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研究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儿童的肠道微生态检测结果,研究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8d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大肠杆菌数量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均高于治疗后8d,差异显著(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微生态失衡现象,运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肠道微生态。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变化 临床应用 轮状病毒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骨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骨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骨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骨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骨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骨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骨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我国医学检验本科教育发展已近30年,为各级卫生机构培养了大批高级检验医学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检验医学事业的发展。在此期间,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及学科发展,检验本科专业学制及培养目标已多次调整。2011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对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学制又做出了调整。该文对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学制及培养目标进行了回顾与探讨。

  • 标签: 医学检验 本科 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49例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HSP患儿CD4/CD8降低(P<0.05),CD8、CDl9明显升高(P<0.01);IgA明显升高(P<0.01),IgG降低(P<0.05)。结论:HS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体液免疫功能则处于高反应状态,为临床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HSP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小儿 免疫功能 外周血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进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AS焦虑评分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经过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SAS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评分更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程度也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缓解焦虑临床疗效好,患者的满意度也高,值得临床上大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化内科住院患者 焦虑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团体独到培训对医学生积极情绪培养的影响。方法将62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学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增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团体辅导,观察两组实验前后感戴得分情况及正负情绪因子得分情况。结果实验前两组感戴量表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实验后两组感戴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实验后各因子得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前两组成员正性情绪因子与负性情绪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而在实验后观察组正性情绪因子及负性情绪因子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团体辅导可以有效培养医学院学生的积极情绪

  • 标签: 团体辅导 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照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不孕不育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观察组45例不孕不育患者则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组不孕不育患者在HAMD评分、精神性抑郁评分、躯体性抑郁评分上的差异比较。结果观察组不孕不育患者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其精神性抑郁和躯体性抑郁评分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不孕不育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其抑郁状况,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不孕不育 心理护理干预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观察并分析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我院从2015年4月到2016年9月选取了110脑梗死患者,经鉴定共有90例患者脑梗死后出现抑郁情绪。以9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医院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研究组患者除了采用和对照组相同的护理方法外,还给予了研究组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用HAMD进行评分发现,两组患者之间没有较大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用HAMD评分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得分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低,两组之间的差别比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程度,效果比较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梗死 抑郁患者 情绪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儿童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和降钙素原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住院的27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在我院行健康体检且显示健康的56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PCT水平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测得的PCT、PLT和DD等指标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AT-III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指标与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我们对患重症肺炎的儿童做出早期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梗阻解除前后胆囊炎症变化与内皮素(ET)及胆囊动脉血流的关系。方法通过观察及监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解除胆道梗阻前后胆囊大小、胆囊动脉峰值流速及E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中胆总管梗阻组胆汁中及血液中E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EPCP术后3天、7天组较术中组明显下降,术后7天组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组超声提示胆囊炎症明显,胆囊动脉峰值流速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ERCP术后3天、7天组较术中组明显减轻,胆囊动脉峰值流速减低,术后7天组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胆总管梗阻解除后胆囊炎症较前减轻。

  • 标签: 胆总管梗阻 急性胆囊炎 ERCP 内皮素 胆囊动脉峰值流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冥想训练疗法对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心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念冥想训练,每周1次、共8次。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干预效果。结果8周后,干预组SAS得分为(41.25±6.10分)、SDS得分为(44.76±5.7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念冥想训练疗法能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患者能积极治、乐观生活,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正念冥想训练 焦虑 抑郁 鼻咽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4月-2018年3月本科接诊的甲状腺手术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将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29例。予以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综合分析两组不良情绪的缓解情况,比较VAS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SDS和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的VAS评分为(2.01±0.94)分,和对照组的(4.96±1.24)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6.55%,明显比对照组的82.76%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减轻其术后疼痛感,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病情控制效果,改善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疼痛 不良情绪 甲状腺手术
  • 简介:摘要心血管常见疾病中冠心病具有极高的发生率,该疾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上述因素会导致血流缓慢,且血液废物会附着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导致管腔逐渐变窄,从而出现心脏不适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临床一般是通过药物治疗方式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但是大部分研究资料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控制病情以及改善不良情绪方面也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本文对造成冠心病住院患者不良情绪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冠心病 住院患者 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的机制,旨意在于为心绞痛临床护理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为时间段,将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20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60例在其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即以患者主诉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情况,以此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经放射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两组患者血浆检测显示,研究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ACTH)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较之对照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ACE)、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ngⅡ)、白细胞介素(IL)-6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中效果确切,不仅可缓解、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同时可降低患者机体AngⅡ、ACE、IL-6等指标水平,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绞痛 焦虑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医学中产妇焦虑、抑郁情绪与分娩方式及不良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520例,对其进行SAS及SDS进行焦虑抑郁的评分,依据评分结果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实验组为具有焦虑抑郁情绪较为明显的产妇,参照组为焦虑抑郁情绪较为轻微或无焦虑抑郁的产妇。两组产妇均为1260例。通过两组产妇所进行的分娩方式不同,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显著少于参照组,卡方值分别为8.0852、5.8704、6.56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不良分娩结局显著多于参照组产妇,卡方值分别为8.0852、5.8704、6.56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以及不良分娩结局有较大影响,因此,要加强对产妇的心理健康关怀。

  • 标签: 焦虑抑郁情绪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肝癌患者在采用介入治疗过程中运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之间接受治疗的8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了介入治疗法,并通过术后的回顾分析,确定患者的具体情况。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性护理手段,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在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对于治疗护理过程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后续感染情况的发生率;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在院治疗状态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护理满意度较高、1年内生存率高、出现恶性并发症的情况显著降低,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癌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后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提供治疗效果,并且全面降低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高效的临床实用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肝癌 介入手术患者 负面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以5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A组,给予针对心理情绪和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另以55例患者作为B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A组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老年白内障患者时,护理干预针对患者心理情绪和并发症实施后,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心理情绪 并发症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