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声带息肉和小结术后发声障碍患者嗓音训练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声带息肉和小结术后发声障碍患者9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嗓音训练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嗓音障碍指数(VHI)(22.31±9.45)优于参照组嗓音障碍指数(VHI)(45.36±12.56),其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2.22%),比参照组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嗓音训练可以纠正患者不良反应习惯,促进小结术后发生功能恢复,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声带息肉 小结术 发声障碍 嗓音训练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嗓音训练对声带小结患者发声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8年11月收治的42例声带小结发声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嗓音训练,比较治疗前后自行对生理(P)、功能(F)、情感(E)等VHI评估结果以及最长发声时间(MPT)、基频微扰(jit-ter)、最高基频(F0-High)、最低音强(I-Low)等嗓音声学分析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在P、F、E等VHI评估和MPT、jit-ter、F0-High、I-Low等嗓音声学各指标方面,均要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嗓音训练应用在声带小结患者发声障碍中,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发声障碍。

  • 标签: 嗓音训练 声带小结 发声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声困难采用音乐疗法对患儿康复护理过程当中的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发声困难患儿64例,采用奇偶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2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给予音乐疗法,对比2组患儿护理前后共识声学语音评价、声学语音质量、儿童语言障碍指数以及患儿护理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儿96.9%高于参照组患儿依从率78.1%,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治疗前2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音乐疗法对发声困难患儿的具有显著改善效果,患儿对该种方式的依从性较高,可逐渐改善患儿发声正常。

  • 标签: 音乐疗法 发生困难 康复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频超声在小器官疾病检查中的检出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64例小器官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高频超声进行检查诊断,分析其检出率。结果在这64例小病变患者中,乳腺疾病19例,高频超声检出19例,检出率100%;男性生殖器疾病24例,高频超声检出24例,检出率100%;甲状腺疾病20例,高频超声检出20例,检出率95.2%,总疾病检出63例,总检出率为98.4%。结论在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查诊断中,高频超声具有很高应用价值,不但可以使诊断的准确率大幅提高,降低了漏诊误诊的概率,而且能够通过超神图像直观准确的呈现病变区域和病变位置等,有助于患者获得及时治疗。因此,建议高频超声技术在小器官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频超声 小器官疾病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采取硅胶子宫托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对患者盆腔器官脱垂、肠道脱垂以及排尿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慈利县妇幼保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5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硅胶子宫托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后的第六个月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随访,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治疗后盆腔器官脱垂问卷、肠道脱垂问卷以及排尿症状问卷均低于治疗前,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4例(8.89%)患者放弃子宫托,有41例(91.11%)患者持续使用,本次治疗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局部溃疡,通过局部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硅胶子宫托能够有效治疗盆腔器官脱垂,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且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失败患者可改行手术等其它治疗方式,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硅胶子宫托 肠道脱垂 排尿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6月入住的9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结果对照组48例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治愈率为85.41%,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5.83%,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好方法。

  • 标签: 急性重症哮喘 并发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哮喘并发器官衰竭患者临床中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内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并发器官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根据其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平均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 标签: 哮喘 器官功能衰竭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多器官衰竭患者应用中医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ICU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中医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组则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病死率,并对比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中医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中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并能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加强护理病 多器官衰竭 中医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随机抽取2016月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辅助疗法,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辅助疗法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干预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死亡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如肌钙蛋白I峰值、肌酐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6.3%(P<0.05)。这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常规辅助疗法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多器官功能衰竭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对局部正常器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保乳术治疗、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1例,其中行常规放疗的35例患者为常规组,行三维放疗的36例患者为三维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肺脏、心脏、皮肤的损伤情况、美容效果及生存情况。结果三维组患者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心脏损伤及皮肤改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二维组(p<0.01),优良率、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三维放疗可减少对局部正常器官的影响,提高了美容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情况。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乳术 常规放疗 三维放疗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不同高血压病证型的原发性高血压高危病人靶器官损害差异性、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初步探究,并且运用有关检验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以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型构成比几者之间的关系开展分析统计,得到以下结论,在所有参与调查的病例中,阴虚阳亢证的比例最高,其余证型的饮酒量,吸烟量明显低于肝火亢盛证的病人,痰湿雍盛证病人合并脑血管病比例最好,阴阳两虚证病人合并冠心病的比例最高,肝火亢盛证病人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比例最好。以上实例证实,高血压心、肾、脑、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事件,尤其是高血压心脏损害,可以通过中医证型来进行预测。

  • 标签: 中医证型 高血压病 靶器官损害