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思维在对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高血压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高血压护理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运用思维对患者进行指导培训,以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精神状况(如焦虑STAI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探讨思维在对高血压患者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T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思维应用到高血压的护理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率,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血压并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思维导图 高血压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经过内外多项研究和实验证明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在儿科本科的教学实践中,思维可以适应儿科学整合性发展,促进儿科循证医学的进步。本文结合儿科本科教育的当前现状,阐述儿科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索思维在儿科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方法。

  • 标签: 思维导图 儿科 本科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思维运用于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价值评价”的探讨与分析,研究通过思维护理减少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来提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的乳腺癌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给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案,给观察组则用思维护理方案,在此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数据,再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出血,2例出现皮下积液,1例出现上肢肿胀,而观察组在本次治疗过程中,仅1例出现皮下积液,1例出现上肢水肿,综合对比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满意度,对照组满意(55例)、一般(35例)、不满意(10例);观察组满意(72例)、一般(25例)、不满意(3例),且(P<0.05)说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观察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通过思维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从问卷调查满意度的各方面看都是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说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思维运用于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价值大,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思维导图 乳腺癌 护理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苍附痰丸加减辅助治疗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效果。方法从本院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囊卵巢综合性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苍附痰丸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患者应用苍附痰丸加减辅助治疗后,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苍附导痰丸 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睡眠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心内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32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睡眠护理干预,统计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同干预前相比,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同对照组相比,PSQ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内科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的焦视网膜电(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phy,m-ERG)特点。方法应用国外最新发明生产的RETIScanmultifocalERGVersion3.15系统,对16例单眼中浆患者进行研究。患眼为研究组,对侧眼为对照组。刺激为61个六边形,从中央到周边共分5个环,同时测定31°视野范围的一阶反应(firstorderkernel),并进行双眼对照。结果在1环和2环上,患眼组的a波、b波幅值降低;1环的b波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中浆患眼黄斑中心区a波、b波幅值明显下降,b波潜伏期明显延长。

  • 标签: 多焦视网膜电图 中心性浆液性 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睡眠障碍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0例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睡眠质量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临床上给予神经内科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干预,可以稳定血压水平,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睡眠质量 血压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因各种诱因突然起病,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表现为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液循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为一组器质性脑损伤导致的脑血管疾病。睡眠障碍在脑卒中后发病临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甚至会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但很少引起患者重视1。睡眠障碍主要临床表现过度睡眠、入睡困难、昼夜节律的改变等。脑卒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难治性癫痫患儿睡眠脑电图的分析,探讨儿童难治性癫痫痫样放电与睡眠时相的关系及癫痫发作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对4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的进行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并结合临床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中脑电图背景广泛异常共36例(85.71%),睡眠期出现痫样放电38例(90.47%),以NREMⅠ、Ⅱ期最多见。睡眠中全面性发作15例、多种发作类型14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2例均出现于NREMⅠ、Ⅱ期。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患儿总睡眠时间、REM期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NREMⅠ、Ⅱ期显著延长,而NREMⅢ、Ⅳ期明显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P<0.01)。癫痫组患儿更多出现睡眠纺锤波出现不对称、减少或消失。结论不同癫痫发作类型与睡眠时相有一定的关系。难治性癫痫患儿脑电图痫样放电主要发生于睡眠期NREMⅠ、Ⅱ期,癫痫发作也改变着睡眠结构,导致睡眠障碍,二者相互影响。

  • 标签: 难治性癫痫 睡眠脑电图 痫样放电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睡眠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体检的216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2例婴儿存在睡眠障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睡眠的影响。结果正常婴儿4个月后停止夜间喂养比例、满月定时喂养比例高于睡眠障碍婴儿,母乳喂养比例、与父母同床比例低于睡眠障碍婴儿,P<0.05。结论满月定时喂养、4个月后停止夜间喂养能有效提高婴儿的睡眠质量,家长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同时还应当注意尽量与婴儿分床睡,引导婴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而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 标签: 喂养方式 婴儿 睡眠 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咽喉反流性疾病,给予患者实施奥美拉唑联合潘立酮治疗,研究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探究共计选取62例患者,疾病类型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咽喉反流性疾病,选取时间段2016年5月开始,2017年4月停止,给予62例患者实施奥美拉唑联合潘立酮治疗。结果62例患者治疗8周后反流症状指数评分大于13分患者例数、反流体征评分大于7分患者例数均显著性更少,对比治疗前,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治疗8周后Ⅰ期睡眠对比治疗前,占比明显更低,Ⅲ期睡眠以及快速眼动睡眠对比治疗前占比均显著性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62例患者治疗8周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微觉醒次数以及低通气指数对比治疗前均显著性更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实施奥美拉唑联合潘立酮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咽喉反流性疾病 奥美拉唑 多潘立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6-7至2017-7共56例CCU患者。根据入院评估表以及自制调查问卷,对CCU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影响其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开展综合性分析,制定相对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结果对患者实施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后,心理因素护理有效率为87.88%,舒适变化护理有效率为83.33%,年龄因素的护理有效率为85.71%,环节因素的护理有效率为76.67%,结论睡眠护理是护理人员工作的基础,而且对于CCU患者而言,充分、良好的睡眠质量利于提高病情康复,提升自身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护理人员对影响CCU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进行预防,充分保住其睡觉质量。

  • 标签: 睡眠障碍原因 CCU患者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内科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60例肿瘤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60例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本组60例肿瘤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其他60例无睡眠障碍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影响60例的肿瘤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原因环境因素,生理病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结论肿瘤内科患者睡眠造成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因此,可以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同时进行积极治疗以便改善其睡眠质量。

  • 标签: 肿瘤内科 睡眠障碍 原因分析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失眠症应用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0例失眠症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睡眠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睡眠护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护理干预 失眠症 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对我院1998-10~2003-04进行动态脑电监测儿童睡眠障碍(夜惊、梦游)的患儿85例的病因、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如下.

  • 标签: 睡眠障碍 儿童 脑电描记术 干预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住院保胎孕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180例孕妇进行研究分析,选择PSQI(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同时选择SAS(焦虑自评量表)调查其焦虑情况,选择孕妇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并将其分为两组,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将常规护理组定为对照组,护理干预组定为观察组,执行临床随访调查,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之间的差异,分析对孕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孕产妇护理前PSQI及S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住院保胎孕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其睡眠质量,改善负面情绪,保障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保胎孕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为睡眠-觉醒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功能障碍情况,临床上广义的认为该症主要为失眠、过度嗜睡以及睡眠呼吸障碍与睡眠行为异常等方面情况,并指出主要是因为睡眠调节中枢病变引发的睡眠-觉醒周期紊乱。而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行时可确保细胞、组织活性及其功能顺利进行,经此保证机体各功能充分适应环境变化,可见生物钟基因与睡眠障碍情况息息相关,故而本次研究对生物钟基因与睡眠障碍的相关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上睡眠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生物钟基因 睡眠障碍 相关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睡眠监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共98例需实施睡眠监测患者。常规组不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监测成功率97.96%,监测失败率2.04%,常规组的监测成功率79.59%,失败率为20.41%,两组相比较,差距非常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住环境陌生、睡眠不足、电极脱落等会影响儿童睡眠监测效果,所以,在监测前,护理人员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工作,重视监测过程中异常信号,及时做好补救工作,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也有利于保证监测成功。

  • 标签: 儿童睡眠监测 相关因素 影响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护理干预对睡眠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7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176例产妇分为各88例的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参考组;参考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具有针对性的妇产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的睡眠质量以及产后出血状况。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前睡眠状况没有差异,干预后,参考组产妇没有明显改善,而试验组产妇则有显著改善(P<0.05)。此外,88例试验组产妇中,有5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88例参考组产妇中,有16例产妇出现了产后出血;试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5.7%明显小于参考组产妇18.2%,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针对性的妇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睡眠状况,控制产后的出血状况,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应当予以推广。

  • 标签: 妇产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耳鸣耳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治疗的耳聋耳鸣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来诊患者分成实验组(n=58例)与对照组(n=58例),对实验组患者开展整体模式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模式干预后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耳鸣耳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睡眠水平。

  • 标签: 耳鸣 耳聋 睡眠质量 影响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